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電子遊戲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的娛樂方式獲得了極大豐富,也對遊戲體驗有了更高、更豐富的要求,這使得消費者產生更強烈的高性能電腦購買需求,從而實現遊戲內容的更全面表現。這使得對PC性能有重要影響的CPU等部件在設計、技術層面不斷得迭代升級,希望獲得消費者的青睞。近期很多圍繞兩個CPU廠商熱門產品"r7 4800h和i7 10750h哪個好"的討論,背後其實是關於兩個廠商實力的比較,搞清這個問題需要首先弄懂CPU的概念。
CPU是什麼?
電腦中重要的配件有五個,分別是:處理器、主板、內存條、硬碟和顯卡,其中:
如果把電腦運轉比作一家飯店的供應鏈,硬碟就是蔬菜批發集散地,裡面售賣各種蔬菜產品;處理器扮演的是廚師角色,它能夠把購買來的蔬菜製作成菜品;顯卡是服務生兼擺盤員,菜品完成後它會加工好的菜餚打包/裝盤做成能夠示人的樣子;內存條則扮演了外賣小哥的角色,可以去去菜市場幫廚師代賣跑腿,也可以到飯店與服務生交接送餐。
通過這幾個角色之間的作用關係,我們可以看到,廚師在飯店中是最為重要,必須有菜餚才能開始後續一系列運轉,也就是說CPU在電腦運轉中起到核心作用,所以在電腦選購時是需要著重考量的因素。
CPU的命名和定位
每個廠商關於CPU有自己獨特的命名法則。酷睿按目前分別有Core i3/i5/i7/i9四個等級,以核心數和線程數為區分標準。i3是4核4線程,i5是6核6線程,兩者都不支持超線程技術。i7是6核12線程,i9則被定位成旗艦機桌面產品。
酷睿處理器(Core i3/i5/i7/i9)之後常跟有幾位數字與一位對應字母,第一位(10代開始是前兩位)數字的第含義通常就是代表CPU的迭代,比如Core i7 10750,這個10就代表這是第十代酷睿產品。
迭代號之後的三位數字是CPU的型號代碼,比如Core i5-7400、Core i5-8400都是400這個型號,一般來說,代表型號的數字越大表示頻率越高、性能越強,這一點和CPU的等級代號(i3/i5/i7)是類似的。
而最新十代酷睿的命名法則有一些不同,以酷睿i7-1065G7為例,"i7"為產品型號,"1065"中的"10"代表十代酷睿,"65"為CPU代號,"G7"為顯卡性能。
而AMD 的銳龍處理器則打了一種戰術,也分別命名了R9、R7、R5等等帶有數字的產品。為什麼很多人討論r7 4800h和i7 10750h哪個好?大家都潛意識裡把遊戲本平臺的銳龍9與酷睿i9對應,銳龍7對應酷睿i7,銳龍5對應酷睿i5,但實際上,根據實際應用測試的結果來表示,銳龍9,銳龍7,銳龍5實際上分別只能和第九代的酷睿i7,酷睿i5,酷睿i3是分別平級的,酷睿i9高高在上沒有敵手,第十代更是能進一步領先。
主頻還是核數重要?
目前來說,對於大部分使用場景,對於CPU來說都是主頻更加重要。因為核心的佔有率,在程序運行過程中相對會比較低。可以看到下圖所示例的遊戲數據,紅色圈出來的部分中僅有兩個核心被佔滿
這也就是說,在我們使用電腦的過程中,對於程序運行的流暢與否影響更大的是主頻而非核心數。我們可以看到在r7 4800h和i7 10750h哪個好的比較中,AMD產出的r7 4800h雖然擁有八核,但是實際應用中多出來的核數並不會給出更多的幫助。反而是10750h,憑藉它強勁的單核主頻突破5.0GHz以上,可以說是全面開啟了當下遊戲本的5.0GHz新時代。
想知道r7 4800h和i7 10750h哪個好,先要弄懂處理器。不知道看完上文的你是否對處理器有了更多的了解?在更清楚處理器的運轉概念後,我們也能清楚地看到,英特爾大廠目前仍在處理器領域具有很大的優勢,優先選擇英特爾的產品一定不會讓消費者感到後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