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兒當上二少奶奶後,就懷上了餘佔鰲的孩子。
說到餘佔鰲,他原本是一個靠力氣吃飯的男人,長的痞裡痞氣,但是為人是一身正氣。沒有想到,因為自己的好兄弟被官府誤殺了,把他逼上了做土匪的道路。
於是,原本靠力氣吃飯的餘佔鰲成為了和官府作對的土匪。
他一個人創業,直到迅速成為一隻強壯的隊伍,在高密縣是沒有人不知道他的名聲的,他的原則是從來不搶奪老百姓的東西,他吃飯靠的是劫貧濟富。他喜歡九兒,喜歡她的脾氣與性格,也因為九兒看不起他是土匪而三番兩次要在她面前證明自己。
大少奶奶雖然知道這個孩子的父親是誰,但她也願意替九兒隱瞞,因為她也需要這個孩子來保住她在單家的地位,所以孩子是誰的不重要,重要的是有個男孩子來抵住單家兩位叔叔的嘴,讓他們不再妄想搶奪自己的財產。
大少奶奶為了讓九兒安心的生下孩子,還給她請了一個丫鬟,名字叫戀兒。她不過才十幾歲,就被家裡的哥嫂打罵著長大,還說年紀輕輕就把她給賣了。
九兒見戀兒和她年紀相仿,又和她聊的很來,再來她的命和自己的一樣苦,所以心裡就不免的同情她,花了大價錢才把她買下來,留在身邊照顧著自己的日常起居。
要說這戀兒不過十幾歲,雖然身為人家的丫鬟,可她的心卻是比天高。她以為九兒喚她一聲「妹妹」,就可以做到同起同坐了,這件事也被大少奶奶教訓,說是主僕之間就應該有所分寸,不用越界了。
但即使是這樣,也抵擋不了九兒對她的好。
戀兒呢,也是一個會感恩的人,心思比較單純,誰對她好,她就一心一意的對誰好,只不過後來她被愛情迷住了眼,才會拋棄了九兒,轉身投到餘佔鰲懷裡。
在九兒因為生孩子難產,大出血時,單家上下那麼多人,只有戀兒哭的死去活來,急的就像熱鍋上的螞蟻一般。
戀兒不希望九兒就這樣走了,於是聽從九兒的話,幫她把孩子取出來;九兒昏迷不醒的時候,是她在身邊日夜不停的服侍著;九兒喝不下藥時,是她一邊餵一邊擦著,還嘴裡呼喚她叫個不停;在九兒發高燒嚴重時,是她大半夜跑出去求著大夫開藥,因為大夫是大少奶奶親自下令趕走的,連同開好的藥也一起拿走了,絲毫不留一點餘地。
九兒在生產時,遇到這麼危急的情況還能平安活下來,除了運氣還有就是戀兒,她是最大的功臣。
孩子出生後,戀兒一直陪伴在九兒身邊細心照料著。戀兒那個時候也別無所求,沒有什麼心眼,九兒對她也是全心信任。在這段時間,戀兒偶爾作為中間人,專門幫九兒傳話給餘佔鰲。一來二去的,單純的九兒逐漸被餘佔鰲這種男人迷住了,在她的眼裡餘佔鰲就是高密縣的英雄,他是她心中的偶像還自帶光芒的。
那天,餘佔鰲又來單家找九兒,九兒為了兩個孩子可以平安的長大,情願與他斷了聯繫,以免自己的孩子受到威脅。於是,面對餘佔鰲,九兒是強硬又潑辣的態度趕他離開,還潑了他一身尿。
戀兒看到九兒是這樣的態度對著餘大哥,心中頗有不滿,於是當即對九兒提出請求:「姐姐,你是下定決心要跟餘大哥斷了是吧?那我就不算是跟姐姐搶男人了吧?」
九兒被她這番話嚇的呆住了:「你說什麼?」
戀兒難為情的說:「姐姐,我早就想跟你說了,你不喜歡餘大哥,我喜歡餘大哥,我喜歡他喜歡得一晚上一晚上都睡不著覺。我喜歡他喜歡得快要瘋了。」
九兒還是不敢置信:「你啥意思?」
戀兒:「姐姐,二少奶奶,你救過我,你是我的恩人,你對我的恩情,戀兒記一輩子。我現在只想跟著你不要的男人,應該算不上是對不起你吧?二少奶奶,請你原諒我,我不能伺候你了,我要去伺候他了。」
隨後,戀兒透過窗口,對著餘佔鰲大聲喊:「餘大哥,我姐姐不跟你,我跟你。」
餘佔鰲不耐煩了:「你起開,別添亂。」
戀兒焦急的喊著:「餘大哥,我想好了,我要跟著你,你等著我,我這就下去了。」
九兒在旁邊阻止她:「戀兒,你不許下去,戀兒。」
戀兒匆忙跑下,開門,急奔到餘佔鰲身邊:「餘大哥,餘大哥,我願意跟你走,你帶我走吧,讓我伺候你。」
九兒在樓上威脅道:「餘佔鰲,你不能帶她走,她是我妹妹。你要是帶她走,我跟你沒完。」
餘佔鰲這邊被九兒侮辱看不起,心裡正好有火氣呢,可以,九兒越是反對的東西,他餘佔鰲偏偏要這麼幹。我就是要氣死你,讓你干著急,也好讓你嘗嘗我的滋味。
餘佔鰲摟著戀兒,對著樓上的九兒說道:「你以為你是誰啊?你不讓我帶她走,我還偏偏要帶她走。」
餘佔鰲又低頭詢問戀兒的意見,戀兒直點頭。
就這樣,九兒的貼身丫鬟,變成了餘佔鰲的女人。
戀兒之所以會願意跟著餘佔鰲,不過是看到他很威武的一面,帶著一支隊伍,手下的人要喊他為「大哥」,她要是成為他的女人,那她不就是「大哥的女人」,多麼風光有面子的事情。
不過,她卻沒有想到,九兒心裡有他卻不敢跟餘佔鰲的原因,因為她怕兩個孩子將來會過不好這一生。
一個土匪,無論多威風都只能在暗地裡的,不能光明正大的出來做事,說的不好聽就是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這樣的人,可以給自己和孩子帶來多好的生活呢?不是東躲西藏就是擔心仇家找上門,哪天沒命也不知道。
所以九兒勸戀兒回頭,也是擔心戀兒的安全問題。
但愛情是不講道理的,認定了就不會放手,特別是十幾歲的女孩子,遇到愛情就特別犟,任何人講勸都不理會,永遠都是一意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