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信用社是農村金融的合作組織,其中最多的客戶自然是農民了。但是我們要對我國的金融管理有信心,想去倒閉啊,那基本上是非常非常難的事情,而且可能性很小。農民朋友們,只要你合法合規地去存款,不用擔心新設倒閉與否的問題,即使他經營不善,農民的存款還是有地方兌付的。
我國監管對存款安全問題極其重視,所以設置了多層保護措施。
1.國家存款保護制度,保證了農民50萬之內的存款不受任何的損失。農村信用社也是金融機構,吸收存款也是依法吸收。從2015年開始實施的存款保護制度,已經對我國境內的金融機構吸收的存款,予以50萬本息之內的所有保護。所以即使農村信用社發生極端事件,監管部門也會責令存款保險保障基金進行先行兌付,而不是讓信用社進行兌付。
2.國家監管部門會主持監管農村信用社的後續運作。其實在2019年出現的兩單農村信用社系統的擠兌事件中就可以看到,當農信社出現任何問題時,當地政府和監管部門都會及時出手,穩定局勢,保證兌付。如果確實經營不善可能會組織新的股東進行重組,或者增資擴股,最終的結果就是穩定以及保證客戶的存款不受損失。
到目前為止,我國金融機構正是號稱破產的,僅僅只有包商銀行開始走這個流程。之前號稱有農村信用社破產,那都是不實傳聞。確實很多農村信用社的資產質量不佳,經營可能會發生困難,但是絕沒有進入到法院破產的境地。而且客戶的存款是單獨監管,單獨處理的。
對於農民來說更需要的是識別假金融機構,而不是擔心正規金融機構的存款安不安全。現在農村有一些所謂的資金合作社,那就屬於假存款組織。千萬不要去存哦,否則很有可能就變成了非法集資了。那麼最容易分辨的就是,現在啟用了存款保險標誌,如果在該機構門前掛上了央行統一的存款保險標誌,那這個機構才有資格辦理存款業務。
另外農民在存款時一定要注意自己,存的確實是存款,而不是購買了理財產品,保險產品,或者變成了委託貸款。存款是有著明確的標誌,在存入的憑條中寫得清清楚楚是定期或者活期存款,或者是大額存單。大家一定要注意這種區別。
如果覺得好,請給予點讚、評論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