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佔傑博士,青島海爾生物醫療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海爾集團的一名創客。
海爾是一個持續創新創業的平臺,會讓具有創新力、自驅力、創業精神的人發揮價值。2001年,劉佔傑加入海爾集團成為一名創客。十多年過去,海爾生物不僅躍居成為國內低溫存儲龍頭企業,可圍繞用戶需求,提供-196℃至8℃全溫域範圍的生物醫療低溫解決方案;同時通過物聯網技術構建共創共贏的生態平臺,成功轉型為物聯網生物安全解決方案服務商,實現了從高端品牌到場景品牌再到生態品牌的蛻變升級。在踐行「人單合一」模式的過程中,海爾生物成功登陸科創板,成為青島市首家登陸科創板企業。
與海爾生物一同成長,劉佔傑在獲得2019年度青島市科學技術最高獎之前,已經先後獲齊魯傑出人才提名獎、國家科技進步獎1項、省部級科技獎12項;獲第三批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國家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國務 院特殊津貼、泰山學者攀登計劃專家等多項稱號。
從一個大學講師成長為掌握超低溫存儲技術的博士和上市公司的負責人,讀書、科研、轉型、創業,劉佔傑人生的每一個重要抉擇都踏對了時代的節拍,更重要的是選擇了海爾這個創業平臺。
「不安分」,大學老師做「創客」
劉佔傑博士作為一名大學老師,擁有了很多人羨慕的穩定、體面的工作。
按照常理,捧上了「金飯碗」,劉佔傑的人生似乎應該有了明確的道路:按部就班地在高校教書育人,年復一年地在他擅長的專業領域培育人才。可這樣的「常規路線」在2001年5月被打破了。
彼時,劉佔傑受到海爾集團創新創業平臺的啟發和吸引,毅然決然地放棄了大學老師的工作,在海爾這個「熱帶雨林」式的生態平臺上化身「創客」,開啟了創業之路。
在那個年代,中國的生物醫療超低溫產品完全被歐美和日本品牌所壟斷,中國科研工作者要花大量外匯去引進設備,劉佔傑博士帶領團隊打破國外壟斷,實現超低溫國產化。
2005年9月,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執行長張瑞敏首次提出「人單合一」模式,劉佔傑與創業團隊一起,開啟了以用戶為中心的自主科技創新和物聯網轉型之路。
「海爾集團為我們創業者提供了一個實現自身價值的平臺。」談及海爾生物的發展,劉佔傑表示,「人單合一」模式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讓我們從科研工作者轉變為創業者。
不怕苦,潛心鑽研打破國外壟斷
海爾生物在業內嶄露頭角,始於生物醫療低溫存儲設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但生物醫療領域對存儲設備的溫度要求極為嚴苛,技術壁壘較高,並被國外壟斷。為什麼海爾能夠成為中國第一個打破超低溫製冷技術國外壟斷的企業?海爾人單合一創業創新的精神起了非常關鍵的作用。
研發初期,團隊生產的超低溫冷藏設備用到了美國一家企業生產的專用壓縮機。眼看著設備成型,可以投向市場,海爾生物卻遭到了美國的「卡脖子」——對方以懷疑軍用為由,拒絕繼續提供專用壓縮機這一部件。
這件事不僅沒讓劉佔傑亂了陣腳,反而讓他迅速意識到,這不僅是團隊面臨的一次考驗,更是一個機遇。想要不再「受制於人」,必須抓住機會進行自主科技創新,真正打破進口壟斷。
「我們怎麼能在國際競爭中站穩腳步?必須依靠創新支撐,咬定目標自主研發。」劉佔傑這樣告訴團隊成員,也默默在心裡提醒自己。最終團隊通過製冷系統創新,採用普通商用壓縮機達到專用壓縮機所達到的低溫製冷效果。不僅降低了成本,更是徹底掌握了打破國外壟斷的關鍵核心技術,並獲得了該行業唯一的一個國家科技進步獎。
中國第一臺超低溫冰箱在海爾誕生,從此實現了進口替代,海爾生物一舉成為國內醫用低溫存儲設備規模化生產的先行者。
有了技術就有了底氣,隨後的十年間,海爾生物開啟了產業全球化之路,讓中國的超低溫存儲產品走進了歐美及「一帶一路」沿線在內的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海爾生物超低溫存儲技術為我國多項重大科研工程提供技術支持。海爾航天專用冰箱多次搭載神舟飛船被送往外層空間;超低溫冰箱搭載雪龍號科考船遠赴8000海裡之外的南極,搭載彩虹魚號載人深潛器到達一萬米深處的馬裡亞納海溝,實現了「上天入地出洋」。
不滿足,從技術創新到生態創新
面對物聯網時代的挑戰與機遇,在海爾集團「人單合一」模式和鏈群合約機制的指導下,海爾生物開啟了物聯網轉型之路。立足物聯網科技生態戰略,率先推動低溫存儲技術與物聯網技術的深度融合,海爾生物開創性地推出以物聯網血液安全管理、物聯網智慧疫苗接種為代表的綜合解決方案,支持中國臨床用血技術規範升級和疫苗管理升級,引領生物醫療產業變革。
可以說,在超低溫製冷技術研發和產業化方面,海爾生物已經「登峰造極」。沒有成功的企業,只有時代的企業。未來產品會被場景替代,行業會被生態覆蓋。在海爾集團的物聯網時代轉型指引下,海爾生物走向了物聯網場景、生態創新,從一個生產低溫製冷設備的電器公司成功轉型為物聯網生物安全科技生態品牌。
這也是為什麼劉佔傑一直強調,海爾生物登陸科創板,不僅是因為超低溫製冷技術打破國外壟斷和實現產業化,更是物聯網的生物安全科技生態帶來了無限的想像空間。
「人單合一」模式開啟了「人人皆創客」的新局面。劉佔傑博士就是這個平臺上的創客代表。
責任編輯:韓璐(EN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