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何以解憂?唯有杜康。」可因為商標雷同上了法庭,「杜康」也挺煩惱;幼兒園起名「小清華」,清華大學當然不同意……
2020天津智慧財產權宣傳周
天津北方網訊:「何以解憂?唯有杜康。」可因為商標雷同上了法庭,「杜康」也挺煩惱;幼兒園起名「小清華」,清華大學當然不同意……在第20個世界智慧財產權日來臨之際,天津市高級人民法院昨發布天津法院智慧財產權司法保護白皮書及典型案例。2019年,天津法院新收各類智慧財產權案件6910件,審結6397件,同比分別上升39.54%和45.06%。天津法院全面加強智慧財產權司法保護,進一步優化尊重知識、尊重創新的法治環境。
案例一
兩家「杜康」對簿公堂
在「洛陽杜康」訴「白水杜康」侵害商標權糾紛一案中,兩家「杜康」的歷史淵源很深。20世紀70年代,伊川杜康與白水杜康分別生產杜康酒,均未註冊商標。後經相關部門協調,伊川杜康獲準註冊「杜康牌」商標,兩家企業共同使用。1993年,經國家工商局協調,伊川杜康仍持有「杜康牌」商標,允許白水杜康公司註冊帶有地名的杜康商標。1995年,白水杜康公司申請註冊了「白水杜康」商標,後伊川杜康被洛陽杜康公司收購。前不久,本市市場監管委在某超市查處了白水杜康公司生產的產品,瓶貼上使用的「白水杜康」標識字號不統一,「白水」小而「杜康」大,為此,洛陽杜康公司以侵犯商標權為由起訴。
本案系特殊歷史原因致商標共存而引發的商標侵權糾紛。一審法院認為,白水杜康公司主觀上沒有攀附洛陽杜康公司涉案註冊商標知名度的故意,白水杜康公司使用「白水杜康」時「杜康」「白水」文字大小不一,不構成侵權,最終判決駁回洛陽杜康公司的訴訟請求。二審法院多次開展調解工作,力促雙方達成和解,白水杜康公司承諾不再使用「小白水、大杜康」的樣式。
案例二
清華被幼教機構「搭便車」
在清華大學訴天津市津南區小清華雙語幼兒園侵害商標權及不正當競爭糾紛案中,清華大學主張,其享有「清華」系列商標專用權,被告在其微信公眾號上以小清華幼兒園、小清華文化藝術培訓中心名義對外招生及宣傳推廣,其行為構成商標侵權及不正當競爭。
法院認為,被告未經許可在經營中使用「清華」二字,與清華大學的註冊商標構成使用在相同服務上的近似商標,易使公眾誤認為系清華大學授權其所為,或者對被告與清華大學之間存在關聯關係產生誤認,其行為構成對涉案註冊商標專用權的侵害,依法應當承擔停止侵權、賠償損失的民事責任。
目前,一些民辦教育機構借用知名院校名稱及商譽,「搭便車」情況時有發生。本案的審理既維護了原告的合法權利,又兼顧了被告的經營實際,合理平衡了雙方利益,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案例三
玩家靠外掛非法獲利
在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等訴洪某不正當競爭糾紛案中, 一款名為《地下城與勇士》的格鬥網路遊戲,由韓國某公司獨立開發,原告在中國大陸運營,原告的《騰訊遊戲許可及服務協議》中明確禁止玩家使用各種非法外掛。被告先後創建5個QQ聊天群,其在聊天群中以圖文形式向群成員宣傳其組團帶打服務、收費標準、付款方式。證據顯示,除以遊戲幣方式獲取的收益外,被告自2018年6月15日至2019年1月20日經由微信、支付寶途徑獲取組團帶打收益即達322404元。
法院認為,被告明知禁止使用非法外掛,仍違規利用外掛程序獲取較為可觀的收益,其行為不僅侵害了原告的合法權益,也侵害了涉案遊戲普通玩家的消費者合法權益,破壞了正常的遊戲環境和秩序。鑑於被告已停止被訴行為,法院判決被告賠償原告經濟損失及合理開支90萬元並消除影響。
本案是關於網路遊戲外掛使用行為的新型不正當競爭案件。本案的審判,對於維護遊戲運營者合法權益與遊戲市場秩序具有積極作用。(津雲新聞編輯劉穎)
【來源:今晚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