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多省
公務員考試申論中出現了作答對象抽象化,材料命題複雜化的趨勢。為更好的給各位考生提供具有操作性的找點方向,
中公教育提出了如下的方法。
歸納概括題是國考申論考試中最容易得分,也是出題頻率較高,甚至是考試的題型;它的本質是找全、找準要點。但是近年來歸納概括題的難度也在加大,考試趨勢要求我們考生除了從材料中找到答案,還要具備綜合概括的能力。
國考申論中歸納概括題的考題難度也逐漸增大,具體體現在材料類型多為案例型材料,例子一眼就能看明白,但關鍵詞卻沒那麼容易找,考生看完材料,對於關鍵詞的概括性不夠準確。接下來中公教育就從歸納概括題的備考開始,從答題步驟進行總結。
中公教育在此為大家列出具體作答步驟:
一、審題——明確題幹對象以及作答要求:一般概括對象有概括原因、措施、問題、對策等;近年來還會出現考察變化、人物品質等;即穩中求變。作答要求包括基本要求以及特殊要求,國考當中的歸納概括特殊要求有恰當提煉,語言精練,分類合理以及分條列項。
二、找點——首先簡單介紹一個往年常考概念——影響。「影響」是現狀對外界的作用,包括積極的「意義」和消極的「危害」兩方面。「意義」是成績對外界的作用,「危害」是問題對外界的作用。在材料中尋找「影響」時,可以通過提示詞、同義詞等方式找到。「影響」的提示詞如「導致」、「有利於」、「危害」、「不利於」等等。這是歸納概括題常考的其中一個概念,接下來再舉例簡單介紹一個近年出現的考試對象——變化。「變化」是在過去與現在的對比之下體現出來的,可以在材料中尋找時間詞「現在」「過去」等詞彙來確定,也可以直接找到「改變」「變化」等直觀的詞彙來確定,所以總結來說,圍繞作答對象相關表述進行詞句段的梳理,找全要點。
三、加工——常見的加工方式可以使用同義法,同範圍,同主體等方法,也就是按照一定的原則,把找到的要點進行合併,一方面合併可以精鍊字數,另一方面可以讓我們的答案更加條理,進行綜合概括,準確呈現要點。
四、書寫——書寫答案,一般這個題型的答案整體是總分結構,內容上書寫要點分條羅列,體現出條理性;並且儘可能呈現關鍵詞前置加具體內容呈現。
中公教育希望通過以上的講解對歸納概括題的答題方法有一定的掌握,之後還需要多加練習,做到熟練掌握,才能在考場中沉著應對。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於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