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絕大多數人在選擇表款的時候,首先考慮的一定是品牌價值。經常在網上看到有人問「什麼手錶品牌好?性價比怎麼樣?」然後熱心網友的回覆差不多都是千篇一律,給你搬一個不知道過時多久的所謂的「世界名表排名」。
以知名度去衡量品牌,可以嗎?舉個例子:天梭(Tissot)國內知名度非常高,幾乎無人不知。可它是什麼檔次的?是表圈裡的人根本就不屑於去提及的品牌(沒有貶低的意思)。以專櫃價格去衡量品牌,可以嗎?舉個例子:勞力士(Rolex)基本款售價5萬元不到,可它的質量及性能可以甩某些品牌的高價手錶8條街。
所以到底怎麼去判別哪些名表的品牌值得信賴或者它們真正的內在價值?唯一靠譜的辦法就是看國內二手錶回收市場行情!
由於名表品牌太多,篇幅有限,不可能每一個都講到,這裡小編就挑幾個值得說的(再次聲明本文就事論事,不含個人感情色彩):● 百達翡麗(Patek Philippe)PP其實真沒什麼好說的,無論是制表工藝還是品牌文化價值,獨佔鰲頭毫無懸念。但PP在國內二手錶回收市場中流通性還是受限的,不是因為手錶本身質量什麼的問題,而是公價實在太貴,即便是二手錶價格對摺,也很少有人玩得起。如果真的有經濟實力,建議入手一塊,因為這是一個可以一直代代相傳的珍貴藝術品。● 勞力士(Rolex)理論上說,勞力士的受歡迎程度在國內二手錶回收市場,甚至就國內一級市場來說,都無人可比。而且最主要的是,勞力士表保值程度最高,沒有之一。大家可以去網上搜一搜,凡是提及勞力士的,熱度都不會低。何為「一勞永逸」?有逼格、有質量,你還需要再買其它的表嗎?當然,勞力士也有被人詬病的地方。表款都非常相似,除了今年新推出的一款月相切利尼外,其它系列在外觀設計上一直沒有什麼太大突破。● 帝舵(Tudor)既然說到了勞力士,那就不得不提它的小老弟帝舵。帝舵雖然是勞力士的附屬品牌,款式也非常接近,但是它不享有勞力士任何的制表工藝技術,包括機芯。所以如果你特別喜歡勞力士的風格又苦於囊中羞澀,可以選擇帝舵。至少在勞力士的工業化標準下,質量還是有保障的。
● 江詩丹頓(Vacheron Constantin)VC是瑞系表的老牌子了,曾經一度活在PP的陰影下。本來想著誰都不願當「萬年老二」,或許VC會有些長進,但可惜的是,就近幾年的業內評價以及業績來看,它連第二的位置都保不住了。不是說VC現在虎落平陽,而是它處於一個下滑的勢頭已經成為了不爭的事實。● 朗格( A. Lange & Shne)不得不說,德國老大哥朗格憑藉LANGE 1系列打了一個漂亮的翻身仗。表款簡潔大方,貫徹了德系制表的實用性至上理念。精緻奇妙的德國銀機芯,也成為了朗格制表的標準配置與品牌象徵。就二手錶回收行業來說,朗格確實已經達到了一個新高度。● 愛彼(Audemars Piguet)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說得就是AP。二手錶回收中涉及到的AP表十之八九是皇家橡樹,而該系列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這個讓AP風光無限的表款,也可能會讓AP走向分崩離析的禁區。精工(Seiko)之前的Grand Seiko系列獨立就是一個前車之鑑。當品牌一個系列的影響力完全蓋過了品牌本身,你覺得最終結果會如何?
● 卡地亞(Cartier)& 寶格麗(Bvlgari)& 伯爵(Piaget)這3個品牌為什麼放一起?因為它們都是典型的「不務正業型」。卡地亞背靠大樹好乘涼,憑藉著歷峰一手營銷炒作,成功從一個珠寶品牌躋身為頂級名表行列,然而它的藍氣球和坦克系列也僅僅只是造型突出罷了。同理寶格麗,像這類以珠寶起家的,它們的表準確稱為「首飾」更合適。那麼伯爵呢?簡單點說就是「買鑽石送手錶」,大家自己領悟就好。● 理察米勒(Richard Mille)& 法蘭克穆勒(Franck Muller)如果說理察米勒是「當紅小鮮肉」的話,那麼法蘭克穆勒就是「過氣網紅」。前些年的時候,FM可謂風生水起,多少國際大牌明星為它站街。它的Crazy Hours跳跳表、Color Dreams彩色時標腕錶,都表現了極具創意與複雜度的品牌特色,可惜之後再也沒有了出彩的作品,一度沒落到中國專賣店全部撤櫃的囧境。而俗稱「富豪入場券」的RM也是以其標新立異的風格與超級複雜手錶造型設計聞名於世,成為了年輕富二代們的寵兒,大有當年FM的氣勢。至於能不能長久,還要拭目以待了。以上就是從國內二手錶回收市場行情角度談談關於個別名表品牌的價值,當然還有其它一些名表的資訊,大家可以密切關注我們今後發布的文章。
本文為御寺數字媒體事業部原創,轉載請註明來源,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