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用到一些所謂的「神器」,能給生活帶來很大的樂趣和方便,像洗澡時用到的沐浴球、搓澡巾、洗澡刷;洗碗時用到的海綿擦…
一、海綿擦
「甲醛」含量可能是是普通洗碗布的多倍,並超出國家標準0.1mg/m解決辦法:新買來的海綿擦最好在清水中泡2小時,並多次換水,減小風險。
2. 更容易藏匿細菌:每立方釐米可含有500億個細菌,而這密度堪比大便!
解決辦法:建議每周更換一次洗碗擦。
二、搓澡巾
想不到吧,搓澡巾不僅帶來乾淨和快樂,還可能帶來風險。
本身暗藏細菌多:不僅沾染人身上的一些死皮、油脂,再加上它多孔、多褶皺的設計,很容易藏汙納垢。解決辦法:建議洗澡的常用工具最好每天晾曬在外面,並且能每周進行徹底的清洗消毒,每三個月換新。
2. 易破壞皮膚屏障:一般情況下,搓完後皮膚泛紅,還有些微疼,其實就預示著搓澡巾的反覆摩擦已經造成了皮膚屏障的損傷!
解決辦法:只對肘部、膝蓋等角質層較厚的部位使用即可,一周最多使用2次。
三、鑰匙
從你的電腦鍵盤到口袋裡的房屋鑰匙,它們的表面都存在大量微生物。如果你像大多數人一樣從不清潔它們,那你可要注意了。一份英國的研究報告發現鍵盤上存在的致病細菌比公廁馬桶座圈平均多四倍。
解決辦法:記得經常用消毒溼巾仔細擦洗。
四、衛生間紙簍
衛生間裡的紙簍是家庭衛生的盲區之一。衛生間紙簍可能給病毒和細菌繁殖創造條件,增加細菌繁殖機率。
解決辦法:
選擇有蓋的紙簍,可以有效減少細菌滋生;每周用酒精消毒,最好清洗消毒後在陽光下暴曬;每天記得都要扔掉垃圾。五、生熟砧板混用
很多家庭都沒有嚴格劃分生熟砧板,肉類、蔬菜,甚至水果,都在一塊砧板上切,這種習慣絕不可取。
這樣容易使蔬菜、魚、肉等生食上面的細菌和寄生蟲卵,與熟食混放在一起,容易造成生、熟食物交叉汙染。
解決辦法:
生熟砧板和刀具做好劃分;特殊時期,購買的冷凍食品操作完後,記得把砧板和操作臺消毒;定期更換發黴、開裂的砧板,嚴防細菌和黴菌滋生。
六、洗衣機
項洗衣機槽汙染的調研數據顯示,家用洗衣機的細菌超標率高達 81.3%,其中黴菌檢出率為60.2%,總大腸菌群檢出率高達100%。洗衣機槽內滋生的大量病菌,通過衣服 「二次汙染」接觸人體,可能引發皮膚病、婦科病等疾病,成為健康隱患。
解決辦法:
定期清潔洗衣機槽:至少每兩個月清潔一次洗衣機槽;洗完衣服後,先別給洗衣機蓋蓋兒,要通通風,側開門的洗衣機還要把鑲嵌在門口的墊圈中的水擦乾,以免滋生黴菌;洗衣機最好放在乾燥通風的陽臺,儘量避免存放在衛生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