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教育部《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實施辦法(暫行)》,「雙一流」建設每五年為一個建設周期。(部分內容及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2016年開始首輪建設,並建立「有進有出」動態調整機制,2020年正好是首輪「雙一流」建設的階段性驗收之年,那麼,次輪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將花落誰家呢?
近日,網上出現了一份近五年「雙非」(非一流大學、非一流學科建設高校)高校排行榜,次輪「雙一流」黑馬很可能在此誕生!跟著王老師一起來看看吧!
這5所「雙非」包攬top5
這份榜單中的top5分別由浙江工業大學、燕山大學、江蘇大學、揚州大學、首都醫科大學包攬。其中江蘇大學和揚州大學的排名近五年連續上升,值得關注。
浙江工業大學連續兩年高居「雙非」榜首,實力真的是太強悍,大概率有望進階次輪「雙一流」。浙工大有國家重點(培育)學科1個(工業催化)。有10個專業通過全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其中2個專業有《華盛頓協議》國際專家全程參與認證評估。
浙工大的化學工程與技術學科進入A-檔;機械工程、工商管理等2個學科進入B+檔;環境科學與工程、藥學、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體工程等5個學科進入B檔。化學、工程學、材料科學、環境科學與生態學、農業科學等5個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的學科。
與哈工大同根同源的燕山大學是河北省重點支持的國家一流大學和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燕大有5個國家重點學科、5個國防特色學科。工程學、材料科學、化學3個學科進入ESI排名全球前1%。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8個學科獲得B類以上評估結果,其中機械工程為A類,材料科學與工程為B+。
可追溯到1902年劉坤一、張之洞等創辦的三江師範學堂的江蘇大學,實力也是不容小覷,江大有2個國家重點學科、1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流體機械及工程、農業電氣化及自動化、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工程學、材料科學、臨床醫學、化學、農業科學、藥理學與毒理學6個學科進入ESI排名全球前1%。
被譽為中國高校改革的一面旗幟的揚州大學於1902年始建。有國家級重點學科2個(作物栽培與耕種學、預防獸醫學),國家重點(培育)學科1個(動物遺傳育種與繁殖)。化學、植物與動物科學、工程學、農業科學、臨床醫學、材料科學等6個學科的ESI排名進入全球大學和科研機構前1%。
北京市重點高等院校之一的首都醫科大學有8個國家重點學科:外科學(神外)、眼科學、耳鼻咽喉科學、神經生物學、內科學(呼吸系病)、內科學(心血管病)、神經病學、兒科學,2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內科學(消化系病)、影像醫學與核醫學, 56個國家臨床重點學科。臨床醫學、神經科學與行為學、藥理學與毒理學、免疫學、生物學與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與遺傳學。其中,臨床醫學已進入ESI全球前千分之一學科。
這11所「雙非」排名連續5年上升
在這份榜單中,除了處於top5中的江蘇大學和揚州大學排名連續5年上升之外,另外還有9所「雙非」排名連續5年上升,分別是福建師範大學、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浙江理工大學、華僑大學、福建農林大學、浙江工商大學、溫州醫科大學、江西師範大學和江蘇師範大學,這些「雙非」連續5年排名都持續前進的好成績,次輪「雙一流」黑馬很可能就會在這些高校中產生。
大家認為浙工大、燕大、江大、揚大及首都醫科能成功晉升「雙一流」嗎?歡迎留言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