最終還是入手了諾基亞 E7。
從 06 年至今,已經有四部 E 系列手機成為了我的隨身夥伴。與其說是喜愛諾基亞,不如說是對 Eseries 的感情深厚——相反,早期 Nseries 的那些主打作品(如 N73 和 N81),著實提不起興趣來,曾經花費兩千多購買 N78 最終成了一段糟糕的回憶。
這導致我很難用普通的眼光來對待每一部 E 系列新機,期待它突破常規,又期待它傳承經典。
「你的思緒就如同水一樣,當微波蕩漾時,很難看清你需要什麼。不過當它平靜下來時,答案就清澈見底了。」
「發現設備,對比設備,糾結設備」,這是一個無盡的循環,也是眾多數碼社區和器材論壇的主旋律。
眼光停留在諾基亞 E6,E7 ,黑莓 9300,摩託羅拉 Milestone 2 身上,誰能協助我每年處理三萬封郵件,誰能讓 QQ 和 MSN 永遠在線,誰能忠誠可靠堅如磐石?嗯,看上去 E6 和 E7 都不錯。說來有點可笑,最終影響決定的是一行小字:Designed in Finland 。
在燃燒的平臺上,這行小字尤為珍貴,代表了一種自信,好像有魔力般增加 E7 的魅力。聽上去很虛,儘管我從不在乎產地,不在乎「Made By Nokia」還是「Made in China」,但就喜歡 Designed in Finland 這種氣質,喜歡這種範兒。
當你把這個 176 克的重玩意拿在手上時,一定會忍不住滑開鍵盤,享受一聲「咔嗒」的快感。
Eseries 的幾大特點可以如數家珍,諸如金屬外殼,QWERTY 全鍵盤(不是標配),郵件日曆快捷鍵。可是,以這些標準來衡量 E7 ,它作為新一代 Communicator 著實有不少缺點。Eseries 的硬體衰落,似乎「從來沒有什麼意外」。回想起當年 E71 和 N81 就是涇渭分明的兩種風格,如今 E7 和 N8 的風格,咋就沒區別呢?「WOW,Eseries 」的讚美不會再出現了。
熟悉的 Symbian 和熟悉的 UI,把常用的功能擺在了熟悉的位置。測滑鍵盤配合百度輸入法,再加上各種快捷鍵,讓效率提高不少,我又開始享受郵件和 IM 了。Steve Litchfield 說 QWERTY 鍵盤撐起了智慧型手機的半邊天,深以為然。在運指如飛之餘,總是奢想:「要是添加個郵件快捷鍵就好了,這個照相鍵還真討厭。」
還有一個奇怪的地方,連 C7 都具備的諾基亞專用充電口,卻在 E7 上消失了。辦公室和家裡的四個諾基亞充電器瞬間變得毫無價值,真是一場悲劇。
驚喜和驚愕總是不期而至,前兩天收到了這樣的通知:
很抱歉通知您:從 2011 年 8 月 19 日起,中國大陸地區用戶將無法繼續使用「Ovi 郵件」和「Ovi 聊天室」服務。對於郵件用戶而言,這就表示您的帳戶將在此日期後關閉,屆時您將無法訪問您的現有電子郵件或收發新的電子郵件,您的電子郵件也將被刪除。
一個簡潔的 @ovi.com 郵箱曾經是我最喜愛的 Ovi 服務,還用它作為 ID 註冊過很多網際網路產品,但如今只能選擇遷移到 @tom.cn 這種毫無個性的郵箱,或者被粗暴地關閉。
沒人告訴我為什麼,也無需猜測為什麼。
好吧,至少還有 Nokia Messaging 服務可以使用。如果哪一天它也被關閉,或者通知我遷移到微軟的 Live 服務,也不會有什麼奇怪,但那時 Eseries 的靈魂就死透了。
在多帳戶管理和流量控制上,我對 Nokia Messaging 情有獨鍾,推送速度和電池續航也令人滿意。最常用的郵箱是 Gmail ,用 Exchange 的方式在 E7 上很好用,唯一的缺點是回復 Google Groups 群組郵件時會出現收件人 BUG。(有一絲懷念 Android ,最難以割捨的就是原生 Gmail 客戶端)
最後,我很想用一個分數來給 E7 和 Eseries 下個結論,卻又難以下筆。它的形象近在咫尺,又漸漸遠去。「別把它看作一種潮流,當作是一個紀念吧,說不定還有收藏價值呢。」只能這樣安慰自己了。
© 張恆 for 愛範兒 · Beats of Bits | 原文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