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冉隆楠 文/圖)隨著北京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階段,這場因北京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聚集性疫情引起的風波也暫時平靜下來。據悉,位於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旁邊的新發地便民菜市場(以下簡稱便民菜市場)於7月28日開始對外營業。試營業一周多,便民菜市場的生意到底怎麼樣?近日,中國商報記者對該菜市進行了實地探訪。
在新發地便民菜市場外面,有明顯的指示牌指明入口和出口。
由於出現聚集性疫情,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自6月13日凌晨3時起休市。為保障市場供應,政府在該批發市場附近設置了蔬菜、水果交易專區,但這些交易場所主要開展批發業務。為方便周邊居民購買鮮果鮮菜,建築面積為1000平方米的便民菜市場於7月28日開始試營業。據悉,便民菜市場是在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配送中心的基礎上改建而成的,位於新發地「佳農門」旁邊,目前共引入22戶商戶,主要銷售鮮菜、水果、糧油、蛋類以及主食,暫時沒有肉類、海鮮等品類。
很多市民都關心一個問題:新開業的便民菜市場能放心去嗎?據了解,便民菜市場已經採取多種防疫措施確保安全。作為新發地的封閉區域,便民菜市場此前經過了嚴格消殺,以及全面的建築改造。而新入駐的所有經營商戶都進行了核酸檢測。此外,便民菜市場還安排專人每天早中晚對市場進行全面消殺,商戶每日結束營業後還要自行消毒,經檢查合格後方可離場。
菜市場過道十分寬敞,進門就能看到電子屏上顯示的今日商品參考價格。
中國商報記者走進便民菜市場看到,市場中間的電子屏上顯示著今日商品的參考價格。市場兩邊的攤位排列井然有序,中間的過道也非常寬敞。在防疫措施上,除了進門要用北京健康寶掃碼登記外,菜市場還將入口和出口分開,客流只能走單向路線,避免交叉對流。此外,菜市場內的客流和貨物移動也都有專區專線。
顧客正在蔬菜攤位前掃碼付款。
便民菜市場開業一周多,生意怎麼樣?臨近中午,中國商報記者看到,不少攤位已有蔬菜即將售空。有售賣主食的攤主告訴記者,目前的客流雖然比不上原來,但也很不錯了。「我們的麵條一大早就賣光了。今天早上準備了50-60斤,現在一點都不剩!」該攤主表示,下午可能還要補貨,第二天會多準備一些。
家住附近小區的王阿姨告訴記者,便民菜市場開業後確實方便很多。「之前都是家人在網上購買蔬菜水果,現在這邊開業了,我就能自己買菜了。開始還覺得新發地這邊會不會不安全,過來一看,防疫工作搞得挺好的。就是現在東西還是有點少,希望以後能加上肉類」。
據便民菜市場工作人員介紹,目前菜市場開放了蔬菜水果、米麵糧油等零售服務片區,其他兩個片區正在建設當中,建成之後可能會經營魚類水產等。
實際上,不只是便民菜市場開業了,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也要復商復市。8月5日召開的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第八十一次會議暨首都嚴格進京管理聯防聯控協調機制第三十八次會議要求,常態化疫情防控決不能放鬆,要持續抓好復工復產復商復市,做好新發地批發市場復商復市工作,完善管理體系,指導監督商戶落實防疫責任,維護好經營秩序。
不過,和過去相比,未來的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顯然要有很多新變化。北京市豐臺區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的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將嚴格落實「批零分開、乾濕分離、生熟分開」的要求,全面優化升級市場的防疫生態、健康生態和產業生態。從這個發展方向來看,這次便民菜市場的開業,很可能就是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進一步升級的新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