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用了1.12億歐元,日本潔具製造商伊奈公司便拿下了美國**著名的潔具品牌之一—美標亞太區九國業務。這個合人民幣10.8億元的價格,甚至還抵不上中國本土一些做衛浴配件生意的民營公司一年的產值。
對於美標中國(A-S China, 08262.HK)來說,這已經不是**次被出售了。2007年7月,貝恩投資公司花費17.55億美元(約合119.86億人民幣),獲得了美標公司全球的衛浴及廚具業務部門。
貝恩投資顧問(中國)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黃晶生曾在其收購幾個月後對外表示,相比美標在全球其他地區,中國地區的業務發展速度更高。但在貝恩時代的這兩年間,美標中國的總收入雖然有所上升,利潤和股東收益卻出現大幅下滑,**終整個亞太區再次被售。
在中國人眼裡,1984年便進入中國的美標一度是現代潔具的象徵。25年後,中國已成為亞洲**大的衛浴產品市場,但培育了它的美標卻沒有分到**大的蛋糕,甚至不再成為大眾衛浴**品牌陣營中的一員。
「TOTO、科勒等公司已經不再視我們為競爭對手,」一位美標的經銷商無奈地說,「美標的主力店在銷售旺季時的月銷售額很少超過50萬,而TOTO、科勒的類似店面都能賣過100萬。」據接近TOTO和科勒的人士透露,它們的年銷售額早已超過十億人民幣,而美標中國2008年財報數據顯示其年銷售額約為7.8億元。
在後來者科勒和TOTO的廣告宣傳鋪天蓋地時,人們卻發現美標這個曾經響亮的品牌變得沉默了。曾在美標市場部任職的人士向《**財經周刊》透露,科勒每年的廣告費用以千萬元計,而美標的則在百萬元級別。
人們在談起科勒時,會聯想起「時尚」;提起TOTO時,也知道它主張科技;但是美標給人的品牌印象卻越來越模糊,甚至接受《**財經周刊》採訪的3位前美標員工,都表示很難簡單概括出美標的品牌內涵。
曾經是高端衛浴產品代表的美標,現在卻給人留下了「物美價廉」的印象—多位美標經銷商向《**財經周刊》證實,近幾年平均下來,在由經銷商負責開拓的項目領域,普通醫院和招待所佔美標銷售額的比例正在持續增加,「進三星級賓館都變得越來越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