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一家室內恆溫遊泳池。
泳者跟著感覺走
據了解,建造一個檔次較高的恆溫遊泳池,建造費用投入至少數百萬,還不包括水電、人工和藥水等費用。因其收費較高,且不受天氣影響,能夠常年開放,所以收回成本也較快。
記者走訪發現,武漢的恆溫遊泳池大致可分為三大類:酒店內設泳池、體育館對外開放泳池、小區會所泳池,其環境、設施參差不齊,價格、差異也較大。
如高雄、禧邦可、香格裡拉這些酒店類恆溫泳池,辦卡消費少則三、五千一年,多則兩萬元,按次消費約每人50元到150元不等。
日前,記者走進高雄酒店的遊泳池,一股濃烈的氯氣味撲鼻而來且持久不散。記者看到,前臺張貼有當日泳池的餘氯含量,上午為0.5mg/L,下午為0.4mg/L;PH值為6.5—7.8;室溫為25℃—27℃,水溫為26℃—28℃。
據一工作人員介紹,泳池為25米×12.5米,水深1.2米到1.7米不等,定期對泳池進行整體換水,整體換水一般需要2天,清洗消毒需要一天。為此,他們每天凌晨便將池底的沉澱物與池面的漂浮物抽掉,約佔池中水量的五分之一,每天清晨6時前,將鍋爐加熱的熱水抽上來,到冬天每天需要抽兩次,以保持水溫。
剛遊完的張爹爹介紹,他是這裡的常客,主要是為鍛鍊身體,兒子為他辦了年卡,平均每星期會來三四次,感覺這裡的環境還不錯,就是排風不是很好。
當記者詢問對泳池的水質、餘氯、排汙了解多少時,張爹爹笑著說:「我哪曉得有那些,就只看得到水池還蠻幹淨,水溫也可以。不過,要是每個遊泳館都要相關標準的告示牌,那樣就讓人蠻安心的。」
記者走訪了幾家酒店內設的恆溫泳池發現,泳池溫度、餘氯、排汙等情況與高雄酒店介紹的差不多。體育館對外開放的泳池與酒店內設泳池相比而言,有價格上和設施上的優勢,更加親民。像英東遊泳館,館內分別有一個池深1.5米和2.2米,面積25×55平方米的標準泳池,每個泳池還配有三四名救生員,大部分是退役後的運動員,持有武漢體育局頒發的救生員證。
入池需持健康證?
大多泳者搖頭不知情
《湖北省遊泳場所管理辦法》第十條明確規定:「人工室內外遊泳場所必須嚴格實行健康合格證明制度,無當年健康合格證明者,不得接納其入水遊泳。」
那麼這項規定在恆溫遊泳池內執行得如何呢?記者來到高雄酒店遊泳池,以一名普通顧客的身份表示辦理會員卡,當記者詢問是否需要健康證時,一位工作人員表示需要本人的健康證。
王先生攜妻女一家三口前來遊泳。王先生介紹,去年6月5日,他辦卡時,對方並沒有要求他們提供健康證。對此,該工作人員解釋,當時,正值夏天,吳先生一家來辦理會員卡時人太多,來不及詢問。
記者隨後又走訪了武漢體育館、華氏百貨、十二中、禧邦可等9家恆溫遊泳場館,結果不容樂觀。絕大多數遊泳人員並不知道要持健康證進入泳池,而相關遊泳場所的工作人員也並未要求或者查看遊泳者的健康證。
恆溫泳池監測存空白
去年8月,武漢市衛生局就對武漢市遊泳池水質情況進行了抽檢,當時有9家未能合格。遊泳愛好者冬季多選擇在室內恆溫遊泳池遊泳,相較露天遊泳池而言,室內恆溫遊泳池的衛生要求應更高。大多數恆溫遊泳池為保證室內溫度適宜,多為封閉空間,僅通過排氣系統來換氣。如果恆溫遊泳池衛生條件不達標,將為冬季遊泳愛好者的鍛鍊埋下健康隱患。
如何保證水質?高雄大酒店泳池一工作人員介紹,遊泳池營業時間是早上6時30分到晚上9時30分,一般等晚上客人清場後,工作人員就開始忙碌。他們將水池的雜物用泵吸收,將水進行化驗,對水進行過濾消毒,還有的用沙缸對水進行循環過濾,並通過排水孔更換五分之一的水。每天有專門化驗人員對水質進行化驗,然後根據化驗結果投放消毒劑。
今年50多歲的胡先生,他經常到香港路附近一家泳池鍛鍊,剛開始只是帶一個泳帽就可以了,可不久後便發現,每次遊泳後眼睛總是紅紅的,不得已後來便自帶了一個遊泳鏡,但有時皮膚還是感到不適的症狀。胡先生介紹,因價格便宜,他對泳池的水質也擔心。
對此,一位業內人士透露,泳池換水成本很高,僅僅水費、抽排水及對池子消毒就需要數千元,還不包括鍋爐加熱與人員管理費用。因此,不少泳池為減少開支採取加大消毒劑的投放量,致使遊客眼睛及皮膚受到刺激。
據了解,遊泳池常見檢驗項目有:PH值、細菌總數、大腸菌群、尿素、渾濁度、游離性餘氯。因此,消費者在選擇恆溫泳池時,應弄清泳池各項指數是否達標,避免到衛生條件差的泳池遊泳,以防感染各種傳染病。不過多數遊泳者對此並不知情或是沒有在意,只是憑著自己的直覺進入泳池,如池水是否清亮,空氣中是否有異味等。
探訪九家泳池
僅兩家公示檢測結果
記者在走訪武漢9家恆溫泳池發現,僅洪山體育館英東遊泳館和禧邦可健身廣場遊泳池在泳池入口設有水質公示榜。據泳池工作人員介紹,泳池有水質處理隊,通過水質抽檢,在夏季每天三次公布檢測結果,其餘季節每日兩次公示。
英東遊泳館還在泳池入口安排醫務人員,觀察入池者是否患有紅眼病、皮膚病等傳染疾病。記者在泳池入口看到寫有 「凡患有肝炎、心臟病、皮膚病、發熱等患者嚴禁入池!」的特別提示。
當問記者在多家泳池問及工作人員消毒藥物的具體名稱時,對方均以專業藥物或不清楚答覆記者。不過多家遊泳池表示,他們有檢測報告,只是沒有進行張貼。據了解,細菌、大腸菌群超標會引起人體腹瀉和腸胃感染;尿素、游離性餘氯過多則會刺激黏膜,導致皮膚病。
所謂恆溫遊泳池,是指室內溫度和水溫一年四季都是一樣的。入冬後,更多人選擇到室內恆溫泳池遊泳鍛鍊。
各地泳池因為衛生環境引發的安全事故屢見不鮮:去年7月,南京一遊泳池氯氣洩漏,致23人不適入院;四川廣元市一泳池發生氯氣洩漏,導致千人疏散有多人中毒。
為加強管理,保障遊泳人員的健康和安全。2007年7月1日,湖北省人民政府正式開始實施《湖北省遊泳場所管理辦法》。武漢有近50家恆溫泳池,這些遊泳池都在室內的封閉條件下運行。
那麼,這些泳池的衛生環境究竟如何?
近日,記者接連探訪了三鎮的9家恆溫泳池,發現遊泳者絕大多數沒有辦理健康證進入泳池,多家泳池沒有及時公示水質檢測報告,有些泳池為效益減少換水次數而加大消毒劑投放量。
監管有空白
泳池衛生
監測需要強化
武漢市的恆溫泳池約有50餘家,然而恆溫泳池衛生環境缺乏統一監管,這為江城冬泳愛好者遊泳埋下不少健康隱患。
對此,武漢市衛生局法監處羅處長表示,目前恆溫遊泳場所的管理主體是體育局,衛生局主要按照自己的職責負責遊泳場所的相應管理工作,目前在衛生管理上存在的主要問題是遊泳者持健康證進入泳池和衛生監測問題。
羅處長強調,按照《湖北省遊泳場所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他們在執法檢查中發現大多數遊泳場館沒有要求遊泳者進入泳池要持有健康證。但多數遊泳場所對這條執行不嚴,再加上遊泳者不願意自己掏錢去辦理健康證,一般在社區衛生中心辦理健康證為25元錢,到大一點的醫院需要40到50元。
目前,遊泳池管理方只是在門口對相關傳染疾病的人員進行提示,或是用肉眼觀察患有紅眼病、皮膚病等明顯症狀的遊泳者進行勸阻,目前這項工作還需要多部門一起努力。
羅處長表示,遊泳場館工作人員持健康證的問題目前執行得比較到位,嚴格執行五病(紅眼病、皮膚病、結核病、瘧疾、肝炎)調離制度。
對於衛生監測的問題,羅處長介紹,目前的管理體制是採用分級量化管理,分級是省、市、區三級,量化每項監測指標,對遊泳場館進行評級,對沒有清潔池、循環水和消毒設施等達不到強制性標準的場所,不予評級。
市衛生監督所檢查督導抽檢項目,各區級疾控中心進行檢測游離性餘氯、尿素、濁度、細菌總數等相關指標,相關監測報告數據要在泳池醒目位置進行公示,在衛生工作管理比較規範的有沌口體育中心遊泳館和英東遊泳館,從去年夏天抽檢的情況看,125家遊泳池中仍有21家遊泳場館衛生指標不合格,衛生監測工作仍然任重而道遠。
文圖\記 者 商為智 實習生 嚴睿 王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