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7批次黃金珠寶抽檢不合格主要問題標識物不合格
據安徽商報報導明明是「足金合成紅寶石戒指」擺上櫃檯卻被標註為「硬足金紅寶石戒指」……昨日,安徽省工商局公布流通領域黃金珠寶商品抽檢結果,標稱商標「上海老廟」戒指、標稱商標「上海亞一」掛件等7批次樣品不合格。安徽省工商局提醒消費者,目前貴金屬珠寶玉石市場「魚龍混雜」,消費者切勿存僥倖心理,寄希望於到古玩市場等地,以特別低的價格買到貨真價實的貴金屬珠寶玉石飾品。
7批次黃金珠寶抽檢不合格
據悉,該局於今年第三季度依法對池州、安慶、合肥、淮南等地市場上銷售的黃金珠寶進行了質量抽檢。項目涉及貴金屬4項、珠寶玉石14項、鑲嵌珠寶玉石飾品16項。共抽檢20批次樣品,其中合格13批次,不合格7批次,合格率為65 。不合格樣品標稱商標涉及:地質人(2批次)、藍天珠寶、寶亨達、上海亞一、百順緣、上海老廟等。
不合格項目主要涉及飾品名稱、標識((印記、標籤),其中,標籤和其他標識物不合格問題最突出。
以飾品標識為例,本次抽檢發現的的不合格貴金屬飾品,有的未標註材料中文名稱,有的寶石名稱標註錯誤,更多的是用元素符號或英文單詞縮寫進行標註。如安慶市金福緣珠寶專櫃銷售的「百順緣」樣品,標註為「Au750翡翠掛件」,應當標註為「金750翡翠掛件」或「金Au750翡翠掛件」;銅陵一商廈銷售的「上海老廟」樣品,標註為「硬足金紅寶石戒指」,實際應標註「足金合成紅寶石戒指」。
此外,省工商局今年第四季度依法對宣城、蕪湖、滁州、馬鞍山等地市場上銷售的珠寶玉石進行了質量抽檢。共抽檢20批次樣品,全部合格,合格率為100 。
對於抽檢發現的不合格商品,安徽省工商局已責成相關工商局依法查處,並依法監督經營者整改。
千萬別相信低價能「淘」寶
針對抽檢結果,安徽省工商局提醒消費者,目前貴金屬珠寶玉石市場「魚龍混雜」,甚至一些知名品牌經營戶中,也存在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現象。如,有的商戶用合成珠寶玉石冒充同類天然珠寶玉石(包括用合成紅寶石冒充天然紅寶石、用託帕石冒充碧璽等)。
安徽省工商局建議消費者在選購珠寶飾品時,要注意查看飾品標示是否齊全,標註內容是否規範,並索取權威檢測機構出具的質量鑑定證書。工商部門還提醒消費者,如今,已經很少有普通消費者「撿漏」的機會,不要寄希望於到古玩市場、旅遊景點、流動展銷會上以特別低的價格買到貨真價實的貴金屬珠寶玉石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