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高校大學生自學組織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

2020-12-23 中國新聞網

  從3月2日晚發帖到12日,10天時間,超過2000次閱讀,200餘個贊,一份名為《地方高校學生受到就業歧視問題》的模擬e提案,「duang」到了眾多網友的敏感神經,引發一片留言。

  「看到這麼多網友關注,我和一同寫提案的其他4位小夥伴兒都很高興,也很意外。」提案發起者和撰寫者之一、長春工業大學大三學生、第14期「青馬班」團支部書記李沅先說,如果沒有學校的「青馬班」,他或許不會主動關心國家的時事政治,更不會學著代表委員「建言獻策」。

  李沅先感謝的「青馬班」——大學生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班,是長春工業大學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自學組織之一。如今,在吉林省高校中,大學生自學組織已經超過4000個,從中受益的大學生佔全省大學生總數的50%以上。已經堅持開展馬克思主義理論活動26年的吉林省大學生自學組織,被譽為青年學生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路石。

  ●自學組織同樣是正規軍

  剛一開學,長春師範大學2012級學生、「青馬」學員黃忞就已經進入緊張狀態。「儘管我被評為2014年學校『百優青馬工程』的學員標兵,卻並不意味著能順利結業。要拿到『青馬』結業證,至少要通過7項考核。」黃忞說,自己沒想到第二課堂也會這樣嚴格規範。

  而黃忞的「青馬」指導教師、學校宣傳統戰部部長陳愛梅同樣不輕鬆,「學校遴選的『青馬』導師首先要符合擁有副教授級職稱、具有學生管理工作或思想政治研究工作豐富經驗等多項條件,其次還要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提供全程隨時指導。每一項理論實訓,導師都要親自帶領;每個月至少和學員面對面交流一次;學員閱讀書目中的每一本,導師都要深入閱讀,以便提供指導。」

  長春師範大學黨委書記張興海更是親自上陣,不僅擔任「青馬」導師,還時常為「青馬」學員作報告。張興海說,「在校黨委的高位引領下,學校相關部門對『青馬工程』更加重視,各種措施也都落到了實處。」

  除了配備由「專業過硬的教師教授、關工委『五老』輔導隊伍、高校黨委書記、省委黨校知名教授、省委宣講團成員」組成的指導教師團,吉林省各校更是把扶持大學生自學組織建設納入校黨委工作日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規劃、學校整體育人工作之中;黨委書記親自抓,黨委成員分工抓,宣傳、共青團、黨建、學工、社科等部門各盡其責,密切配合,形成強大工作合力。

  不僅「有組織領導」,還要「有指導思想,有工作機制,有活動章程,有經費保障」。據吉林省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介紹,吉林省各大學生自學組織始終堅持「五有」原則。吉林師範大學黨委制定了《大學生自學組織管理規定》,吉林農業大學制定了《大學生科學發展觀學習實踐團章程》,對自學組織的管理明確責任;東北師範大學在學生科研立項資助體系中專門設立馬列主義自學組織理論研究專項經費,每年拿出2萬元支持自學組織的課題建設,3萬至5萬元支持學生社會實踐,吸引了一大批大學生自覺學習和研究馬列主義理論。

  ●從思想認識到實踐成果,樣樣出彩

  「這幾本雜誌不僅我喜歡看,室友們也都喜歡看。」在長春工程學院理學院1141班學生範凱歌的枕邊,碼放著三期《勵志》雜誌,其中匯集著學校各期「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學校」學員的優秀論文,其中不僅包含理論認識,還抒發著成長感悟。

  2011年,範凱歌從山東考入長春工程學院。「對新環境不適應,加上考取的又是自己不擅長的化學專業,我心裡就產生了一些牴觸情緒。」範凱歌說,「2012年,我成為學校自學組織——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學校學員。經過兩年的學習,我不僅對母校和所學專業產生了熱愛,還成長為一名有夢想的共產黨員。」

  在優秀理論的指導下,範凱歌的思想變化帶來行動變化。2013年暑假,他在家鄉山東省日照市東港區三莊鎮官莊村,成立了「希文義務輔導學堂」,為當地貧困中學學生義務輔導功課。在連續兩年的公益辦學中,「希文義務輔導學堂」共幫助過21名貧困學生,其中5名考入市重點高中。如今,在範凱歌的招募下,「希文義務輔導學堂」成為更多大學生實現自身價值的愛心團隊。而範凱歌的思想行動變化也化作鉛字,發表在第四期《勵志》雜誌上。

  在尊重大學生思想活動獨立性和差異性的基礎上,吉林省各高校紛紛鼓勵大學生自學組織開展社會實踐活動,湧現出一批優秀案例。長春理工大學自學組織用馬列主義觀點立場觀察社會現象,多項社會實踐活動被作為思想政治理論實踐典型在吉林教育電視臺播出;東北師範大學自學組織開展的教育問題基層實踐調研和「青年中國說」百村調研活動,調研報告涵蓋了吉林省農村孤寡老人生存、農村文化建設、貧困農村中學教育發展等諸多問題,並在對策思考中提出了許多具有價值的建議。長春工業大學選送大學生自學組織理論骨幹參加「紅色之旅」,親身體驗改革之路,增強了大學生的感性認識。

  理論課程與社會實踐相結合,座談、辯論、演講、專題講座、志願服務等多種活動越辦越新穎,自學組織的影響也日益廣泛。此外,許多高校還創造條件讓各大學生自學組織之間進行校際交流,積極爭取企業參與贊助大學生自學組織的活動,東北師範大學「三農學社」與吉林農業大學的自學組織就農村實踐展開各種交流,吉林農業大學與頌禾有限責任公司合作設立「頌禾基金」,支持大學生自學組織成員每年定期深入農村進行社會實踐。

  ●播一顆種子,換一片綠蔭

  「這個月下旬,我們要組織一場關於『四個全面』的主題學習,有興趣的同學都可以來參加。」吉林大學數學院2012級學生、大學生M·M學習研究會主席桂仕如說。

  M·M學習研究會是吉林大學「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學習研究會」的簡稱,也是吉林省大學生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活動的第一個自發組織,於1989年成立。

  「M·M學習研究會總會每年約有300至400人,另外學校絕大部分學院都設立了M·M分會,很多團支部也建立了馬列學習小組,基本形成了學校—學院—班級的輻射式發展。」桂仕如說,我們還利用網絡建立起青年時政論壇和網上討論室,上學期還組織全校青年學生系統學習了習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吸引了更多同學參與進來。

  目前,吉林省各高校大學生自學組織成員人數逐年增加,業已形成了核心層、骨幹層、全員層聯動布局。其中,核心層學員大多被評為優秀大學生,骨幹層學員80%以上加入中國共產黨,全員層學員90%以上遞交了入黨申請書。

  吉林大學關工委副主任楊青萍介紹,M·M學習研究會的會員們還走進農村、工廠、企業和社區等基層單位,宣傳黨的基本路線、方針、政策。近年來,會員們在參加社會實踐過程中,印刷各種宣傳材料3萬餘份,派出約15200餘人次,進行11000餘場次的宣傳,撰寫社會實踐報告8000餘份。

  如M·M學習研究會一樣,各自學組織在武裝自己的同時帶動一片。吉林建築大學的「鄧小平理論與『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研究會」學員利用暑假到長春市雙陽區尹家村小學和龐家鎮小學支教,給鄉村的孩子送科普圖書資料、上科普課。吉林農業大學自學組織設立專門政策宣講小組,定期下鄉在農民中間宣講黨的政策理論,並在農村建立實踐基地,推廣農業科技……在吉林各高校,自學組織為青年學生播下了一顆純潔信仰的「種子」,將換來一片綠蔭。(記者 曾毅 任爽)

相關焦點

  • 吉林省大學生馬克思主義自學組織聯盟成立
    聯盟由吉林大學、東北師範大學、長春師範大學、長春理工大學、長春工業大學和吉林農業大學共同倡議發起,吉林省委宣傳部、省教育廳(省高校工委)、團省委、省關工委是聯盟指導單位,吉林省60所高校校級大學生自學組織全部自願申請加入。這標誌著吉林省大學生馬克思主義自學組織建設進入高位統籌、資源共享、協同推進新階段。
  • 吉林省大學生馬克思主義理論自學組織緣何吸引半數在校生?
    新華社長春6月30日電(記者李鳳雙 高楠)前不久,長春工業大學學生李沅先在「全國大學生模擬e提案徵集」活動中提交的大學生就業方面的提案備受關注。「如果沒參加『青馬班』,我可能不會主動關心時事政治。」他說。  「青馬班」——大學生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訓班,是長春工業大學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自學組織之一。
  • 大學生思想理論教育的創新實踐
    吉林省認真貫徹落實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高校思想理論建設和理論武裝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大學生思想理論教育為切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為主線、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以下簡稱「青馬工程」)為抓手、實踐創新為路徑,在探討解決大學生理想信念問題方面積累了新經驗、走出了新路子。
  • 泉州師範學院:大學生馬克思主義理論自主學習模式創新實踐
    泉州師範學院基於易班 「優課」平臺建設馬克思主義理論在線學習平臺,並藉助易班、微信公眾號和QQ空間等新媒體矩陣進行推廣傳播,創新大學生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模式,實現學習的自主性、便捷性、長期性和有效性的融合,以及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載體創新。
  • 福建師範大學創新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教育
    ,充分發揮馬克思主義學科獨特優勢,創新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教育,不斷築牢師生理想信念根基。組織開展理論研究,多篇成果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求是》等國家級理論刊物發表。校黨委中心組專題學習廖俊波同志先進事跡以全省十佳社會科學普及講壇——「理論名師大講壇」為平臺,精心建好「馬克思主義理論與現實講堂」等10個講堂,平均每月有10多位校內外理論名師走進講堂。
  • 2020年吉林省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綜述
    在省委宣傳部、省關工委、省教育廳、團省委的指導下,全省各地、各高校堅守「實踐育人初心」,在嚴格落實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以「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獻給祖國」「決戰脫貧攻堅,投身強國偉業」為主題,在暑期廣泛開展一系列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活動,組織動員7.1萬名大中專學生以政務實習、企業見習、志願公益為主要方式,在紮根基層、服務群眾的實踐過程中,知社情、接地氣、增本領,讓青春之花綻放在國家最需要的地方
  • 吉林省十大高校排名!
    2、東北師範大學東北師範大學,坐落在吉林省長春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高校。原名東北大學,是中國共產黨在東北地區創建的第一所綜合性大學。也是首批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也是教育部直屬的六所綜合性師範大學之一。
  • 復旦大學黨委書記焦揚:抓好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
    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以下簡稱「工程」)是黨的思想理論建設的基礎工程、戰略工程,也是高校鑄魂育人的靈魂工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辦好我們的高校,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要堅持不懈傳播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抓好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
  • 吉林省大學生預備連發揮多重效益
    預備連成員近一半是退役士兵,多在部隊立過功受過獎,他們本身就是很好的學習榜樣,傳遞了青春正能量。2019年5月,吉林省全面啟動64所高校大學生預備連建設工作。這一工作由學校黨委統一領導,優秀退役大學生士兵擔任骨幹,年滿18至24周歲、身體健康、擁有良好政治和現實表現並且經過兵役登記、有參軍意願、熱愛國防和軍隊建設的大學生都可報名參加。
  • 「綻放抗疫青春•決勝全面小康」第四屆吉林省高校大學生講思政課大賽決賽在長春師範大學舉行
    ,不斷增強學生對思政課的參與度與獲得感,進一步擴大大學生講思政課活動的覆蓋面,10月17日,由吉林省教育廳主辦的 「第四屆吉林省高校大學生講思政課大賽」決賽在長春師範大學舉行。,這樣的活動實現了大學生知、情、意、信、行的統一,切實提升了大學生對思政課的獲得感、認同感和幸福感。
  • 長春師範大學榮獲「2020年度吉林省最受高中生關注本科高校」獎
    在時名「二師」的校園裡,發動了吉林省歷史上第一次學生愛國革命運動,成立了中國共產黨在吉林省建立的第一個支部「中共長春支部」,編輯、發行了吉林省第一本系統傳播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刊物《秋聲》。學校是吉林省中共組織的誕生地、愛國運動的策源地、馬克思主義理論傳播的發源地。
  • 財金學院第一季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知識競賽等你來啦!
    為了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人心,提高財金學院學生的馬克思主義知識水平,並引導學生深入學習和領會馬克思主義科學原理,財金學院決定舉辦第一季「一馬當先」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知識競賽。財金學院第一季大學生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一馬當先」知識競賽財金學院非畢業班全體學生初賽:2019年4月9日 北區教學樓決賽:2019年4月18日 北區教學樓《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思想道德修養和法律基礎
  • 堅守馬克思主義社會學理論傳統
    堅守馬克思主義社會學理論傳統 西方理論難以解釋發展中國家問題 2014年12月05日 07:40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2014年12月5日第676期 作者: 字號
  • 新時代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筆談)
    中央宣傳部、教育部印發的《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體系創新計劃》明確指出,切實把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成優勢學科,可以通過採用多種政策措施展開。「制定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發展規劃,以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優先發展、優勢發展、優質發展帶動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展,更充分發揮高校哲學社會科學育人功能。
  • 教育部社科司關於開展全國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
    教育部社科司關於開展全國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2016年度發展狀況調研的通知 教社科司函〔2017〕53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教育工作部門、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
  • ...第八屆民族(地區)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高層論壇在貴州民族大學舉行
    7月4日,由全國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研究會、《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研究》編輯部、全國民族(地區)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聯席會、北京高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研究協同創新中心(中央民族大學)、貴州民族大學主辦,貴州民族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承辦的全國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研究會第48次學科論壇暨第八屆民族(地區)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高層論壇在貴州民族大學花溪校區15棟圓形會議中心舉行。
  • 西南交大畢業生獲全國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優秀博士學位...
    四川在線記者 鄧翔灃11月24日,記者從西南交通大學獲悉,第二屆全國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優秀博士學位論文頒獎儀式於近日舉行。西南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2017屆博士畢業生易剛獲得第二屆全國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指導教師為林伯海教授。
  • 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研究︱王世根:教書育人,以身作則
    【編者按】首屆上海市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研究「終身榮譽獎」揭曉,共有10位建國以來長期在公共政治課教育教學一線工作,在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和思想政治教育中作出重大貢獻的、在世的本市資深專家學者獲此殊榮。澎湃新聞擬發布「終身榮譽獎」獲獎學者系列稿件,本文為上海中醫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王世根篇。
  • 首屆「五四杯」全國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類本科生學術論文競賽頒獎...
    4月21日,由教育部高等學校馬克思主義理論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辦、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承辦的首屆「五四杯」全國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類本科生學術論文競賽頒獎儀式暨優秀論文交流會在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館舉辦。中國人民大學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高精尖創新中心主任吳付來教授出席會議並致辭。
  • 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研究︱餘玉花:馬克思的觀點給我很大啟示
    【編者按】2020年上海市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研究「突出貢獻獎」揭曉,9位新中國成立以來長期在高校公共政治課教育教學一線工作,在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和學術發展中作出重大貢獻的、尚健在的本市老專家獲此殊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