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高考成績公布時都有人歡喜有人憂,有的同學高考時超常發揮,考出了比自己預想更優異的成績。而有的同學呢?則考出了比自己預想低很多的成績。因為結果的不同,導致了同學們做出了不同的選擇。
高考落榜選擇復讀,這在我們看來是很正常的事情。畢竟當今社會的就業競爭激烈,如果只憑藉著高中學歷進入社會,連普通工作面試的條件都達不到。所以選擇復讀等於擁有了第二次機會。也許可以通過一年的復讀提高自己的成績,考取自己理想的學校。在以前選擇復讀的學生幾乎都是差生,低於學校最低錄取分數線的那批人。不過根據最近幾年的數據,情況卻完全變了。選擇復讀的學生群體當中其中高分的學生佔主要部分,為何選擇復讀的學生不是差生佔主要部分,而是考高分的學生呢?
在以前考上一所大學太難,一個班裡幾十名學生最終考上大學的人只有幾名。所以那時候的大學學歷很值錢,只要自己考上了大學,畢業後是不愁工作的。還會包分配工作。但是現在不一樣了,各大高校逐年擴招,上榜最低分數線只有200多分,所以想要考大學還是比較容易的。但是想要考好大學就很難了,也只有考上大學畢業後找工作才有競爭優勢。因為現在的普通大學生人數每年都在呈遞增趨勢,如果只是專科學歷很難找到一份好工作。就連銷售,前臺,這類較為基礎的工作對學歷的要求都是專科學歷。
還有一些同學在剛進入大學時就給自己定下了必須考名校的目標,但是因為高考最終成績與自己預想的成績相差太大,所以自己也不甘心。想著乾脆在奮鬥努力一年,這一年自己一定會好好努力,第二年還有可能會進入自己理想的大學。所以也能理解為何現在選擇復讀的學生多數是高分學生。
另外如今的重點高中為了爭奪優秀資源,就會設立高額的獎學金。而這類高分的復讀生就會成為爭搶的對象。只要到學校復讀,學校就承諾不僅一年的書學費免費,另外學校還會給一筆獎勵。所以對於高分復讀生來說,幾乎沒有金錢上的後顧之憂。只要自己足夠努力,一年的時間和精力不算白費。不僅能夠考上自己心儀的大學,還能夠為自己積攢一大筆學費,何樂而不為呢?為什麼衡水中學每年的重點率那麼高?除了考上重點的應屆生有一部分,其中有一部分學生是復讀生。復讀生本身的基礎都不差,成績都是接近名校的分數。所以復讀一年成績自然也是重本的料子。但並不是所有的學生都適合復讀,如果你是以下這幾類學生,選擇復讀必須要慎重。
1、自律性不夠,立場不堅定的人
選擇復讀意味著自己又要重新讀一年高三,高三的壓力相信同學們都清楚。可以說高考是煉獄一般的生活,復讀更甚。不是每一個人都有勇氣面對這樣的壓力。有的同學高考落榜後自己陷入了情緒低迷的狀態,所以自己對於去復讀還是選擇一所與自己實力相當的學校就讀舉棋不定,拿不定主意。這時候父母和親戚都勸說自己去復讀,最終也聽從了父母的建議勉強學校復讀。等自己真正開始復讀時,才覺得面對的壓力太大,自己沒辦法承受。學習時也沒辦法集中所有精力,最後復讀一年成績也依然不如意。
2、非名校不上
我們有自己的目標,這無可厚非。但是有些同學把自己的目標定得太高,非清華北大或者是復旦不考。如果自己考不上就一直復讀,這其實是非常錯誤的。復讀的變數太大,誰也沒辦法保障我們一定能考出理想的成績。如果一直執意非名校不上,我們所需要付出和犧牲代價太大了。因為在歷屆復讀的學生當中,也有學生選擇復讀後成績提升很小,甚至還有不漲分或退步的情況。所以並不是復讀就能考出理想的成績,這其中有太多摻雜的因素。
3、原本基礎太差的學生
有些同學高中三年壓根沒把學習放在心上,所以基礎很差。雖然已經讀到了高中,但知識的掌握水平和初中生無異。對於這類同學自己本身的基礎就很差,如果復讀時還不願意努力,真的很難提高成績。就算復讀也白搭。
但如果自己因為一些客觀原因,譬如高考塗錯答題卡,高考身體不舒服導致了高考沒能正常發揮,這種情況可以選擇復讀,至少自己的勝算機率是很大的。所以是否復讀,一定要結合自己的具體情況去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