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18日距公安部「雲劍-2019」命案積案攻堅行動收官在即,吳軍端坐在蘭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隊技術大樓DNA分析儀前,凝視著嫌疑人生活物品DNA樣本最後的電泳圖形,腦海中閃現著的卻是「2002·01·17」命案現場的情景。
十七年之前2002年春節大年初五的凌晨,蘭州市城關區一家屬院發生一起特大殺人案件,事主肖某某、邢某某夫婦遇害,幼子肖某受傷,現場遺留有大量血跡。
出現場的法醫吳軍通過對現場血跡的形態分布、死者損傷形成方式等綜合分析,認為犯罪嫌疑人極有可能在搏鬥過程中受傷出血。為此,他精選血跡分布點,提取了50多份現場血跡樣本以備檢驗。
可將提取到的血樣,拿回來檢驗便遇到難題:當時的「ABO」血型分析技術條件還無法判定是否有嫌疑人血跡的存在,只得暫時封存,期待著技術上突破。
該案因諸多條件限制,成了久偵未破的大案要案。
案件雖然暫時受限擱置,但在法醫吳軍這裡卻一直擱在了自己心上:犯罪嫌疑人一日不到位,他的那顆法醫的心就一日得不到安寧。
只要一有機會,吳軍都會將此案的案卷調出,仔細研究琢磨,看有無進一步深入的可能。如此往復,伴隨著時光歲月的流逝,晃眼間,十七年已經成了過去。
歲月越長,那累積在心頭壓力越大,漸漸地連呼吸都覺出沉重了起來,公安部「雲劍——2019」命案積案攻堅行動恰在這時來到了吳軍的眼前。
抓住「雲劍」攻堅行動機會的吳軍,整個人幾乎就泡在了DNA實驗室,和技術人員一道對當年提取的物證進行「再梳理」、「再檢驗」「再甄別」、「再比對」,蒼天不負有心人哪!不知經過了多少個晝夜的苦熬細磨,五十多份現場提取到的血跡樣本所剩無幾時,奇蹟終於出現:在標記為「現場小房間門口對面地面上可疑血跡」檢材中檢出了嫌疑人血跡DNA。
犯罪嫌疑人行兇作案時可能受傷出血了——
當年的執著和堅守最終成為今日破案的關鍵證據。
但這才是剛剛上路,大量艱苦的工作還在後面呢。
曙光在前,黎明也就不會離得太遠。
吳軍和專案的同志們滿懷信心地再次踏上追緝真兇的徵途。
面對那份檢驗報告的研判分析,他們圍繞「家系比中地」,在5 個地域20個鄉鎮排摸家系人員3000 多人,採集「強、張」家系人員樣本700 餘份,使用最新Y試劑檢驗比對仍未比中犯罪嫌疑人所在家系。
但這份打擊並沒有讓吳軍氣餒,他召集隊員,總結前段工作取得的經驗及不足,於12 月初,重新調整了工作思路,調集全省庫中已採集的「強」姓血樣1000 餘份,集中進行Y 染色體檢驗比對。經過半個月的努力,終於鎖定了犯罪嫌疑人所在的「強某飛」家系。
吳軍和戰友們擊掌歡呼:終於逮住了你這條深藏在迷水黑霧中兇殘鱷魚的尾巴——
進一步通過Y染色體、常染色體、線粒體DNA檢驗等新技術手段集成應用最終在龐大複雜的家系人群中認定了犯罪嫌疑人強某東,使這起沉寂17年的特大殺人積案得以告破。
吳軍面對蒼茫的夜空祈禱:真兇落網伏法,冤魂苦主可安息了吧,法醫吳軍的心終於可以安寧了啊……
2019年公安部統一組織開展的「雲劍」追逃及命案積案攻堅專項行動中,在吳軍的帶領下刑偵技術大隊及各分、縣局技術中隊,大膽創新,建立多個比對模型,應用DNA大數據比對,通過逃犯親緣樣本DNA檢驗、不間斷比對分析,直接破獲10年以上命案積案達16起;其中直接比中部督A級命案逃犯1人,潛逃20多年命案逃犯4人,取得了「雲劍」行動全省第一名的好成績,受到了公安部的表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