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日報 記者 梁曉蔚 通訊員 潘向明 惠太山
雲起太華山,雲山互明滅。東峰始含景,了了見松雪。
每一年,西嶽華山都以獨特的風採吸引著無數中外遊客,2020年也不例外。2020年,華山景區共接待登山遊客102萬人次,門票收入約1.2億元,實現了遊客零聚集、疫情防控零報告、安全責任零事故、旅遊服務零投訴、負面輿情零發生的「五個零」,圓滿完成了安全、有序、優質、高效、文明「五統一」的目標。
「2020年,在渭南市委、市政府堅強領導下,華山景區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和省上關於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部署要求,山上山下通力合作,強化政治學習、優先發展生態、全面保障安全、溫馨服務遊客、弘揚華山文化、創新宣傳形式、倡導文明旅遊,取得了疫情防控和高質量發展的豐碩成果。」華陰市委書記、華山景區黨工委書記朱忠效表示。
學習華山 「讓學習成為幹部的一種習慣」
「支部學習有活動、機關業務抓培訓,休息時到機關讀書角看書看報,回到家總結梳理學習要點……」作為入職華管委不久的一名新人,學習讓王姣姣的生活變得異常充實。
「讓學習成為幹部的習慣,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景區發展,每一名幹部職工都要在新的一年做到學思踐悟行。」在2020年1月2日景區黨工委召開的學習習近平總書記2020年新年賀詞專題會議上,華管委黨政辦公室負責人吳劍鋒感慨地說。
同樣的感受還發生在華管委幹部張虎的身上。2020年9月,張虎滿懷憧憬地邁上華管委辦公樓的臺階,機關走廊裡掛滿的格言警句讓他感到濃濃的學習氛圍。隨後機關開展的「曬比拼超」活動以及創建「六型機關」、爭做「六好幹部」和「五學」觀摩評比等專題活動,讓他迅速融入了華管委這個大家庭。
在建設學習型機關的目標指引下,一年來,景區黨工委、華管委先後舉辦了習近平總書記來陝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專題學習培訓班、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宣講會、黨務工作培訓班等集中學習活動。2020年累計召開17次中心組集體學習活動,並邀請知名專家學者來景區舉辦講座論壇,對幹部能力素質進行全方位培訓。
如今,坐落在華山腳下的華管委大樓裡,濃厚的書香氛圍前所未有,主動學習、積極學習、樂於學習的良好習慣正在景區幹部職工中蔚然成風。
生態華山
「讓綠色發展成為景區的主旋律」
冬日的華山,層巒疊嶂,與山間黃葉、蒼翠老松構成一幅壯闊的淡彩水墨畫。
「山是越來越美了。」護林員張工忙中有樂,每天上山看護樹木、防火巡查,還有著免費賞景福利。
走到鎮嶽宮樹齡1030年的「大將軍」(松樹)旁,張工欣慰地撫摸著樹幹。50多歲的張工長期在華山景區工作,對這棵古樹名木印象尤為深刻。為了方便遊客,景區裡原先的泥土地逐漸變成了水泥地,加之雷擊、雨水侵蝕和病蟲害等自然因素影響,華山上古樹的長勢逐漸衰弱,「大將軍」的生長狀況也不容樂觀。
「一定要保護好祖祖輩輩留下的青山。」近年來,華山景區及時調整思路,把建設生態華山作為工作重點,積極探索「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的模式,健全完善了生態保護制度。
2020年初,疫情讓華山封山數月,華山景區搶抓這一林木休養生息的時機,積極組織幹部職工上山撿拾垃圾,並擴充了專業護林員隊伍,對林木進行拉網保護、全面清除樹體水泥填充物,對古樹名木重新進行防腐處理,修剪枯死的枝幹、塗抹防蟲藥物。
經過數月的養護,有人驚喜地發現,千年古樹名木「大將軍」竟長出了新枝,展現出生機盎然的狀態,自此之後,張工的幹勁更足了。
「現在我們護林員已經成為華山環境保護的守衛者,除了保護古樹名木,倡導遊客文明出行和撿拾垃圾也是我們的職責。」臨近中午,張工掏出手機看看時間,微信計步將近一萬步,「累,但是值!」他笑著擦了把汗,繼續拾級而上。
截至目前,華山景區植被覆蓋率已達86%,已發現的野生動物種類有108種,總數有幾千隻。綠水青山的底色正被持續擦亮。
安全華山
「疫情防控就是旅遊的生命線」
2020年4月11日上午8時,因新冠肺炎疫情關閉77天的華山景區恢復接待遊客。此次恢復開放範圍是華山主景區、西嶽廟景區。仙峪景區、華山峪自古華山一條路、長空棧道、鷂子翻身景點暫不開放。為做好華山景區恢復開放工作,華管委經過細緻調研和多方徵求意見,實行實名制分時預約購票,對遊客入園、乘車、乘索等遊覽方式進行了明確細化,並將景區每日最大接待量確定為6000人次。景區開放前,華管委與華陰市有關部門對全景區進行了綜合大檢查,對發現的問題要求責任單位在景區恢復開放前必須整改到位,景區各單位分別開展針對性演練。
為了做好2020年「五一」度節工作,華山景區嚴格按照「限量、預約、錯峰」六字要求,制定完善度節方案和預案,全面做好疫情防控和安全遊覽工作。節前,召開了華陰市(華山)2020年「五一」假日旅遊服務安全保衛工作會議,安排部署度節工作。景區門票實行實名制分時段網絡預約,每日最大遊覽接待量不超過6000人。
隨著2020年9月《旅遊景區恢復開放疫情防控措施指南》修訂版的發布,景區遊客最大接待量由不超最大承載量的50%上調至75%。2020年10月,華山景區迎來「雙節」大客流。如何確保安全平穩有序度節?華山景區超前謀劃,科學部署,統籌調度,確保了假日旅遊環境安全有序。2020年「雙節」期間,華山景區共接待購票登山遊客11.9萬人次,旅遊人數同比恢復至去年的90%以上。3000餘名工作人員在風雨中堅守崗位,用真情服務贏得廣泛讚譽。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就是旅遊的生命線,景區根據疫情形勢的變化,結合華山特點,嚴格按照『入園上限流、預約上分流、距離上分開、時間上分段』的原則,始終堅持疫情防控常態化,並與景區各責任單位層層籤訂《安全生產目標任務書》,劃分區域,落實到人,確保疫情防控和景區高質量發展取得雙勝利。」華山景區黨工委副書記、華管委常務副主任趙曉龍說。
溫馨華山
「要帶給遊客更多的貼心服務」
「服務親切到位,真是一次有溫度的旅行。」江蘇南京的遊客張女士,帶著丈夫和兒女從進入景區直至爬到千尺幢,一路上,有停車場、有指示牌、有引導員。她說,雖然假期出行難免會遇到各種煩心事,但華山景區待客如親的服務態度讓她和家人倍感溫暖。
為了完善景區各項服務,華山景區堅持「以人為本」理念,進一步完善遊客休息、飲水、如廁、停車、衛生等旅遊服務配套設施,提高遊客滿意度,成立了1個價格爭議調解工作站和3個糾紛調解點,及時、方便、快捷、有效化解價格矛盾糾紛,並嚴厲打擊擾亂景區旅遊秩序的黑車、黑店、黑導遊等違法違規行為。同時加強幹部職工培訓力度,制定了完善的培訓管理制度和管理辦法。
2020年10月3日上午,北峰索道下站一位老人的「愛心往返索道票」不慎掉入河道被水衝走,無法乘坐纜車。工作人員得知情況後,立即核實情況,重新列印了票證,老人得以順利上山。10月4日傍晚,氣溫驟降,一名女子懷抱嬰兒等候下山時,懷中嬰兒啼哭不止,執勤民警主動抱起嬰兒,護送母子二人坐索道順利下山。10月5日中午,索道前等候上山的遊客排起了長隊,為方便老弱病殘遊客出行,工作人員為老弱病殘遊客準備了座椅,並為遊客免費提供熱氣騰騰的砂鍋面、熱包子、玉米等。華山客棧為了最大限度滿足遊客需要,獨闢蹊徑,還向遊客推出了個性化旅遊定製服務……
不僅如此,每逢節假日,華山景區每隔1小時通過戶外各LED大屏展示旅遊信息,實時發布旅遊人數、車位、排隊、天氣情況,並將信息同步發布在官方微博和官網上,達到信息全覆蓋,遊客通過多種途徑都能看到華山實況。
大雨中,一件件免費的雨衣;寒冷時,一杯杯暖人的薑湯;風雪中,一幕幕揮鍁掃雪的場景……華山的關心無處不在,溫馨的服務時時相伴。
文化華山
「發展和壯大文化產業是使命」
2020年10月9日,「華山論劍英雄匯」文化活動在華山北峰舉行,中國新民樂領軍人馬久越以及王佳男、方錦龍、王鵬等國樂大咖齊聚華山之巔,論劍國樂,傳承經典。央視頻、抖音、今日頭條等多家直播平臺向全球同步直播,點擊量過億,效果顯著。
「文化,是華山的魂脈所系,是前人留下的豐厚文化遺產,繼承和宣揚華山文化是我們的責任,發展和壯大文化產業是我們的使命。」華管委旅遊文物處副處長王領娣認為。
正是基於這樣的理念,華管委相繼開展了一項項重大文化工程。在保護好、利用好華山文物古蹟、自然資源的同時,與道教協會協調配合,加大華山道教文化挖掘整理力度;組織了文化考察、文化研討會等各種文化活動,邀請著名畫家鄭平海先生擔任華山旅遊文化大使、揭牌了李兆順波畫藝術館,同時深入挖掘「智取華山」精神,讓華山底色更亮、內涵更深、底蘊更厚、紅色更紅。
如果說山嶽文化為華山奠定了文化底蘊,那麼華山的武俠文化則是另一瑰寶,在華山旅遊發展道路上,傳承保護華山武俠文化是景區管委會要攀登的另一座「文化高峰」。近年來,在華管委的全力支持下,「華山之巔,情定金庸,俠肝義膽,緣結三生」的俠文化主題活動順利舉辦,國內首部大型武俠沉浸式主題實景劇《華山大俠谷》也即將在華山腳下落成,並以「華山論劍」為主題舉辦相關活動。
此外,華山景區內的西嶽廟、玉泉院等配套景點,也在不斷強化文化建設。西嶽廟定位華山景區人文景觀的展示中心,繼續深入發掘山嶽文化的內涵,先後推出西嶽廟歷史文物展、琉璃窯址展、名人書法藝術展、「5·18國際博物館日」歷史文化知識競答活動等。玉泉院則以辦好一年一度古廟會為契機,繼續傳承發揚華山道家文化精神,不斷提升華山景區的「軟實力」。
宣傳華山
「給大美華山點個讚」
「將令一聲震山川、人披衣甲馬上鞍、大小兒郎齊吶喊、催動人馬到陣前……」2020年7月4日,華山之巔·雲海音樂會在海拔2082米的華山西峰頂奏響,音樂會以華陰老腔與西安交響樂團合奏的《將令一聲震山川》激昂開篇,腳下是茫茫深淵、身旁是騰騰霧氣,剛直高亢、磅礴豪邁的聲腔,將自然風光與古典音樂巧妙結合,5000多萬觀眾通過數十個線上播出平臺觀看了音樂會盛況,華山旅遊形象得到了極大提升。
「太震撼了,在華山之巔將藝術與祖國大好河山完美結合」「給大美華山點個讚。」許多觀眾在觀看音樂會直播後紛紛留言。
華山是名山,但酒香也怕巷子深。為此,景區創新思路,優化營銷模式,強化與遊客的互動,不斷加強整體形象宣傳,在鞏固好電視、報紙、宣傳片等傳統媒體宣傳的同時,藉助直播、短視頻、微信等新媒體及網絡社區平臺,充分展現華山奇險峻秀的特色,構建了「線上線下」立體化宣傳網絡,進一步集聚人氣、營造氛圍。
2020年頻頻亮相各大線上線下平臺的西嶽華山,一次次刷新遊客對華山旅遊形象的認知。6月13日,「黃河九省(區)傳統戲曲保護聯盟啟動儀式暨首屆『九曲黃河·多彩非遺』展示展演」活動在西嶽廟廣場舉辦,這是華山在自我營銷上的又一次大膽創新和突破。9月23日,「一帶一路」陝西渭南2020華山中國自然巖壁攀登公開賽暨中國攀巖自然巖壁系列賽在華山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70多名攀巖專業選手及愛好者參賽,人民日報、央視新聞、新華社等數十家主流媒體進行了全方位報導……
據統計,2020年的「五一」、端午、國慶假日期間,中省媒體共計50餘次對華山景區度節工作進行了全方位、多欄目、高頻次、大篇幅的宣傳報導,尤其報導了景區實名制分時預約購票等工作亮點,產生了良好宣傳效果。
此外,華管委不斷加大與國內兄弟景區的橫向聯合力度,先後與西藏阿里神山聖湖景區籤訂了幫扶協議,與四川樂山峨眉山和秦嶺終南山籤訂了友好合作協議,在宣傳促銷、科學管理等方面與兄弟景區互通有無,優勢互補,攜手前進。
文明華山
「讓景區既有『面子』又有『裡子』」
2020年12月28日,西安昆明池畔,趙曉龍鄭重地接過省文明辦與省文化和旅遊廳聯合授予的「陝西省旅遊行業文明單位」獎牌,這是華山景區近年來相繼獲得幾十項國家和省級榮譽後,又增添的一頂沉甸甸的桂冠。
深植精神土壤,終得文明花開。自2018年申報陝西省旅遊行業文明單位以來,華管委開展了「一個黨員一面旗,爭做黨員先鋒崗」、文明景區創建活動和旅遊服務品質提升專項行動等活動,常態化組織公安、食藥檢、安監等單位,開展綜合執法和安全大檢查,維護景區旅遊秩序、遊客安全,不斷提升景區服務質量。
「您好!歡迎來到華山景區。」身穿紅馬甲的文明引導員在景區服務亭面帶微笑地服務遊客,一聲聲親切的問候、一次次耐心的指引,讓遊客一步入景區就能感受到溫暖。
為了讓景區既有「面子」又有「裡子」,華管委開展了一系列文明景區創建活動,景區幹部職工的「主人翁」意識越來越強烈,許多幹部職工還動員家人一同加入志願服務,景區面貌顯著改善。
如今,從山下的玉泉院到海拔2154.9米的南峰,處處都有黨員志願者們忙碌的身影,他們耐心地為遊客提供著各種貼心服務。華山的文明服務工作,多次接受中省主流媒體的採訪,廣大遊客一致給予好評。
「新時代、新徵程、新使命。在新的一年裡,我們將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上級黨委、政府提出的『五新戰略』『五個紮實』『三地一中心』『大華山旅遊目的地建設』『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目標任務上來,深入貫徹學習渭南市委五屆十次全會精神,以嶄新的精神面貌譜寫景區追趕超越新篇章!」站在華山之巔,朱忠效滿懷深情地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