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暗語似的祝福彩信,一個隱匿其中的線索,亡命天涯的逃犯自以為掩飾得天衣無縫,卻被睿智的偵查員成功破解了「密碼」,順藤摸瓜發現了改頭換面的嫌犯行蹤。2018年8月,白城市洮北區公安局專案組成員奔赴河南平頂山,往返數千公裡實施抓捕,一舉將潛逃21年的省督命案逃犯張某武抓獲,打響了全市公安機關命案積案百日攻堅行動的「第一槍」。
21年前,綽號「小老五」的張某武在白城市洮北區名氣不小,他仗著父親是法院某庭庭長、哥哥是公安局民警為非做歹。因兩次盜竊蹲過「笆籬子」的他不但不以此為恥,反而將其當成吹噓的資本。老百姓提起他來都說,「那小子鬼著呢,也夠狠,可得躲著點走。」沒多久,這傢伙就幹出了一件更狠的事,並因此亡命天涯。
驚天大案懸而未決
1997年8月22日晚上10點多,張某武酒足飯飽和幾個狐朋狗友分手後,一個人閒逛到某浴池附近。這時,他忽然在浴池門口看到了一個最近一直在找的人——時任白城市中級人民法院法警支隊支隊長黃某某。這個人之前曾與張某武的一個哥們有「過節」,他一直想替哥們出口氣。想到這兒,他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抽出隨身攜帶的尖刀就衝了上去,照著黃某某的胸部猛刺3刀。酒醉後的黃某某還沒來得及反應,就倒在一片血泊中,當場斃命。
殺人後,張某武似乎清醒了一些,迅速逃離現場,從此杳無音信。現場有目擊者認出了行兇者是「小老五」,立即報警。該案當年在洮北轟動一時,物議沸然。該案被定為「1997·08·23」殺人案,張某武也被省公安廳列為省督捕逃犯。然而,雖經幾代刑警不懈努力,但受偵破手段等制約,多年來該案始終懸而未決,成為積壓在洮北警方心頭的一塊大石。
2018年7月28日,全省命案積案百日攻堅行動開展以來,白城洮北警方將「1997·08·23」殺人案列為重點攻堅案件。白城市公安局副局長、洮北區副區長、公安局長張森親自「點將」,指派區刑警大隊副大隊長任闖等4人成立專案組,確保必破此案。
任闖通過細細查閱當年的卷宗發現,21年前這起街頭巷議的案件線索少之又少。幾代洮北刑警雖然也曾多次到張某武家中做其家屬工作,希望他們能提供有價值的線索或是勸張某武投案,卻每次都無功而返。
犯罪分子隱藏得這麼深,我們不能用常規手段對付他,任闖想。他與專案組成員一方面針對該逃犯的行為特徵、相貌特點進行一輪又一輪的細緻分析,以此推斷該人的大致輪廓;一方面通過秘密手段,近距離接觸逃犯親屬,希望能從中獲得有價值的信息。
很快,專案組獲取了一條重要信息:張某武的哥哥曾多次說過一番此地無銀三百兩的話——「家裡早就和這個殺人犯弟弟斷了聯繫,而且聽說張某武在外地得病去世了。」直系親屬欲蓋彌彰的表態,讓專案組更加堅信案犯一定還活著,而且還通過某種極其隱蔽的方式與家裡聯繫。
專案組調閱了張某武1987年的盜竊卷宗,發現當時材料中所記錄的張某武的出生日期為1966年6月8日。由於該案當時判為緩刑,因此並沒有張某武的服刑信息。專案組只能從其親屬紛繁複雜的信息中,像大海撈針一樣逐條分析、過篩子,希望能篩到有用的線索。
經過對10萬條數據的分析後,專案組終於有了新的發現:張某武的一個女性親屬曾於某年春節期間,接收過一張經彩信發送的圖片,彩信的內容是:南河山頂,文武雙全,值此佳節,奉送祝願!這條看似毫無邏輯的祝福語,由於帶有一個「武」字,引起了專案組長任闖的高度警覺:簡訊的真正的含義到底是什麼?這種感覺好像你已經看到破案的曙光就在眼前,卻稍縱即逝,怎麼也抓不住。任闖反覆查閱資料,還是未能解開,他像著了魔一樣,只要一有空就反覆念叨這幾句話。
一天午飯後,當任闖不知是第多少遍揣摩這16個字的時候,突然靈光一現:把第一句話倒過來讀,「南河」會不會是「河南」,「山頂」會不會是「頂山」——河南平頂山!突如其來的發現好似給專案組打了一針興奮劑,他們假定這條彩信的發送者就是張某武,那麼以他的文化水平,寫出這樣的詞合情合理。專案組馬上調取該號碼的機主信息,發現機主名為張文,戶籍地就在河南省平頂山市。而且張文的出生日期是1970年6月8日,月份與日期也和張某武在卷宗中所留下的信息對得上。更為關鍵的是,張文曾於2013年在距白城市30公裡的洮南市有過一次住宿記錄。河南人跑到洮南做什麼?張某武、張文名字中「一文一武」,二者反其道而行之,是在迴避什麼嗎?經縝密研判,任闖果斷提出,該人很可能就是漂白了身份的張某武。在請示洮北分局領導後,由任闖帶隊,驅車2300公裡,前往河南平頂山實施偵查,一旦確認該人身份,立即實施抓捕。
經營玉石生意的「小東北」
為確保萬無一失,專案組抵達河南後進行了進一步偵查:張文,綽號「小東北」,目前在當地經營玉石生意。據知情人說,這個人經常開著車天南地北地收原石,加工後再販賣,據說生意還不錯,在平頂山有鋪面。最為重要的是,這個人平時說的就是一口東北話。口音對上了,相貌也和張某武的哥哥極為相似。專案組確認,此人就是漂白了身份的張某武。
然而,正當專案組準備收網時,卻發現張文駕車離開了平頂山。難道他的嗅覺這麼靈敏,感覺到不對,再次潛逃了?專案組經科學分析後,否定了這一想法。經偵查,發現張文在河南省鶴壁市有玉石生意。偵查員們立即驅車前往鶴壁市,到達後卻又撲了個空。原來,張文談好生意後,又駕車返回了平頂山。偵查員們不顧往返200多公裡山路長途奔襲的辛苦,一路追蹤嫌犯到達其所居住的小區樓下。
炎炎夏日裡的秘密抓捕
追蹤了21年的嫌犯就在眼前,偵查員們無不摩拳擦掌、興奮異常。然而,張文所居住的小區位於平頂山市中心,來往人員眾多,給抓捕造成了極大困難。在蹲守了2個晝夜,充分觀察周圍地形後,任闖制定了一個較為完美的抓捕計劃。他們找來一個當地的手機號碼,以小區路面翻修,張文的車輛停在樓下佔路為由,用物業人員的身份給其打電話,讓其下樓挪車。
此時正值下午3時,盛夏烈日炎炎,35℃的高溫炙烤著大地,人們大多在室內避暑,也沒到放學、下班的時間,小區內人流稀少。電話打過去後,每一秒鐘的等待都讓偵查員們覺得無比漫長,汗水順著臉頰肆意流淌,卻沒有人顧得上擦一擦。大家的眼睛都牢牢盯著張文可能出現的方向,時間仿佛凝固了一般。終於,身穿背心短褲、腳上套著拖鞋,毫無防備的張文——張某武出現在偵查員的視線中。正當他要開門上車時,4名偵查員一擁而上,成功將其抓獲。當張某武聽到家鄉刑警那熟悉的鄉音時,毫無抗拒地低下了頭。
被捕後,張某武曾表示,他自以為已經把自己隱藏得很深、很穩妥了。為了不暴露真實身份,他極少和家裡聯繫。無數個夜晚,他承受著背井離鄉和思念親人的痛苦,徹夜難眠。2013年,他覺得十幾年過去了,風頭已過,又實在抵不住對親人的深深思念,偷偷潛回過一次白城。除此之外,他連過年過節發條祝福簡訊都不敢用真名,內容編得像接頭暗號一樣,哪知還是被警方給識破了。
張某武被擒後,專案組成員不敢懈怠,馬不停蹄地連續行駛23小時、驅車2100公裡,將潛逃21年之久的犯罪嫌疑人張某武押解回白城。
2018年8月28日,省公安廳命案積案攻堅督導組到白城市公安局督導命案工作,督導組成員對洮北區破獲的「1997·08·23」張某武殺人案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該起命案曲折離奇,能夠用較短的時間快速偵破,充分顯示了白城市及洮北區公安局的破案水平,為全省命案積案百日攻堅行動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