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洞察
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80、90後家長們越來越注重對孩子身體素質和綜合能力的培養。雖然在應試教育的體系中,體育總是被邊緣化的一門學科。但近些年,隨著素質教育的火熱發展,體育也漸漸被重視起來。
近日,一則「青少年近視率不斷攀升,教育部將把青少年近視防控納入政府績效考評」的消息再次把中國青少年身體素質問題頂上熱搜。政策風向和大眾對青少年身體素質的關注推動了青少年體育培訓市場的火熱,但據《親子商業志》觀察,整個行業的發展似乎並沒有想像的那麼快,師資素質、專業水準、場地等因素仍然在束縛企業發展的手腳,規模化、標準化、在線化仍然在探索中。
內容 | 林蘭楓
統籌 | 林蘭楓
據中國家庭素質教育消費相關調研顯示,家長為孩子選擇的素質教育課程中,體育類課程佔比50.99%,僅次於藝術類課程的71.78%;超過89%的的受訪家庭有意向報名體育類課程;在選擇體育課程的家庭中,63%的家庭為孩子投入的體育培訓年費用(包含裝備費用)超過8000元。
然而該領域較2015-2017年融資消息頻出,大量熱錢湧入相比,2018年相對低調。與少兒編程、創客教育、音樂陪練的火熱相比,體育賽道的發展也顯得較為清冷。
據公開信息顯示,今年以來青少年體育培訓拿到投資的鳳毛麟角。3月,YBDL青少年籃球發展聯盟獲得5000萬人民幣A+輪融資,復星銳正資本領投,達泰資本參投。6月,遊道籃球獲得動因體育、世紀明德教育1500萬人民幣融資。7月,界內體育獲榮正資本、動因體育等Pre-A輪千萬級融資;幼兒園籃球教育華蒙星體育獲得100萬元種子輪融資。近日,從事青少年跆拳道培訓的卓逸體育獲東方世旗千萬級Pre-A輪融資。
另據媒體統計,我國青少年體育培訓機構超過6000家之多,由於培訓具有極強的區域性,相對分散,除動因體育、萬國體育等少數有深厚積累的企業外,大部分機構規模化發展受限,行業成長緩慢。
但對於青少年體育教育,《親子商業志》更多看到的,還是利好。
首先,政策方面:
○ 2014年10月,國務院出臺的「46號文」(《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提出,到2025年,中國體育產業總規模將達到5萬億。
○ 2016年9月5日,國家體育總局印發《青少年體育「十三五」規劃》,明確提出實施青少年體育活動促進計劃,大力推動開展足球、籃球、排球等集體項目,積極推廣田徑、遊泳、體操等基礎項目及冰雪運動等特色項目,廣泛開展桌球、羽毛球、武術等優勢項目,積極開展青少年體育國際及地區交流活動。
○ 2016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於印發並實施《「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將青少年作為提高全民身體素質的重點人群,並就促進青少年體育活動提出了具體的目標和要求。
○ 2017年4月13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於印發並實施《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2016-2025年)》,提出「持續提升青年營養健康水平和體質健康水平,青年體質達標率不低於90%」的發展目標。
此外,中國教育部體育衛生和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也曾透露,待中考體育加試製度愈加成熟、科學、客觀後,可為高考體育測試提供參考。這意味著,體育很快可能成為高考的考查科目,體育成績也將成為人才選拔的重要標準。
第二,行業也已經呈現出集中化趨勢。從上述融資事件中不難發現,5家獲投企業裡,動因體育參與投資2家。這說明,業內領軍企業仍然在以自己的方式升級企業增長引擎,鞏固自身行業佔位,推動青少年體育培訓行業整合集中和高速發展。
第三,規模化雖難,但不是沒有路。加盟已逐漸成為體育培訓機構快速提升品牌認知度,擴大收入的有力手段。青少年橄欖球培訓機構巨石達陣就採取了自營與加盟相結合的發展模式快速進入了10個城市,設立25個校區。YBDL也採取了自營和加盟結合的模式,通過向加盟商輸出課程體系、教練培訓以及後臺管理等核心資源,向二、三線城市拓展。
第四,能夠解決體育培訓行業場地、師資、獲客、管理等難題的體育教育服務平臺也正在努力推動行業的信息化、數據化、規模化發展,這其中牛牛成長和斑馬少年運動分別於今年5月和8月獲得千萬級投資。
隨著越來越多瓶頸的突破,在國家 「全民健身」政策的引導、資本市場的熱切關注下,青少年體育教育的市場前景仍然可期。
但值得注意的是,家長們教育觀念也正在轉變,他們希望通過體育培訓不僅讓孩子鍛鍊好身體,更希望能夠同時達到塑造性格、磨練意志、開闊眼界,提升綜合素質的效果。這就要求青少年體育培訓機構要不斷洞察青少年的成長特點和需求,結合青少年的學習場景,升級課程,豐富產品體系,提升師資素質,提升自身的服務能力,方可立足長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