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論壇:科學決策和創造性應對是化危為機的根本方法

2020-12-27 網易

2020-12-23 08:02:19 來源: 經濟日報

舉報

  「我國成為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極不平凡之年,我國經濟交出耀眼答卷,展現出強大韌性和巨大潛能。雄辯的事實證明,面對風險挑戰,我們有堅強決心、堅定意志、堅實國力去應對,有足夠的底氣、能力、智慧去戰勝。而貫穿其中的根本方法,就是科學決策和創造性應對,這是我們在嚴峻挑戰下做好經濟工作的一條規律性認識。

  「備豫不虞,為國常道。」今年以來,無論是經濟下行的「壓力測試」、疫情汛情的「突發加試」,還是外部環境的「逆風逆水」,都說明發展之路不可能一帆風順,必然會遇到這樣那樣的風險挑戰。以此為基點,回溯黨的十八大以來的歷程,會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在克服困難中成長壯大、在應對挑戰中超越自我,是我國經濟發展的不變邏輯;準確把握「危」與「機」的辯證關係,是永恆的發展課題。

  面對困難與挑戰,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科學研判形勢與任務,分析評估危局困境的根源、形式、態勢和可預見的後果,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及時捕捉和發現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要害,果斷制定有效應對的大政方針與有力舉措。這種對「時」與「勢」的正確認知和從容把握能力,蘊含著堅持系統謀劃的治理智慧、兼顧當前長遠的辯證思維、堅守包容發展的政策理念,體現了見葉知秋的敏銳、寬廣獨到的視野、未雨綢繆的遠見。

  2021年,是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既體現在開局起步,也體現在所面臨的當前國際格局的深刻調整,又體現在國內經濟結構性、周期性、體制性問題的集中呈現。化危為機,應對變局,還是需要我們憑藉科學決策和創造性應對,乘勢而上、勇開新局。

  對此,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已作出科學部署。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緊緊扭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注重需求側管理;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充分發揮國家作為重大科技創新組織者作用的同時,也要發揮企業在科技創新中的主體作用;解決好種子和耕地問題,開展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每一項部署,都是跟著問題走、奔著問題去,在把握規律的基礎上力求實現變革突破。

  每一項部署,都有新任務、新要求,需要定力與勇氣,更需要膽魄與智慧。「略裕於學,膽經於陣。」在這方面,各級領導幹部要站位全局、立足實際,在實踐的風口浪尖中磨礪和錘鍊,增強發現問題、見微知著的敏銳性,保持一往無前、充沛頑強的鬥爭精神,發揮主觀能動性、增強工作創造性,注重統籌兼顧、全面協調,爭做構建新發展格局的行家裡手,進一步落實好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決策部署,繼續在人類的偉大時間歷史中創造中華民族的偉大歷史時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做好經濟工作,這五點規律性認識很重要!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總結2020年經濟工作,分析當前經濟形勢,部署2021年經濟工作。
  • 做好經濟工作 深化規律性認識——二論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
    光明日報評論員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習近平總書記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總結2020年經濟工作,分析當前經濟形勢,部署2021年經濟工作。會議強調,在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實踐中,我們深化了對在嚴峻挑戰下做好經濟工作的規律性認識。
  • 做好經濟工作 深化規律性認識——二論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
    會議強調,在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實踐中,我們深化了對在嚴峻挑戰下做好經濟工作的規律性認識。這表明,要做好經濟工作,必須深刻領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所深化的5點規律性認識。  受到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嚴重衝擊,今年是新中國歷史上極不平凡的一年。
  • 做好經濟工作 深化規律性認識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習近平總書記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總結2020年經濟工作,分析當前經濟形勢,部署2021年經濟工作。會議強調,在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實踐中,我們深化了對在嚴峻挑戰下做好經濟工作的規律性認識。
  • 「地評線」紅辣椒網評:把握規律性認識,贏得經濟新未來
    「在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實踐中,我們深化了對在嚴峻挑戰下做好經濟工作的規律性認識。」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總結了在嚴峻挑戰下做好經濟工作的規律性認識,為我們做好明年經濟工作提供了理論坐標和實踐路徑,對於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戰勝前進道路上各種風險挑戰,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今年是新中國歷史上極不平凡的一年。
  • 我們化危為機靠的是實力
    因為我們化危為機靠的是實力! 疫情 疫情改變世界格局的案例不在少數。 1347年至1353年,被稱為「黑死病」的鼠疫席捲歐洲大陸,並奪走了當時三分之一歐洲大陸人口的生命。這是一場大災難,但同時它也推動了歐洲社會轉型和發展:它不僅推進了科學技術的發展,也讓教會跌落神壇,對文藝復興、宗教改革乃至啟蒙運動產生了重要影響,從而改變了歐洲文明發展的方向。
  • 深刻把握在嚴峻挑戰下做好經濟工作的規律性認識
    面對嚴峻挑戰和重大困難,我們之所以能交出一份人民滿意、世界矚目、可以載入史冊的答卷,根本在於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在實踐中深化了對在嚴峻挑戰下做好經濟工作的規律性認識。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這些規律性認識作了高度概括,這就是:黨中央權威是危難時刻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迎難而上的根本依靠,人民至上是作出正確抉擇的根本前提,制度優勢是形成共克時艱磅礴力量的根本保障,科學決策和創造性應對是化危為機的根本方法,科技自立自強是促進發展大局的根本支撐。
  • 人民日報評論員:深刻把握在嚴峻挑戰下做好經濟工作的規律性認識...
    面對嚴峻挑戰和重大困難,我們之所以能交出一份人民滿意、世界矚目、可以載入史冊的答卷,根本在於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在實踐中深化了對在嚴峻挑戰下做好經濟工作的規律性認識。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這些規律性認識作了高度概括,這就是:黨中央權威是危難時刻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迎難而上的根本依靠,人民至上是作出正確抉擇的根本前提,制度優勢是形成共克時艱磅礴力量的根本保障,科學決策和創造性應對是化危為機的根本方法,科技自立自強是促進發展大局的根本支撐。
  • 深化對做好經濟工作的規律性認識
    這就是剛剛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概括的「五個根本」:黨中央權威是危難時刻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迎難而上的根本依靠,在重大歷史關頭,重大考驗面前,黨中央的判斷力、決策力、行動力具有決定性作用;人民至上是作出正確抉擇的根本前提,只要心裡始終裝著人民,始終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就一定能夠作出正確決策,確定最優路徑,並依靠人民戰勝一切艱難險阻;制度優勢是形成共克時艱磅礴力量的根本保障,只要堅定「四個自信」,堅持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
  • 長江日報 - 深刻把握在嚴峻挑戰下
    做好經濟工作的規律性認識
    面對嚴峻挑戰和重大困難,我們之所以能交出一份人民滿意、世界矚目、可以載入史冊的答卷,根本在於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在實踐中深化了對在嚴峻挑戰下做好經濟工作的規律性認識。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這些規律性認識作了高度概括,這就是:黨中央權威是危難時刻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迎難而上的根本依靠,人民至上是作出正確抉擇的根本前提,制度優勢是形成共克時艱磅礴力量的根本保障,科學決策和創造性應對是化危為機的根本方法,科技自立自強是促進發展大局的根本支撐。
  • 好好學習 | 2020習近平這樣引領中國經濟化危為機
    「我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把失去的時間搶回來,努力完成今年的目標任務」「危和機總是同生並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機」……今年以來,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危機,習近平總書記始終帶領中國人民攻堅克難,深刻認識和把握疫情影響下新發展階段的新特徵新要求,化危為機,主動迎接挑戰,引領中國經濟乘風破浪、行穩致遠。
  • 深刻把握在嚴峻挑戰下做好經濟工作的規律性認識-新聞中心-北方網
    面對嚴峻挑戰和重大困難,我們之所以能交出一份人民滿意、世界矚目、可以載入史冊的答卷,根本在於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在實踐中深化了對在嚴峻挑戰下做好經濟工作的規律性認識。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這些規律性認識作了高度概括,這就是:黨中央權威是危難時刻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迎難而上的根本依靠,人民至上是作出正確抉擇的根本前提,制度優勢是形成共克時艱磅礴力量的根本保障,科學決策和創造性應對是化危為機的根本方法,科技自立自強是促進發展大局的根本支撐。
  • 擊鼓催徵穩馭舟——深化對在嚴峻挑戰下做好經濟工作的規律性認識...
    更難能可貴的是,在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實踐中,我們深化了對在嚴峻挑戰下做好經濟工作的規律性認識:黨中央權威是危難時刻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迎難而上的根本依靠,人民至上是作出正確抉擇的根本前提,制度優勢是形成共克時艱磅礴力量的根本保障,科學決策和創造性應對是化危為機的根本方法,科技自立自強是促進發展大局的根本支撐。
  • 縣委常委會召開擴大會議 學習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
    會議指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是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之後中央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對我們統一思想、深化認識、真抓實幹,為「十四五」開好局,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習近平總書記發表的重要講話,高瞻遠矚、思想深刻、內涵豐富,科學回答了對當前經濟形勢怎麼看、明年經濟工作怎麼幹的問題,是指導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經濟工作的綱領性文獻。李克強總理對明年經濟工作作出具體部署。
  • 裝點此關山,明日中國經濟更好看
    12月16日至18日,一年一度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牽動全球目光。特殊的背景、關鍵的節點、重要的歷史意義,領導人在會上發表了重要講話,深刻分析國內外經濟形勢,提出2021年經濟工作總體要求和政策取向,部署重點任務,為開局「十四五」、開啟全國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掌舵領航。
  • 化危為機,職業教育要增強五大理念
    教育是一項長遠事業和系統工程,尤其是與經濟社會緊密相關的職業教育,不僅要應對疫情對教學秩序的衝擊,更要在迎接疫情的危機考驗的同時,因時而變,因勢提升。今天,我們刊發此版,展示在疫情壓力之下,我國職業教育的應變、應對和面向未來發展自我提升的能力。
  • 評論:化危為機加快改革 為高質量發展打好基礎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化危為機加快改革,為高質量發展打好基礎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對各國經濟都形成了挑戰。很多國家都已經實施或計劃實施大規模的應對方案。日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就表示,已與日本自民黨就108萬億日元的經濟刺激方案達成一致意見。日本此次刺激計劃的金額佔GDP比重接近20%。日本自1990年代初經濟泡沫破裂至今,一直處於刺激和重振經濟的過程,在經歷幾次貨幣與財政刺激後,日本的利率一度保持著零的水平,日本的債務日益貨幣化,央行也成為股市最大的持有者。
  • 疫情之下「化危為機」上海交大構築優秀本科人才培養新範式
    面對開學推遲、學生返校困難等不利因素,上海交通大學通過在線教學「化危為機」,乘勢改革。回望2020,學校教學取得了顯著成效,人才培養的質量更上一個臺階。黨建引領,不斷推進人才培養各項改革在過去一年中,交大教務處加強理論學習,提高知行合一能力。
  • 開啟新航程,靠什麼應對驚濤駭浪、一往無前?
    」;「人民至上是作出正確抉擇的根本前提」;「制度優勢是形成共克時艱磅礴力量的根本保障」;「科學決策和創造性應對是化危為機的根本方法」;「科技自立自強是促進發展大局的根本支撐」;會議提出的這「五個根本」經驗,總結過往、啟迪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