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裡愛錢,喜寶也愛錢。
顧裡家裡有錢,喜寶有人給錢。
顧裡信奉:沒有金錢的愛情就像是一盤散沙;喜寶信奉:我要很多很多的愛,如果沒有,我要很多很多的錢。
兩個同樣驕傲,同樣渴望溫暖與愛的女孩子,卻沒能夠收穫一個好的結局。
顧裡與喜寶有太多相似之處,一度讓人肯定由郭採潔扮演喜寶是再合適不過的選擇。
但遺憾的,看顧裡的時候讓人覺得有靈性,郭採潔就是顧裡,顧裡就是郭採潔。看喜寶的時候靈性全無,有人感嘆郭採潔的演技變「作」了,沒有了電影感。
看完電影《喜寶》,腦海中出現了小仲馬在《茶花女》中所寫的一句話:我只信奉一個原則,沒有收到過「善」的教育的女子,上帝幾乎總是向他們指出兩條道路,一條通向痛苦,一條通向愛情。但這兩條路走得都十分艱難。
一條通向痛苦
《喜寶》整部電影給人的感覺就好像是格格不入,網劇的身軀裝載著電影的靈魂。儘管郭採潔不再讓人驚豔了,但是從骨頭裡挑雞蛋,郭採潔還是裡面最驚豔的一個。
勖聰慧一直以為是買了經濟艙才導致家庭的悲劇,喜寶是一切痛苦的根源,但是卻不知道原生家庭的痛苦。母親的離世,父親的無人陪伴的孤獨,姐姐的心機,弟弟內心的糾結。
原著中飛機上,喜寶是有些狡黠有聰明的女子,她來自於劍橋大學,自身是極為優秀的,她又美麗又驕傲。
整部電影我以為最為尷尬的地方是在喜寶回家,母親重病去世父親上門討債。喜寶的母親雖然生病了但並不是很像病入膏肓的人,臉色紅潤,吐字清晰。
父親上門討債的時候,喜寶大怒,父親看喜寶的模樣不像是看自己的女兒,也不像是看一個陌生人,而是仿佛兩人之間十分熟悉。
《喜寶》向我們證明了劇情的尷尬除了與演員的演技分不開,還與劇組的經濟條件分不開。
我們可以質疑郭敬明的三觀甚至電影劇情,但是卻不能質疑他的審美。《喜寶》中,讓人們分不清他們所處的到底是哪個時代哪個時間段,劇組的道具無論是房屋還是衣服都讓人覺得很土。
一條通向愛情
喜寶有很多種選擇,她可以選擇宋家明,可以選擇勖聰恕,為什麼會選擇勖存姿呢?
人們在老年的時候,總是覺得什麼都抓不住,名利,金錢,愛情甚至親情。喜寶的出現就像一道明亮的風景線。
喜寶選擇勖存姿也很好理解,她從小缺少愛,缺少家庭的關懷,尤其是父親的關懷,被和自己父親一樣大的男人吸引其實很好理解。
其次是勖存姿給了她更多的自由,從不願意逼迫她做自己不願意做的事情,甚至支持她去讀書,支持她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這是一部關於灰姑娘和大灰狼之間的愛情,看到最後甚至會莫名感動。我相信他們之間是有愛情的,不只是簡單地互相索取。
這個世界上有很多像喜寶一樣等待救贖的女孩子,卻並不是每一個人都像喜寶一樣能夠等來自己的偏愛。
勖先生也是不自信的,他將喜寶視為自己的所有物,甚至不惜開槍殺害宋家明。假如勖先生不傷害宋家明,可能在喜寶心中,勖先生才是那個不可替代的人,但是嫉妒已經戰勝了勖先生。
金錢成為不了喜寶的救贖,愛情才是,好多好多的愛才是。
我最喜歡的是勖先生因為心臟病住院後,喜寶給勖先生寫信的那一段,花園裡出現的玫瑰花,車庫裡出現的粉紅色的跑車,勖先生將所有能夠給到的浪漫和深愛都賜給了她。
這兩條路都走得十分艱難
說喜寶是勖家的災星也不為過,她的到來打破這個家庭原有的平靜。大姐自殺了,勖聰恕瘋了,勖聰慧想要離開家庭過自己的生活,不再依賴。
「我本可以忍受黑暗,如果我不曾見過光明」但與其說喜寶是勖家的災星,不如說勖家給喜寶帶來的困擾。
如果沒有勖家,我相信喜寶會更加努力去實現自己,成為勖聰慧口中的那些獨立自主的女性,成為優秀的律師,也許能夠好好談一場戀愛。
愛情和痛苦這兩條路是相通的,我以為痛苦是愛情,愛情也可以是痛苦。總有快樂會替代痛苦,然後帶來新的煩惱。
「我並沒有被感動,若干年前我會,現在不,世界上很多人善於演戲,他們演戲,我觀劇。觀眾有時候也很投入劇情,但只限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