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工難急壞製衣老闆,流水線留不住90後,他們想創業做老闆

2020-12-18 照真達俗

春節過後,全國各地招工潮大幕大啟,一時間,招工難、用工荒又成了熱點話題。2月21日,廣東廣州大塘村招工橋附近,眾多招工者路邊排著齊刷刷長隊,如同開業迎賓,等待工人前來問詢。招聘隊伍中許多工廠老闆親自上陣,排隊招人。現場一位老闆稱,廠裡最多曾有百名工人,現在不到三十人,曾因人手不夠延誤了貨期。「現在工人挑工作,尤其是90後,想創業的心比較大,三點一線的生活難留人。」

廣州城中村招工難,包吃住90後都不願幹,招工方稱稱:眼下招工很難,開出萬元月薪都招不到人,年輕人怕吃苦,不願意來工廠製衣。一位老闆說,他連續跑了5天,好說歹說才招了2個人。眼看訂單期限一天天逼近,急得嘴上都起泡了。

走進附近一些家庭工廠,一些機臺都閒置已久,縫紉機機上都布滿灰塵。可以想見,工廠急需工人。

而前來應聘者稱,在這裡上班、工作不穩定、工時長、待遇等都是影響因素,有的上8個小時,有的上16個小時。製衣廠月薪過萬卻招不到工人,此話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但年輕人越來越少去工廠,卻是不爭的事實。有人指出用工荒的本質,實則是缺少熟練工和艱苦工種,而這兩類人群正是最能獲得超額回報的。 由工廠「招工難」反過來指責年輕人怕吃苦、不踏實,也有失公平。畢竟,實現充分的、高質量的就業,未必就非要進廠做工。作為純粹作為市場選擇的結果,實在很難說誰對誰錯。對招工難、用工荒,你有何高見?

相關焦點

  • 工廠老闆哭訴招工難,其實不是招工難,不要想著招廉價勞動力就行
    在一二十年前,是70後、80後的天下,那一輩人的優點就是特別能吃苦耐勞,因為他們大多都是農村出來的,沒上過什麼學,也沒什麼技術,所能做的就是進廠或者去工地,憑著力氣混口飯吃。所以工廠的工作對他們來說,其實是很好的選擇,雖然工作很累,經常加班,老闆還經常剋扣工資什麼的,但是為了養家,他們也只得忍著,因為出去了也沒有出路。
  • 工廠普工工資單曝光,網友看了後瞪大眼睛,我也去流水線做普工!
    引言:工廠普工工資單曝光,網友看了後瞪大眼睛,我也去流水線做普工!經過四十年的改革開放,在珠三角地區工廠林立,由於企業之間競爭激烈,很多規模較小的企業倒閉,大、中型企業乘機發展壯大、做強。企業做強後,其員工的工資待遇也相應地提高,以此激勵員工提高工作的積極性和生產效率。
  • 廠老闆吐槽:每天8小時,工資5千還嫌累,難伺候,網友回復亮了
    很多人都想到門檻低,還有那流水線上重複而又機械的工作。許多工廠也面臨招工難的問題,有廠老闆就吐槽:每天做8小時,工資5千還嫌累,難伺候,網友回復亮了。在工廠打工的小王說:現在的工廠,想要高工資就必須加班,不想加班,就拿不到高工資,哪有8小時,還能拿5000的工作?誰敢說聲嫌棄。
  • 實探廣州製衣廠招工難:技術工高薪難求 普通工不願太累
    該老闆手中的牌子上寫著「襯衣,8元」,這是他為製衣工人開出的價格。他說,因為難招工,所以許多製衣廠都選擇計件收費,多勞多得,以求吸引工人,但收效甚微。「他們比我們更挑剔。」「來往應聘的工人都很悠閒,先細細地將樣衣看上一遍,再討價還價一番,但凡有不合心意的地方便放下樣衣就走。」一位製衣廠老闆向記者抱怨,「他們想找的是那種錢多事少的。」
  • 為什麼現在很多公司,都留不住90後員工了?核心就這4點
    網上有句話很火:不要大聲責罵年輕人,他們會立刻辭職的,很多人都在吐槽一些90後員工的做法,現在的90後真的很猛:據說,這些人裡,有直接懟老闆效率低而辭職的;有教育老闆不要管太多而辭職的;那麼,為什麼現在很多90後員工這麼容易辭職,很多公司也留不住90後員工?
  • 想辭職,老闆不同意怎麼辦?
    小朱是做銷售的,在一家小公司,他的薪資也是底薪加提成,而且提成也是到年底老闆才給他核算。這讓他有時候生活起來特別拮据,所以他很想辭職自己去創業,但是因為銷售提成老闆一直壓著,就連他辭職的事,老闆也不同意,不讓他辭職,讓他特別的無奈,老闆一直拖著他,他整天其實也沒什麼心思去上班,工作起來也不是很積極。
  • 為什麼很多公司,留不住年輕的員工?老闆該反思這四點原因
    網絡上有不少人吐槽一些年輕員工的做法:不太願意受到束縛,會直接懟老闆後辭職;也可以因為要自由而辭職;更有人因為覺得老闆囉嗦辭職的。理由雖然千奇百怪,但都暴露了一個問題:現在很多公司都留不住年輕員工了。
  • 買了洗碗機流水線後,餐消老闆都後悔了?原來如此……
    對於一次性消毒餐具配送中心,用一臺合適的洗碗機流水線設備是必須的,這個不僅是響應國家要求還是為了餐消配送中心好。特別是對於餐消中心如果前期只用手洗而後期用洗碗機流水線洗的老闆們,他們肯定是只有一種想法!對不起,洗碗機我買的太晚了!後悔買的太晚了!這麼好用的設備應該一開始就用上才對啊!
  • 廣州製衣廠月薪過萬卻招工難!為何工資高卻留不住人?
    今晨,「製衣廠月薪過萬招工難」的話題被頂上微博熱搜。春節後,廣州製衣廠遇「招工難」。一名工廠老闆稱,廠裡最多曾有百名工人,現在不到30人,曾因人手不夠延誤了貨期。「現在工人挑工作,有時候藉口出去買瓶水,人就不見了。尤其是90後,想創業的心比較大,三點一線的生活難留人」。
  • 製衣廠月薪過萬招工難?務工人員講述招工的套路
    原標題:視頻丨製衣廠月薪過萬招工難?
  • 老闆總是留不住老員工,可能是犯了這幾個職場大忌!
    老闆總是留不住老員工可能是犯了這幾個職場大忌 員工流失率高,團隊不穩定,一直是各行各業老闆最頭疼的問題但已經入職很久的老員工頻繁離職,這就不能不說跟老闆有密切的關係了。老闆留不住員工,有主觀原因,也有客觀原因,我們先從客觀原因說起。
  • 開店創業|做個開小店的「大老闆」
    如今越來越多的上班族喜歡自由,迫切地想要自己創業;剛畢業的大學生找不到工作,也不得不自己創業;今年受新冠疫情影響,全球化的經濟危機,將導致大量人員下崗失業,只能自己尋找生路。這些人為了自身的發展,只能自己開店賺錢。美國人馬克·甘佛勒說過:「你不能靠薪水發財,靠薪水是發不了大財的。拿薪水的工作固然很保險,但是如果你想真正富有,你就不能只是工薪階層的人。
  • 半夜1點,我拒接了老闆電話!不好管的90後,才是真的懂職場
    在放十一長假的前一天,我和幾個合伙人聚會聊天,其中有兩個老闆朋友說到,現在他公司的員工大部分都是90後,但是真的太難管了,根本不怕領導,也不接受公司的任何畫餅,無組織無紀律的,不談夢想,只能用錢才能讓他們聽話。
  • 製衣廠月薪過萬招工難?工人:都是套路 淡季就開除
    原標題:製衣廠月薪過萬招工難?務工人員告訴你招工的套路春節後,製造業工廠開工,務工人員陸續返工。在廣州海珠區的鷺江村,因其是規模龐大的製衣產業聚集地,在節後匯集了龐大的外來務工人員。其中,又以製衣產業相關工種為主,比如裁縫、電剪、車位、中查、尾查、包裝等。之前網絡上曾傳言,鷺江地區的製衣廠招工,開出月薪過萬的優質條件,卻招不到工人。2月25日,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來到鷺江村,實地詢問招工人員與務工人員。鷺江村今年在體育場集中組織招聘活動,記者中午到達現場,人數並不多。
  • 創業要會玩,但賺錢後就想著去玩的老闆,也很難把事業做成功
    比如馬雲曾說要快樂工作,內涵就是讓工作變得有趣好玩,同樣一件事,我們是以玩遊戲的心態去做,還是以煎熬的心態去做,效果是絕對不一樣的。多少人上班如上墳,這種精神狀況對身心都是一種傷害,對工作本身也沒有什麼積極意義。所以,高明的領導者都擅於轉變團隊的態度,他們就算是在最不利的深谷之底,仍然是可以仰望到天堂之美。因為相信,所以看見。
  • 老闆開奧迪送貨經理當起傳菜員
    酒店餐館經理做起傳菜員「稍等一下,我把客人的菜上了再和你說……」2月3日,在黃記家常菜館,面對記者採訪,正在上菜的黃老闆說,春節前幾天服務員就辭職了,他開的是一個月1500元的工資包吃住,但是留不住她們。黃老闆的菜館有十來張桌子,店裡平時有七八個服務員,這星期都沒來,沒有辦法,只好把本來在家休息的老嶽母和寒假休息的女兒也拉來打下手當服務員用。
  • 一時創業一時爽,創業後才發現大多數老闆們上輩子是造了什麼孽
    想創業的項目有:開間小清新的咖啡店(額,東北幾乎沒有什麼咖啡文化)開一個手辦店,滿足自己的動漫夢(多虧我那個時候很小,後來電商衝擊,這樣的店真不適合生存)開個小書店,讓自己文藝小資一下(好多年後我才知道盜版書有多猖獗,想開這樣的店還能活下去,小資是不能了,店裡會擺滿練習冊和真題,考研參考書)大學畢業後沒有什麼錢,就老老實實的找了份工作,工作幾年後就開始有越來越多的牢騷,覺得打工不如自己創業當老闆的好
  • 「創業3年,收入不及打工1年!」一位創業老闆的自白
    她離開公司後是跟你合作呀?可是她不是從原來公司帶走了兩個大客戶嗎?老闆還氣得說要行業封殺她。」「是她,她帶走的大客戶就是到我公司來的。那時我想有生意做為什麼不做,這兩個客戶一年可以為我們創收一百多萬,再加上原來跟她工作的配合度不錯,我就讓她入股了。現在看來是一個重大的決策失誤,她能從原來的公司帶走客戶,就也能從我們公司帶走客戶,人的本性是難以改變的。
  • 農村老闆90元起家賣米線,如今一年收入300萬,創業經驗分享給你
    今天給你分享一個農村老闆的創業案例,如果你有好的單品,可以借鑑他的做法去經營。說不定下一個年入百萬的,就算你。在重慶渝北龍溪,有一個40來平不起眼的小店,名叫「李米線」。它的外觀,店堂布置等,在當街一排餐飲門店裡,都不出眾。可是一到飯點,這個小店真的是門庭若市,顧客排起長隊,熱鬧非凡。
  • 硬撐過疫情的製衣廠:海外網店爆單,還招到了大學生當流水線工人
    他們聲稱幫助製衣廠找海外客戶、開設門店等,實際上只給你推一些虛假的客戶,或者明明是免費註冊的網店,硬要收你一大筆費用。」花錢買教訓後,2018年,李晴最終靠自己的摸索,開起了美國亞馬遜網店。到今天,這家網點前前後後投入的運營費用,加起來足足四十多萬,每天還有固定的3000元引流費。「我們開廠子那麼多年,一直開一部十幾萬的小破車。我老公經常說,要不是燒錢開這個網店,他早開上寶馬了。」李晴笑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