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印象筆記更新了 8.0 版本,這次更新改動非常大,從交互邏輯到產品層級了個大換臉。不再突出文件夾和層級,首頁默認打開是筆記列表,底欄看起來是不是很像微博呢?
印象筆記的新界面更注重交互體驗了
此前印象筆記上新聞往往是負面消息,畢竟印象筆記這幾年一直發展不順。為了擴展業務,除了印象筆記之外,也開發過一些其他應用,比如做食物照片分享的「食記」,以及方便收藏網頁的「圈點」。但這些應用並沒能推廣開來,印象筆記已經在 2015 年放棄了「食記」,」圈點「也有一年多沒更新了。印象筆記也賣過周邊,比如賣背包、手寫筆、記事本,但這些周邊產品帶來的收益也十分有限,印象筆記在去年 2 月關閉了周邊商城。除此之外,印象筆記也多次裁員,去年關了 3 個海外辦公室,之前時任CEO Phil Libin卸任、中國區總經理離職,一切看起來都非常不樂觀。
印象筆記出過很多周邊,但現在已經關閉商城了
好在印象筆記及時調整了策略,去年印象筆記修改了收費策略——免費用戶只能同時登陸 2 個設備,而這在以前是沒有限制的。但實際上大多數用戶根本算不上什麼重度筆記使用者,不會用來做漂亮的圖表、也不會上傳各種 PPT、文檔到裡面,只是記錄一些文字而已,每個月也許連10M的空間都用不了, 2 部設備同步對很多用戶來說也足夠了。
這種把輕度用戶和重度用戶區分開的思路也好理解:既然你這麼需要多個設備平臺同步,那乾脆來買我們的會員吧。為了減小用戶的牴觸情緒,印象筆記也做了好一陣的會員優惠。目前標準帳戶平均每月 8 塊多,高級帳戶每月 12 塊多,相比尊貴的各種鑽石會員來說並不算貴。
收費帳戶相比限制免費用戶同步設備之前要便宜些
印象筆記的這種收費策略也符合現在的應用付費習慣——免費用也不錯,但付費能使用更多的功能、享受更好的服務。反例大概就是為知筆記了。去年 12 月為知筆記突然發通知說從今年開始,以後免費用戶都不能同步了,這讓為知筆記用戶面臨的選擇十分尷尬——要麼付費用,要麼就別用。畢竟一個應用如果不能雲同步,在如今這個移動網際網路時代,還有什麼競爭力呢?
為知筆記的一刀切收費引來很多用戶不滿
印象筆記的優勢在於穩定、可靠的同步,全平臺設備的支持,以及良好的應用體驗;而 OneNote 則在生產力上更有優勢,畢竟是跟 Office 一個爹,在編輯上的支持非常好;有道雲筆記有獨家的語音筆記;為知筆記能高亮代碼。筆記類應用在在功能性上不再趨同,開始注重自家的特色了。
但印象筆記的改變能否奏效還得看用戶是否買帳。雖然中國網際網路今日的繁榮靠的就是免費模式,但現在免費模式已經不適應所有的網際網路產品了,坐擁大量用戶卻面臨經營困難的公司也不在少數。限制免費用戶的體驗、專注於為付費用戶提供更好的服務,這也是這些工具型應用為了生存做出的無奈之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