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媽圈流傳著這麼一句話:「月子之仇,不共戴天。」
小慧的婆婆前幾天不小心摔倒,導致小腿骨折,手術後準備出院。老公覺得自己家住電梯房比較方便,正好女兒剛考上大學去了外地,家裡也有地方,於是想將母親接過來照顧直到恢復。可是,小慧堅決反對:「把你媽接過來我就搬出去!月子裡她是怎麼對我的我可是還記著呢。」
小慧的老公非常不理解:「不就坐個月子嗎?都快過去20年了,還這麼計較這不是找事嗎?」
很多男人不理解:為什么女人可以把月子裡的仇記一輩子?那是因為你從未生過孩子,沒坐過月子,沒在最脆弱的時候接受別人的打擊。
對女人來說,月子裡別人對自己的態度可以讓她記一輩子。
因為女人這輩子最大的關口恐怕就是生孩子,生孩子、坐月子的過程好像永遠都記憶深刻,不管多大年齡想起那些事情還是歷歷在目。
現在大多數的女孩,從小沒做過重體力活,沒經受過身體的疼痛,生孩子就是有生以來最大的痛苦,是從身體到心靈的一次巨大考驗,不僅身體變化大,精神也很脆弱,特別需要家人的支持和安慰。
有人說:看女人嫁得好不好,一是看產房外面丈夫和婆家的表現,二是看坐月子他們對你如何。
只要在這些時候他們擔憂你的身體,細心照顧你,自然是真心對待你,以後待你也不會差;如果只關心自己的孫子,忽視你的身體狀況和感受,可能你在他們的心裏面並沒有佔多大位置,平時相處起來更不會照顧你的感受。
聽兒媳婦們吐槽對婆婆的怨氣,多數都是從坐月子開始的:
我剖腹產,拔尿管後醫生讓我下床多走動,我肚子痛的「哎喲喲」,起床上廁所沒力氣起不來,讓婆婆幫下忙,她竟然說:「生個小孩不就象拉硬屎一樣,有那麼痛嗎?我生三個了,別給我裝!」氣的我當時眼淚直流。
小慧嫁在小城的一個殷實之家,婆婆有一對胞胎兒子,小慧嫁的是老大。結婚後,小慧跟全家人一起住在四上四下的二層樓裡面,倒也其樂融融。
小慧生孩子時難產,從陣痛到生產,整整折騰了兩天。
當她被陣痛折騰得死去活來時,婆婆在旁邊跟其他陪床的家屬大聲說笑,這讓小慧有點不爽,但是又不好說什麼。
孩子好不容易生出來,是個女兒,婆婆的臉立馬就拉下來。
第二天,自己的媽媽過來探望,婆婆跟媽媽直言不諱地說:「我生了兩個兒子,現在你女兒打算要給我們絕後啊。」
小慧聽見,眼淚直流,雖然表面上沒直接懟婆婆,心裡可是恨死她了。
月子裡,婆婆自然伺候得不上心,不用說月子餐了,三餐跟大家同時吃,從來沒給她單獨給她做一點。時不時地還要甩個臉子給小慧看。跟老公嘟囔幾句,老公認為是她多事。
小慧下定決心搬出去住,老公自然不同意。為此,小慧軟的硬的都用了,直到老公妥協,在外面租了個小房子搬了出去。
搬出來之後,小慧很少回婆家去,基本只是在年夜飯那天回去吃頓餃子。
不用婆婆帶孩子,小慧只能從單位請長假自己帶。經濟收入減少,一個人帶孩子的辛苦,讓小慧的日子過得很是艱難。
婆婆那時還年輕,再說家裡還有個兒子,對小慧的做法不置可否,從金錢到力氣從不開口幫她。
小慧沒辦法,撐到女兒兩歲多一點就把她送到幼兒園,自己又回公司上班。
雖然一個人帶孩子很累,但是精神自由自在,小慧還是很知足的。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小叔子結婚後也生了個女兒,這讓重男輕女的婆婆無法接受。
因為小叔子兩口子都是公務員,不能生二胎,於是,婆婆低三下四地去求小慧再生一個。
月子裡的仇小慧哪能忘?但她忍住沒提,只是問婆婆:「要是再生一個女孩怎麼辦?」
婆婆竟然說:「你懷孕4.5個月的時候去檢查一下,是個女孩就不要了,重新再懷。」
說到底,小慧在婆婆眼裡就是個生育工具而已。
這次婆婆摔斷腿,老公要求小慧照顧,小慧堅決拒絕,沒有迴旋的餘地。
其實,這麼多年,小慧早就知道了:婆媳之間的矛盾,歸根結底是因為老公的不作為。
如果她在醫院生孩子時,陪伴的人是老公,而不是婆婆,她可以在忍受疼痛的時候發洩一下,心理上會好受一點。而老公卻忙著為所謂的仕途加班,顧不上陪伴她。
如果老公在婆婆嫌棄她生了個女兒的時候,來安慰她幾句,她的氣會下去一大半。 而老公顯然站在婆婆那一邊。
如果在她月子裡面,老公能夠請幾天假好好照顧一下她,關照一下她的感受,她也不至於記恨這麼長時間。
婆婆不是媽,中間的關聯全靠男人這個「雙面膠」,粘合得好則家庭和睦,粘合不好難免相處有隔膜。若中間產生衝突,毫無血緣關係和感情基礎的雙方,肯定會產生傷害。
因為生孩子,女性體內的激素會產生很大的變化。不論平時多麼堅強和獨立的女性,在懷孕生子後都會經歷不同程度的敏感、焦慮階段,特別期待別人的理解,如果家人不但不理解,還冷嘲熱諷,心裡肯定會產生芥蒂。看看有多少女性因為生子後患上抑鬱症,就知道這個階段的女性是多麼無助、多麼需要呵護了。
作為婆婆的兒子,妻子的老公,即便不能把所有的誤會和矛盾處理妥貼,至少能夠早發現問題早處理,避免雙方相互傷害,落下終生難解的月子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