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與影視解析vol.192:薛之謙《環》
美若天仙、金山銀山,依舊只能飽覽寂寞景觀。
書生泛娛,專注樂評影評,持續推薦好作品。
老薛的專輯《塵》,更深刻的挖掘人性,更深刻的闡述態度。
#娛樂最前沿#最後兩首歌《環》與《聊表心意》同時歸位,將《塵》畫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整張專輯中有一個字作為歌名的只有兩首,分別為《塵》和《環》,不要以為文字少,這首歌就簡單,相反,其延展出來的含義更加廣泛,如同一針見血。
何為環?環環相扣、無限循環,抑或畫地為牢,老薛的藝術再次釋放。
本篇,重點說說《環》這首歌。
找答案的人
低沉的聲音,從平靜開始,宛如黎明前的黑暗,期待那耀眼的光芒。
無限循環,宛如陰陽乾坤,宛如滄海桑田,宛如一顆沙塵。老薛用他的藝術闡述哲理,闡述人生的態度。
琉璃牆後面,玲瓏的臉;未嘗盡波瀾,卻想靠岸。
粉飾的世家,高貴的琉璃,鍍出珍寶的光芒。女子高貴典雅,卻如同籠子裡的金絲雀,大多數時間都是供人參觀。
人間百態,酸甜苦辣,金絲雀展翅高飛,卻始終達到不彼岸。
有人生來卑賤,有人天生高貴,那一扇人人期待的神秘之門,每個人都在試探,都在找尋著自己的答案。
但是大多數的人,早已經變成木偶人,供人擺布。
援引《木偶人》中的一句話:當我們都變成木偶人,你何苦再做一個痴情人表忠貞。文字敘述工整,配上廉價傷痕,你還會哭多感人。
所以啊,不是人卑賤,是門虛掩;迷茫的試探,找答案。
當你看著一隻只華麗的木偶,演盡了世間所有的繁華,最終你才發現,那身後無數的金絲銀線,是出演這場好戲的源頭,一舉手,一投足,皆是他人操控。
有人說,小時候哭著哭著,就笑了,長大了,笑著笑著就哭了。
身不由己,多麼諷刺的周遭。
之後建起了薛之謙音樂中的《摩天大樓》,變成了有欲望的人。
有欲望的人
欲望讓你成長,讓你奮不顧身。
美若天仙、金山銀山,依舊只能飽覽寂寞景觀。
感情,似乎也不再那般的純粹。所以你時常懷念過往的青春,那些毫不摻雜任何利益的交涉,總能讓現在的你的臉龐掛上笑容。
但是後來的感情,《曖昧》讓你不知所措。
反正現在的感情都曖昧,你大可不必為難找般配;付出過的人排隊談體會,棄之可惜食而無味。可能是現在感情太珍貴,讓付出真心的人好疲憊;誰不曾用過卑微的詞彙,想留住誰。
如果所有的傷痕,都能因為時間而痊癒, 如果所有的真心都能夠換來真意,那麼這份感情是最昂貴的禮物。
填不滿大海、餵不飽深淵,摘不到月亮的人說肝腸寸斷。
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註定的感情有時候也非常脆弱。
如同《塵》中所言,我可以每天陪著你等小雨來,可怎麼既期待又害怕你盛開。答應我如果有天風催我離開,請保持常態,偶爾緬懷。
如果愛已經熄滅,如果心已經成為圍城,就別讓寂寞見縫插針,那些欲望,不要也罷。
萬物循環,你我只是天地間的一粒沙塵。
萬物循環
莎士比亞說:再好的東西,都有失去的一天;再深的記憶,也有淡忘的一天。再愛的人,也有遠走的一天;再美的夢,也有甦醒的一天。
萬物循環,從未停止。
不肯太近、不能太遠,不敢跳出迷人的舒適圈。然後無限循環。
若是奢侈無盡循環,最終的高樓大廈將岌岌可危。
如今,回到這張專輯《塵》,老薛的表達可以進行完整的梳理一下了。人終究是渺小的,人類構建的家園在宇宙中微不足道,若是上升到如此高度,一切煩惱憂愁又算得了什麼。
比如煩惱,不要讓你的記性太好,儘快的忘記它,相信每一天都是新的開始。
比如感情,該放棄的就不要挽留,該珍惜的也決不放手。咖啡的苦與甜,不在於如何攪拌,而在於是否放糖,而一段傷痛,不在於怎麼忘記,而在於是否有勇氣重新開始。
比如夢想,相信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太多的人太多的經歷印證了這一點。
塵歸塵,土歸土,萬物循環,眾人皆是過客。
- End -
撰文|響馬書生
音樂故事vol.192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歡迎關注
更多薛之謙音樂作品解析:
我解析了《塵》的七首歌,如今第八首,再次被薛之謙的藝術所震撼
解析薛之謙《曖昧》:腐爛的蘋果散發出廉價酒味,告別狼狽的曖昧
深度解析薛之謙《背過手》:潛龍勿用固守本心,突破桎梏方得始終
薛之謙:用愛寫成的金曲和詩篇,卻淪落為愛的帳單和苟且
薛之謙:不再取悅別人,不再迷失自我,不再做感情中的怪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