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出生以後,媽媽們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成長發育的很快,看到別人家的孩子都會爬了,會走了,會說話了,就總害怕自己家孩子落後於別人。麗麗最近就在為寶寶說話的事情發愁,她家寶寶已經1歲半了,還只能說一些簡單的詞彙,看見鄰居家的小孩子口齒那麼伶俐,麗麗甚至懷疑自己家寶寶智商有問題。就在昨天,她帶著孩子去醫院詢問了醫生,聽了醫生的詳細解釋,麗麗才鬆了一口氣。
一.寶寶說話時間表
1.一個月大的寶寶能夠從喉嚨裡發出簡單的音節。
2.八個月大的寶寶就可以用唇部發出聲音了,比如爸爸,媽媽,奶奶等沒有轉折的讀音。
3.一歲的寶寶已經能夠表達自己意識,詞彙的儲存量明顯增多,而且常常喜歡自言自語。
4.等到3歲,寶寶才能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意思,發出清晰的聲音。
根據這個時間表,麗麗家寶寶並不算是說話晚。如果想要孩子能儘早的說話,爸媽們可以這樣做。
二.如何培養寶寶儘快說話?
1.經常和孩子溝通
可以看看周圍那些說話早的小孩,他們的父母大都是個話癆,很善於和孩子溝通。無論在家裡還是在路上,只要有機會媽媽就可以和孩子說說話,就算是孩子不能清晰的應答,媽媽也要耐心的引導孩子。「快看窗外的風景多好看,那棵大樹長得真茂盛,你喜歡哪一種顏色的花朵?」反正就是不厭其煩的對孩子說個不停。
時間長了,寶寶在媽媽的耳濡目染下會掌握更多的詞彙,更願意張嘴說話。可能哪一天媽媽會驚喜的發現寶寶竟然回應了。
2.從小進行親子閱讀
親子閱讀注重的是大人和孩子之間的互動和交流,如果媽媽只顧自己讀,讓孩子機械性的聽,也是起不到任何意義的。媽媽可以用溫和的語氣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引發孩子的思考和學習。當寶寶聽的多了,思考的多了,腦袋裡的詞彙量就豐富了,開口說話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3.多帶孩子出去見見人
小孩子整天悶在家裡會變得更加不愛說話,經常帶他到樓下的公園裡散散步,和別的小朋友玩玩鬧鬧,交流交流,是鍛鍊孩子語言表達能力最好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