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指出,發揮大企業引領支撐作用,支持創新型中小微企業成長為創新重要發源地,加強共性技術平臺建設,推動產業鏈上中下遊、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由重慶市經信委主辦、市中小企業發展服務中心承辦、市中小企業科創協會協辦的2020年中小企業智能化改造專題培訓班12月2日至5日在重慶新時空計算機培訓學校渝北校區舉辦,此舉旨在貫徹五中全會精神,助力中小企業智能化改造和高質量發展。
智能化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影響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對於製造業企業而言更是如此,中小企業如何依託智能化改造提升自己的發展空間?智能化改造中面臨的問題如何解決?在本次專題培訓班上,來自重慶交大、郵電大學、天風證券、精耕諮詢等單位的揭京、郭長旺、王彪、高錫榮、袁泉、陳興宇、劉志浩、杜小林等8位專家,將分別從後疫情時代民營企業的商業模式轉型升級、激發組織活力的績效與激勵機制、企業勞動法律法規風險解析、數字經濟時代的「雙創」機遇與挑戰、企業信息化頂層設計與應用、大數據背景下的稅務管理與籌劃、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介紹、企業數位化與產業數位化建設思路等方面為學員們進行培訓。
本期學員趙奇在一家發動機公司擔任信息化室主任,他認為這次專題培訓對自己幫助很大,可以系統地掌握智能化改造前沿領域的動向。當然各個企業還會根據自己的實際加大對智能設備的掌握和熟悉程度,「軟體解決的是信息流程的問題,機器人和傳感器解決的是實操問題,智能化最大的好處不僅降低成本,還能更好地控制產品質量。」
據市經信委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對最新政策、數位化轉型的背景、智能化數位化技術基礎、智能化賦能經濟轉型及案例、大數據時代下的組織重構與管理、網際網路+新營銷模式打造與品牌創新的學習,不斷提升我市中小企業適應智能化發展的水平和能力,加快轉型升級步伐,自覺調整產業結構,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不斷提高企業競爭力。
除中小企業智能化改造專題培訓班外,按照市經信委2020年中小企業、民營企業領航人才培訓安排,我市還陸續舉辦了中小企業經營管理領軍人才培訓班、領軍人才「專精特新」專題培訓班、領導素質提升培訓(重大)班、中小企業經營管理人才綜合能力提升(清華)班、中小企業支行監測分析培訓班、中小企業雲上平臺培訓班、數字經濟下的產業模式與價值創新(重大)班、新經濟時代下轉型升級與盈利模式創新培訓班、微型企業的創立與培育培訓班、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能力提升培訓班、融資能力提升專題培訓班、專家進園區進企業現場診斷輔導等助力中小企業、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活動。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陳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