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全民閱讀」:「聽書」成新寵

2020-12-16 華聲在線

4月23日,是第25個「世界讀書日」。湖南圖書館、長沙圖書館都推出了一系列網上閱讀推廣活動。由於疫情延續時間長,人們的閱讀也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網絡閱讀成為人們的主要選擇,而其中「有聲讀物」成為閱讀新寵。

■三湘都市報·華聲在線記者 吳岱霞

變化

長沙「有聲讀物」閱讀者增長接近3.7倍

日前,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在線發布第十七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調查顯示,2019年我國成年國民數位化閱讀方式(網絡在線閱讀、手機閱讀、電子閱讀器閱讀、Pad閱讀等)的接觸率為79.3%,較2018年上升了3.1個百分點。其中我國成年國民和未成年人有聲閱讀繼續較快增長,成為國民閱讀新的增長點,移動有聲APP平臺已經成為聽書的主流選擇。

據長沙圖書館工作人員唐彬介紹,受疫情影響閉館期間,長沙圖書館充分發揮在線服務優勢,為廣大讀者免費提供了10萬餘冊電子書、1.1萬種電子期刊、18萬集有聲書資源、1300多冊原版英文繪本等館藏數字資源,並最新上線了全球最受歡迎200種世界經典英文原著。

疫情中,長沙圖書館數字資源訪問量在短時間內成倍數增長。尤其表現在有聲書資源用戶量猛增,2-3月份,新語有聲書收聽量達217547集,環比增長158.8%,登錄人數達57672,是前兩月的3.7倍。

據統計,疫情期間最受歡迎的有聲書分別是少年文學、廣播劇和歷史文學。收聽率前五名作品分別為《紅樓夢》、《小王子》、《飛鳥集》、《大清相國》、《魯濱遜漂流記》。主要聽書途徑為長沙圖書館微信公眾號在線聽書。

活動

「聽書」爭霸賽,超2000人參與

唐彬介紹,疫情期間,長沙圖書館上線了為期一個月的「聽書打榜爭霸賽」活動,幫助讀者緩解各種電子屏帶來的眼疲勞,以「聽書」的方式「閱讀」。活動吸引約2000餘人參加,楊蓉、姚蕙蘭、阮軍等人獲得一等獎。

在長沙從事銷售業務的阮軍介紹,他最早開始接觸有聲書是因為孩子。每天晚上讓孩子聽10分鐘童話故事、水滸傳之類的。而他自己聽有聲書就是從這次疫情開始的。疫情期間,因為只能在家呆著,於是他選擇了聽書,從2月開始,一個月時間,他聽完了4本書,比如《張居正》《白鹿原》等,大部分為歷史和人物傳記類書籍,還涉獵了8-10本書。

阮軍說:「能獲獎是因為聽書沒有什麼時間地點的限制,我每天早上起來做早飯的時候,把手機放衣服口袋裡用耳機開始聽,因為不用上班,想聽多久就多久。」

提醒

App上付費「聽書」,注意甄別

優質的有聲書讀物,一般版權清晰,名家演播,精品音效製作,給讀者帶來知識與聽覺的雙重享受。唐彬提醒,現在很多付費App的有聲書產品質量上存在良莠不齊的現象,需要讀者用心甄別。另外,因為版權問題,很多書只能由別人來解讀,比如某某解讀紅樓夢、三國演義之類的作品。唐彬不建議讀者在沒有閱讀原著的情況下就去聽解讀類的書。她說無論是看還是聽,一定要先讀原著,有了自己的感受再去聽別人的體會,否則就會造成人云亦云的情況。

相關焦點

  • 「聽書」成新寵 2- 3月,長沙圖書館「有聲讀物」閱讀者增3.7倍
    疫情下的「全民閱讀」:「聽書」成新寵2- 3月,長沙圖書館「有聲讀物」閱讀者增3.7倍,少年文學類最受歡迎4月23日,是第25個「世界讀書日」。湖南圖書館、長沙圖書館都推出了一系列網上閱讀推廣活動。由於疫情延續時間長,人們的閱讀也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網絡閱讀成為人們的主要選擇,而其中「有聲讀物」成為閱讀新寵。
  • "聽書"成新寵 2- 3月,長沙圖書館"有聲讀物"閱讀者增3.7倍
    疫情下的「全民閱讀」:「聽書」成新寵 2- 3月,長沙圖書館「有聲讀物」閱讀者增3.7倍,少年文學類最受歡迎 4月23日,是第25個「世界讀書日」。湖南圖書館、長沙圖書館都推出了一系列網上閱讀推廣活動。
  • 全民閱讀難實現?「聽書」或成化解之途
    2016年4月1日,《深圳經濟特區全民閱讀促進條例》正式實施。江蘇、湖北等省也早於2015年通過了全民閱讀的相關法規。保障並促進全民閱讀已然成為國家及各地方政府極度重視的問題。現代社會極快的生活節奏卻似乎與之形成矛盾。人們的工作生活被無限佔據,休息時間愈見碎片化,停下來深度閱讀紙質書籍變成一種奢侈,書香社會的美麗願景依靠閱讀立法真的能夠實現嗎?
  • 喜馬拉雅423聽書節收官 有聲閱讀推動全民閱讀不斷深化
    4月26日24點,為期5天的喜馬拉雅423聽書節畫上圓滿的句號。從《張愛玲全集有聲劇》等多部重磅專輯上線,到百位大咖直播,再到全民共建有聲圖書館,一次次將423聽書節推向高潮。閱讀與靈魂、經典與思想在喜馬拉雅423聽書節碰撞和交融。  在有聲閱讀迅猛發展的大趨勢下,喜馬拉雅成為新的「流量池」。
  • 喜馬拉雅423聽書節收官 有聲閱讀成為全民閱讀「新基建」
    4月26日24點,為期5天的喜馬拉雅423聽書節畫上圓滿的句號。從《張愛玲全集有聲劇》等多部重磅專輯上線,到百位大咖直播,再到全民共建有聲圖書館,一次次將423聽書節推向高潮。閱讀與靈魂、經典與思想在喜馬拉雅423聽書節碰撞和交融。在有聲閱讀迅猛發展的大趨勢下,喜馬拉雅成為新的「流量池」。受疫情影響,線下餐飲、娛樂、製造業受到嚴重打擊,線上新經濟逆勢上升。
  • 懶人聽書讓閱讀變得「動聽」
    2018年,其開發運營的有聲閱讀產品「懶人聽書」註冊用戶突破3億,在有聲閱讀行業排名第一。與國內其它移動有聲閱讀音頻APP 相比,懶人聽書的用戶滲透率、用戶啟用頻次、用戶使用時長等各項指標均遙遙領先,並穩居易觀智庫發布的國內APP 排名榜單百強之列,先後獲「易觀之星TOP APP」 大獎、「金蘋果獎」年度最受用戶歡迎APP、 「書香嶺南」最美閱讀平臺、「網際網路+文明」深圳優秀創新案例等榮譽。
  • 文學閱讀有聲化 當移動閱讀遇上聽書APP
    看來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閱讀方式已經相當的多元化,當移動閱讀遇到聽書APP類的聲音平臺時,IP資源在有聲領域的利用及開發也將呈現另一種狀態,實現真正的蓬勃發展。聽書類App成移動閱讀新寵今年是「全民閱讀」年,閱讀再次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與其同時,很多人卻覺得時間好像總也不夠用,大眾對閱讀的迫切需求與快節奏的現實生活產生了矛盾,閱讀儼然已淪為奢侈品。
  • 「聽書」這一新的閱讀形式:不受時間限制 想聽就聽
    有關調研數據顯示,在音頻技術和用戶需求的雙重刺激下,2018年國內有聲閱讀的市場規模或將逼近45億,呈現出穩定增長的趨勢。而隨著市場的逐漸成熟,以及用戶對內容付費的接受程度不斷提高,未來有聲閱讀付費空間潛力巨大。
  • 全國國民閱讀調查:三成以上國民有聽書習慣
    青壯年尤其喜愛選擇數字閱讀,數字閱讀人群中,18歲至29歲人群佔31.7%,30歲至39歲人群佔24.8%,40歲至49歲人群佔23.1%,50歲至59歲人群佔12.8%。可以說,近八成為18歲至49歲人群。近四成成年人自認閱讀量少去年,近四成成年人認為自己閱讀量少,同時人們對於全民閱讀活動依然有較高需求。
  • 「有聲讀物」成為閱讀新寵,疫情期間長圖有聲書讀者增長3.7倍
    三湘都市報·華聲在線記者 吳岱霞今天是第25個「世界讀書日」湖南圖書館、長沙圖書館都推出了一系列網上閱讀推廣活動。今年因為國內國際新冠疫情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新挑戰,疫情給人們的閱讀也帶來了深刻的變化,網絡閱讀成為人們的主要選擇,而其中「有聲讀物」成為閱讀新寵。
  • 「有聲讀物」成為閱讀新寵,疫情期間長圖有聲書讀者增長3.7倍​
    三湘都市報·華聲在線記者 吳岱霞 今天是第25個「世界讀書日」湖南圖書館、長沙圖書館都推出了一系列網上閱讀推廣活動。今年因為國內國際新冠疫情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新挑戰,疫情給人們的閱讀也帶來了深刻的變化,網絡閱讀成為人們的主要選擇,而其中「有聲讀物」成為閱讀新寵。
  • 聽書:喚醒被遺忘的閱讀方式
    「有聲閱讀成為國民閱讀的新增長點。」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發布的第十七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報告顯示,2019年我國成年國民人均紙質書報刊和電子書閱讀量均有所下降,成年國民人均紙質圖書閱讀量為4.65本,人均電子書閱讀量為2.84本。與此同時,成年國民和未成年人有聲閱讀量繼續較快增長,2019年有三成以上國民有聽書習慣,選擇「移動有聲App平臺」聽書的國民比例較高。
  • 喜馬拉雅423聽書節啟動!全民共建有聲圖書館
    為了推動全民閱讀更加深入,日前,喜馬拉雅423聽書節正式啟動,與社會各界共建「有聲圖書館」。知名作家有聲書上線423聽書節423聽書節是喜馬拉雅於2018年發起的國內首個聽書節,通過推廣聽書這一閱讀方式,激發大眾的閱讀熱情,推動全民閱讀的普及。
  • 懶人聽書99有聲圖書館開放日來襲 全民共享聽書樂趣
    【天極網IT新聞頻道】9月8日,懶人聽書第三屆「99有聲圖書館開放日」活動隆重上線。9月8日-9月12日,羅振宇、易中天、曹文軒、羅翔、周國平、貓膩等數十位明星大咖將輪流坐鎮五大分會館,推薦暢銷名著、兒童文學、精品課、小說等優質書籍,共同傳遞閱讀的力量、聽書的樂趣。張一山、秦嵐、宋佳、李曼等一眾明星為開放日發聲造勢。
  • 七麥研究院發布閱讀App分析報告:閱讀風頭依舊,聽書成主流
    免費閱讀風頭依舊,聽書成主流選擇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小說的呈現形式其實是在不斷變化中。用戶在該類型App中可免費閱讀所有小說,而需要耗費的是觀看廣告延長免費閱讀時間,而閱讀時間有時候也能變成虛擬幣進而兌換成現金。看小說不用花錢,甚至還能賺錢,這一形式也促使用戶使用該類型產品。
  • 喜馬拉雅423聽書節火熱進行作家月關:有聲書對閱讀具有普及促進作用
    今年的世界讀書日有些特別,不能辦熱鬧的線下活動,各大圖書館、實體書店、出版社、文化企業把讀書活動搬到「雲」上。由於疫情延續時間長,人們的閱讀也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網絡閱讀成為人們的主要選擇,「有聲讀物」成為閱讀新寵。
  • 有聲閱讀成全民閱讀「新基建」,在線聽書2020年一季度呈爆發式增長
    東方網記者熊芳雨4月30日報導:從《張愛玲全集有聲劇》等多部重磅專輯上線,到百位大咖直播,再到全民共建有聲圖書館,喜馬拉雅423聽書節畫上圓滿的句號。受疫情影響,線下餐飲、娛樂、製造業受到嚴重打擊,線上新經濟逆勢上升。
  • 「書舟」啟航 懶人聽書關注少數群體閱讀現狀
    近日,知名有聲閱讀平臺懶人聽書「聽書有益」八周年活動圓滿落幕。4月23日-4月30日期間,懶人聽書上線重磅公益項目,攜手八大品牌發起「書舟計劃」接力點亮活動,關注少數群體閱讀權益。王鷗、郭京飛、高露、苗苗、韋禮安等明星嘉賓以及懶人聽書近50位獨家節目主播為「書舟計劃」愛心發聲,引發廣泛關注。截至活動結束,超20萬人參與點亮「書舟計劃」。
  • 富足精神,全民閱讀成最美風尚 書香裡感受最美江蘇風尚
    在文脈悠久、書香縈繞的江蘇大地,全民閱讀已成為最美的社會風尚,持續不斷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強大精神力量。  活動現場,書香江蘇形象大使賁德、徐小躍、黃蓓佳、祁智分別向南京的臺城讀書會、群學書院讀書會、金陵科技學院勞山下讀書會、子午讀書會4家閱讀組織贈送「12本好書」。  為了讓讀者全面領略「12本好書」的魅力,由中宣部出版局指導,江蘇省委宣傳部、省全民閱讀辦承辦的「書香中國·全民閱讀大講堂」將陸續邀請作者與讀者展開交流。
  • 423聽書節收官:有聲閱讀助力在線新經濟快速發展
    楚天都市報訊(記者黃永進)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在線新經濟行業表現突出,解決了居民宅家時的不少生活需求,有聲閱讀也得到迅猛發展,4月26日24點,為期5天的喜馬拉雅423聽書節畫上圓滿的句號。從《張愛玲全集有聲劇》等多部重磅專輯上線,到百位大咖直播,再到全民共建有聲圖書館,一次次促進聽書文化與大眾日常生活結合。據數據顯示,2020年第一季度有聲閱讀人數呈爆發式增長,相比去年同期增長63%,總收聽時長增長近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