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農村富裕了,人們紛紛在自家宅基地上建起了新房別墅。既然是樓房別墅,相應的,一些設備設施也自然而然被人們轉入了室內。比如,以前住平房的時候,廚房和廁所都在院子裡,民間俗語「上廁所 ,下廚房」就是因為廁所和廚房在院子裡的位置不同而久而久之被人們叫習慣了。轉入室內以後,可能時間長了人們就會逐漸遺忘這些民間俗語,而人們的生活習慣相應地也會發生一些改變。
在農村自建房中,廁所原來都在院子裡。現在人們建了樓房以後,廁所,也就是衛生間被挪到了室內。這對農村朋友來說,又出現了新的問題。那就是原來廁所在院子裡的時候,人們都是用的蹲坑,或蹲便器,而轉到室內以後,就可以像城裡人一樣安個坐便器。那麼到底是安裝人們習慣地蹲便器好,還是安個坐便器好呢?
一般來說,入鄉隨俗,既然建了別墅,住到別墅裡,不妨就在室內衛生間裡安上坐便器,觀感上好看一些,而且坐在上面要比蹲著舒服一些。可能一開始人們還是習慣用蹲便器,不過,這就像要把鞋子賣給一個從來不穿鞋子的地區的人們一樣,那裡的人們不穿鞋子,只是因為人們從來沒有穿過鞋子,沒有感受到穿鞋子的好處。坐便器也是一樣,人們只要用習慣了就會感受到用坐便器的好處。
而且,對於家裡有老人和小孩的家庭來說,由於老人年歲比較大,使用蹲便器顯然不如用坐便器對老人更合適。因為蹲得時間長了,可能很多人都有體會,猛一起來,會感到頭暈目炫,這對年老體弱的老年人來說,是極其危險的。因此老人使用坐便器要好一些。而對小孩子來說,使用坐便器也避免了小孩使用蹲便器的各種不適,比如小孩腿沒有那麼長,使用大人們用的蹲使器是會出問題的。
最後,衛生間設在室內以後,室內衛生間大多是處在封閉的環境裡,不如室外衛生間通風條件好,在室內方便完以後,衝水的時候,如果不蓋上馬桶蓋,細菌就會衝濺擴散到滿屋子裡,很不衛生。因此使用坐便器要好一些。
以上是坐便器和蹲便器的一些不同之處。當然,坐便器也有不方便的地方,那就是需要不斷地衝水,這樣屋裡才能保持乾淨。農村沒有專門的市政排水管線,需要自建化糞池,將衛生間排水排入化糞池內,這樣又要花一筆錢來建造化糞池。資金方面要比預算高出很多。
以上是關於農村房衛生間坐便器和蹲便器的一些問題,您是怎麼看的呢?歡迎在評論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