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與人交往的最好狀態是兩字

2020-12-18 情感研究所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妮夏 ,ID:nixiavip】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人在小時候完全憑自己的意願選擇身邊的群體,所接觸的人以舒服為導向,讓自己舒服就親近,讓自己難受則遠離,這是最原始的與人交往法則。

只不過後來隨著所謂的「人往高處走」這樣的處世之道,逐漸把最初的人生觀、世界觀顛覆,變成了以利益最大化的牽引,即便違心,也會努力說服自己接受新的環境、新的相處模式。

人的經歷是一個從弱小到強大的過程,最初被世俗捲入洪流,被人情世故挾裹,後來逐漸有了抗爭和反擊的能力,這就是人生的中年。

經過半生浮沉,終於進入了可以自己做主的階段,卻又迫不及待的返璞歸真,回到最初的樣子,就好像返老還童,嚮往自由自在的心理變得無可阻擋。

時常感到心身疲憊的中年渴望不再受束縛,進入中年後連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都只想維持簡單的關係,最好以舒服為主,不累的相處,才是內心最渴望的方式。

貌似進入大徹大悟的中年人,之所以選擇簡單的關係,是因為半生的親身體驗,明白了這些關係的意義所在。

人到中年,與人交往的最好狀態是兩字——舒服。

PART1、好的人際關係,不需用力維護

很多年前歌手孫楠唱過一首歌叫《不見不散》,裡面有句歌詞是這樣唱的:「是你的想跑也跑不了,不是你的想得也得不到。」

聽起來很像現在說的「佛系」,但其實有點年紀,尤其是到了中年的人都知道,人情世故,的確如此,很多關係順其自然就好,不必費心,無論是愛情友情,都是這樣,用力維護的往往容易失去,太過用力更會適得其反,反而不需用力維護的,才是最堅固的感情。

在所有的人際關係中,許多老朋友可能一年到頭從不聯繫,有的甚至幾年都不聯繫,但只要見面,不會顯得生疏,也不會心存隔閡,大家還是能肝膽相照,赤誠以待。

相反,那些費勁心力,每天都要打電話問候、節日都要刻意祝福、每一個聚會都要倍加珍惜的,才是真的脆弱,可能只要不聯繫,就會杳無音信,再無交集。

經過半生的苦苦維繫,中年後的人都會看到,有的關係儘管苦心經營,但不見得有用,因為需要用力去維護的關係,患得患失,關鍵時刻都是無法指望的。

既然費了那麼多心血去經營,到頭來都百無一用,又何必強迫自己做不願意做的事呢?

PART2、用力維繫的關係,早晚會垮掉

很多人喜歡說自己沒有朋友,因為在他的內心,更明白人與人相互之間不過是利益的取捨,就像那些從事商業活動的人所說的:「在商言商,大家都只是利益的關係,千萬不要和友情混為一談。」

在各種社交關係、感情傾向中,往往需要一個緩衝和一個中間值,這可能包含合作關係的利益依存,也有一定的「日久生情」,並非通常所說的「公事公辦」那麼簡單。

但這種關係都是需要頻繁的互動、共同利益的牽扯而被左右的,只要沒有合作的共識、沒有利益的共同期許,就會陌如路人,這就是人生很多時候需要用力維繫的關係,因為和自身的發展緊密相連,即使想抗拒,也無法真正排除。

但自然發展規律從來都是「花無百日紅,人無千般好」,任何利益都存在著衝突,用力維繫的關係,早晚都會垮掉,用新的關係,取代舊的關係。

PART3、人到中年,與人交往,舒服是關鍵

由陳寶國等人主演的電視劇《老中醫》,就將人情世故、社會關係演繹得非常真切。陳寶國飾演的翁海泉是一個醫術高超的中醫,在行醫途中突然病倒,被路上老沙頭所救,二人遂成為知己。

以翁海泉的名望,完全可以靠自己的醫術醫德位居上海名流,但生性坦蕩的翁海泉反而拒絕了許多達官顯貴的接觸,只和老沙頭這樣心無城府的人相交,體現了自己與人交往,以舒服為主的做人品格。

如果每一個到了中年的人,都能真正做到與人交往,以舒服為出發點,那的確會省去許多煩惱。

結語:

任何選擇,忠於自己的內心意願,不違背內心,是最自然的事,除非為了某種目的和巨大利益,通常而言,人都會遵從自己的內心意願,以舒服為主。

如果人生在世,所有的出發點都是以順其自然、不違背內心為主,可能人會活得很輕鬆,摒棄活得是否精彩、是否有價值、是否算成功,遵從自己的內心,中年人的交往就會簡單得多。

相關焦點

  • 人到中年,與人交往時要用好這幾張「底牌」,避免惹禍
    俗話說:人到中年萬事休。一個人到了一定的年紀,就成家立業了,身上的負擔就越來越重了。這時候,人生不能出任何亂子,否則會導致自己生活窘迫,甚至出現惡性循環,導致人生不得不重頭再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到中年,最怕交錯朋友。萬一遇到心腸歹毒的朋友,就會帶來很多意想不到的麻煩。因此,人到中年,與人交往時要用好以下這幾張「底牌」,避免惹禍。
  • 人到中年,夫妻生活最好的狀態是什麼?這對結婚10年的夫妻告訴你
    如果你有故事,就來找我點擊上面的「關注」,為你解決情感難題作者:愈姑娘原創作品,抄襲必究01人到中年我想很多人的婚姻都處在這個狀態,但是這樣的狀態下婚姻就像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如果你問我,人到中年,夫妻生活最好的狀態是什麼?我想跟你講一對結婚十年的夫妻的故事。妻子和丈夫相識於微時,彼時,他們年方25。妻子在一家公司做會計,丈夫是公務員,兩個人都是兢兢業業為生活奔波的人。或許是相同的磁場,讓兩個人走到了一起,這一走就是十年。
  • 人到中年,要想生活平安喜樂,最好不要聯繫這幾種人
    到了中年之後,相信很多人都已經結婚生子,要麼經歷了許多恩怨情仇。中年人的性子大多都已被生活磨平了稜角,變得不衝動,凡事也會瞻前顧後,再也沒有年輕時的毛躁。人到中年,無論之前發生了什麼,浪費了多少時間,錯過了多少機會,但是步入中年之後,就一定要開始珍惜時間,珍惜生命。
  • 人到中年,離婚女人後半輩子最好的狀態,無非就以下三點
    多數人在步入婚姻之前,都幻想著能一生一世一雙人,但這其實就是理想狀態下的婚姻。現實的婚姻通常都要經歷很多曲折,兩個人在這些曲折中能不能安然走到最後就是一個未知數,尤其是在步入中年以後,很多夫妻都是湊合在一起生活的。
  • 心安是福,人到中年最好的生活狀態,有這四個,你有幾個?
    當我們厭倦了生活,就會懷疑活著的目的和人生的意義;然而生活無處可逃,只有不斷調節自己的心態,讓自己得到最好的休息,人生才會吐故納新,繼續前行,人到中年,最好的生活狀態,是有這「四安」,你有幾個?一、心安。
  • 人到中年,人際關係方面,需要「以貌取人」
    經過學習成長,在社會上這些年的摸爬滾打,讓我懂得了,人不可貌相是對的,但與人交往中,如果你想不斷地往積極的美好的方向發展,就需要對你交往的人進行甄別,這時就需要「以貌取人」。特別是人到中年,人際交往方面,就應該「以貌取人」。
  • 《白巖松的人生哲學》:人到中年,最該擁有的狀態
    有人說,人到中年,十有九悲,悲悲喜喜是每個成年人的現狀,作為下半生開端的中年,又豈能停滯不前,甘於落後。人生下半場,只要保持良好的心態,做好自己的規劃,才能開啟不一樣的精彩。《白巖松的人生哲學》告訴我們,人到中年,仍然銳氣不減,壯心不已,才是中年人最好的活法。1、人到中年,要有重新出發的心態白巖松希望自己70歲的時候,會教出兩百多個學生,他們完全可以忘記我,但卻是中國新聞界最優秀的人才。
  • 心理學:人到中年,這四種最好泛泛之交的朋友,千萬別動真格!
    人到中年,是人生的一個分水嶺。當一個人有了足夠的閱歷和人生經驗後,對人情世故自然就有了透徹的理解。或許在之前,你自覺有許多的朋友,但到了此時,你該清楚的知道,有些人是你的莫逆之交,而有些人卻只是酒肉朋友。人到中年,四種最好泛泛之交的朋友,千萬別動真格!
  • 人到中年,和異性關係再好,也要做到四個字
    情感美文 首發 原創不易 抄襲必究 有人說,在所有的人際交往中,男人與女人之間的交往是最難把控的。因為在異性交往過程中,想要維持在特別純粹的友誼狀態是特別困難的。
  • 人到中年,隨遇而安是一種很好的生活狀態
    「活得糊塗的人,容易幸福;活得清醒的人,容易煩惱,這是因為,清醒的人看得太真切,一較真,生活便煩惱遍地;而糊塗的人,計較得少,雖然活得簡單粗糙,卻因此得了人生的大滋味。」人生在世,就不要活的太過的通透,明白的太多,也是自尋煩惱。有些事看破不說破,假裝不懂就過去吧,生活的快樂才會更多。
  • 人到中年,清淨是福,五個容易惹禍的地方最好就別去了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誰都活得不容易。俗話說:「簡單就是幸福。」中年人要學會做減法,遠離是是非非,才能集中精力和時間去賺錢,提高家庭的幸福指數。人到中年,儘量遠離以下「五個地方」,遠離禍事。禍事少了,福氣就來了,家庭就安寧了。
  • 心理學:人到中年,最好的心態是敬畏生活
    文/唐若唐若心學原創作品,違者必究人到中年,最好的心態是敬畏生活。年輕時候的意氣用事,到了中年,方才認識到人世間萬事萬物的真相。人到中年,用敬畏的心態去面對生活的風風雨雨,這樣的你才會越活越智慧與通透。
  • 人過中年,最好的生活,就是隨遇而安
    很多人都說中年是人生魅力最凸顯的時刻,前半生的一切努力的結果在中年都會顯露出來,其實想擁有好的生活並不能全部都看前半生的努力,也要看一個人的心態。到了中年,最好的生活狀態就是隨遇而安,對於生活中的一些突發狀況,不悲不喜,這樣才能讓自己感受到平凡的幸福。有些人的生活中一旦發生了一些變故,他們就會承受不住壓力,從而把自己逼入絕境。這樣為難的對象只是自己,他們去抱怨生活的不公,認為自己不幸福。
  • 心理狀態決定人與人的交往方式
    以交往的情感狀態劃分:社會生活中,每個人對交往的需要、動機、興趣不同,加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氣質與性格,交往時人的情感自然便會產生差異。心理學根據人與人交往中產生的情感特點,將交往分為四種類型:01 自卑型情感交往交往時由一種輕視自己、缺乏信心、懷疑自己能力的情感所支配。自卑產生的原因多因長相不如人(如自慚形穢) 、工作不如人、學習不如人、生活不如人、經濟不如人等。
  • 女人到了中年,想要「活得輕鬆」,就要狠心拒絕與這3種人交往
    生活是一個圈子,總是會遇到許多人,有些人對你影響很大,甚至成為你終身的伴侶,有些人或許只是個過客,揮揮手離開,不帶走一片雲彩。所以,人要學會分清親疏內外,將自己有限的精力,分給對自己重要的人,而對於那些不值得交往,不值得付出的人,要懂得遠離。
  • 人到中年,別在人前顯擺這3樣東西,自以為有面子,其實很幼稚
    人到中年,別在人前顯擺這3樣東西,自以為有面子,其實很幼稚人到中年,既然活了大半輩子,那就必須知道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年紀也不小了,不管是做人還是做事都應該成熟一些。如果你還是那麼喜歡攀比,喜歡炫耀,只會被人看不起,讓人覺得你特別的幼稚。時間長了,試問誰還會和你交往?人緣越來越差,成為他人的笑柄。所以說,人到中年,別在人前顯擺這3樣東西,自以為很有面子,其實顯得很幼稚,甚至讓人覺得反感。一點自知之明都沒有的人,試問將來又怎麼可能成就大事呢?更別說功成名就了。
  • 「人到中年的你,請務必牢記,有三種人不可交」
    萬千人海裡,幸好遇見你。點擊右上角「關注」,你的心事有我願意聽。俗話說,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人到了中年,就要看清周圍的人和事,別整天跟一些不三不四的人瞎混,這樣不僅會降低自己的生活質量,還會讓人看輕你的自身素質,認為你是一個不值得交往的人。那麼人到中年,務必要記住,哪幾種人不可交呢?
  • 人到中年,交友五原則,別再隨心所欲了
    但是到了中年,你還不知道交友的原則,那就會對你的工作和人際交往帶來很大的影響。一、不損人---就不會給自己帶來麻煩你損別人,別人一定不會放過你。雖然表面上對你可能不管不問,但你敢保證他背後不對你做小動作嗎?明面上的損人,給人帶來的傷害遠不及暗地裡損人帶來的傷害大。
  • 人到中年,判斷一個人是什麼性格,看她的頭像大多能知曉
    人到中年,判斷一個人是什麼性格,看她的頭像大多能知曉:個人照片若一個女人到了中年還是選擇把頭像設置成自己的照片,那麼這樣的人多半是自信的。其實,女人到了中年,顏值幾乎都在走下坡路,逆齡生長的情況並不常見。
  • 人到中年,為什麼還會對人際關係情有獨鍾
    人際關係對於職業生涯的發展有著特別重要的影響,要不然人到了中年,也不會對人際關係那麼的情有獨鍾。所以人到了中年在職場上就會特別的看重人際關係,其實也就是為了自己的成功!二、可以讓自己不那麼辛苦---外在因素可以解決的事情,儘量別去費勁做任何事情都是需要方法和技巧的,雖然埋頭苦幹,有時候也能解決,但是你不得不為此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和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