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側耳鳴耳聾竟是腫瘤惹的禍!杭州專家千裡馳援成功「拆彈」

2020-12-19 天目新聞

家住河南鄭州的老王(化名),右耳聽力越來越差,嘈雜的環境下經常聽不清旁人說話。開始以為是年齡增長聽力退化,但不應該只集中在一側耳朵上啊?

拖來拖去,他最後被確診為「聽神經瘤」,要進行手術切除這顆深埋的「炸彈」,當地醫院束手無策,因為稍有不慎就會致殘致死,特請千裡之外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的專家會診並手術。柳葉刀下,「炸彈」終於被成功摘除,專家強調,耳聾是聽神經瘤患者最常見的症狀,如果出現耳鳴、耳聾等症狀,一定要及時就診!

聽力下降、耳鳴,兇手竟是腫瘤

近年來,53歲的老王發現自己右耳聽力越來越差,打電話時他總聽不清對方講話,右邊耳朵像有蜜蜂在飛,發出嗡嗡的聲音。他一直沒太在意,以為是工作繁忙勞累或情緒緊張造成的,休息一下就會緩解。

「人老了,聽力當然會退化!」老王早年還曾被診斷過「中耳炎」,他總以為是「中耳炎」搞得鬼,反正各種理由,就是拖著沒去醫院進一步治療。

但是,最近老王的耳鳴越來越厲害了,他的身體還出現了新情況——時不時頭暈、走路不穩。這下老王覺得不對勁了,他懷疑自己的「中耳炎」是不是導致坊間說的「耳朵石頭掉了」的情況,才會出現這些異樣。

他再也不敢大意了,立即到鄭州第三人民醫院耳鼻咽喉科就診,詳細檢查後,老王沒有半點中耳炎的跡象,聽力檢查卻發現,他右耳極重度感音神經性聾,已接近全聾,顳骨CT則提示內聽道擴大。

同時,醫生給他做了頭部的核磁共振增強掃描檢查,結果發現右側內聽道佔位,考慮聽神經瘤。腫瘤最大直徑近2cm左右,腫瘤的下端已延伸進入橋小腦角,掌管呼吸的神經中樞腦幹延髓部分擠壓。

老王當場就蒙圈了,這麼多年來聽力下降原來和中耳炎沒有一丁點關係,全是這顆瘤子惹得禍。

「聽神經瘤」更嚴謹的命名是「前庭神經鞘瘤」,是一種良性腫瘤,起源於前庭神經的雪旺氏細胞,少數發生於耳蝸神經,位於內聽道的前庭神經鞘膜上,隨著腫瘤的生長增大,腫瘤可引起內聽道擴大,突向橋小腦角部。作為常見的顱內腫瘤之一(約7%~12%),佔橋腦小腦角區腫瘤的80~95%,發病率約1/10萬人,多發年齡30~60歲,無明顯性別差異。

兩地專家聯合挖出致命「炸彈」

「患者來的時候情況已經比較嚴重,不僅右耳聽不見,如若放任腫瘤進一步擴大,還可能擠壓腦幹,進一步影響患者的呼吸和吞咽功能,我們真為他的病情捏把汗!」鄭州第三人民醫院的醫生並沒有聽神經瘤的診治經驗,轉而想到請外地專家會診。

聽神經瘤貼近生命中樞,毗鄰周圍重要血管、神經結構,它曾是一項極其危險的手術,術後死亡率可達6%~14%,同時致殘率高(耳聾、面癱、偏癱等)。

於是一紙會診單發到了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耳鼻喉科副主任柴亮主任醫師的手中。柴亮副主任在科室亞專科業務中負責耳-側顱底外科,在浙江省內較早開展經迷路徑路聽神經瘤切除術。在向浙大一院醫務部報備並經院領導同意後,柴亮副主任決定為老王進行診療。

通過詳細的網絡問診,考慮到老王平時身體硬朗,右耳又完全沒有了實用聽力,在充分徵求患者的意願後,柴亮副主任採用適用於已沒有實用聽力的經迷路徑路聽神經瘤切除術。這種手術的優勢在於,對腦組織的牽拉最小,可儘早定位面神經,以避免面神經的損傷。

手術前,柴亮給老王制定了圍手術期的一系列周密計劃。在嚴格調整控制血糖十餘天后,他趕赴鄭州為老王開展手術。由於鄭州第三人民醫院沒有開展此項手術的先例,還特意緊急採購了一批手術器械,並配置了面神經監護儀。在兩家醫院的醫護人員密切的配合下,柴亮副主任採用全程無腦組織牽拉的方式,在神經電生理監測下進行腫瘤切除術。

術中也證實了柴亮術前判斷,腫瘤主體位於內聽道,進入橋小腦腳腦池,膨脹性生長,面神經也從條索狀被壓迫成薄薄的一層膜,腫瘤與顱內的靜脈竇巖上竇相貼。

手術操作空間十分狹小,「可以說處處是陷阱,要挖出這顆『炸彈』並不容易!」柴亮回憶,這類手術需要在顯微鏡下長時間精細操作,稍有不慎就會導致患者殘疾、昏迷甚至死亡,手術常常要六七個小時,這對醫生的專業技術、精力、心理素質都是極大的挑戰。

在暴露腫瘤的過程中,團隊遭遇了貼近腫瘤的巖上竇出血,手術難度顯著增加,後經妥善處理後繼續開展手術,順利地全部切除腫瘤。整個手術歷時6小時30分鐘,令人高興的是,術後老王的面神經得到完好保留,沒有出現面癱的情況。

提醒:一側持續耳鳴、聽力下降要警惕!

「聽神經瘤增大會壓迫相對脆弱的耳蝸神經,就會造成聽力下降。而前庭神經本身受累可能出現頭暈、平衡障礙等症狀,但多數腫瘤因為生長緩慢,患者可能沒有自覺症狀。」 柴亮介紹。浙大一院耳鼻喉科和神經外科均可開展聽神經瘤手術,但有各自不同的手術入路:耳鼻喉科側重於側顱底入路(包括迷路入路、耳囊入路、顱中窩入路等),神經外科則應用乙狀竇後入路。浙大一院耳鼻喉科柴亮主任醫師與神經外科鄭秀珏主任醫師就在聽神經瘤的多學科診療中進行了多年的合作。

聽神經瘤位於顱底,周圍重要的神經、血管眾多。故聽神經瘤在早期時體積越小,做手術時越方便靈活,造成的不可恢復損傷就越小,手術風險也越低,留下後遺症的概率也越低,愈後效果也就越好。如果腫瘤到晚期時長得過大,術中很難完整剝離,極易傷及與之毗鄰並行的面神經、三叉神經等。

在日常生活中,頭暈、耳鳴和聽力下降很常見。腦供血不足的中老年患者,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基礎疾病的患者,都有可能出現頭暈、耳鳴和聽力下降。那麼,如何甄別是否患了聽神經瘤呢?

劃重點

早期症狀:

腫瘤體積小時,出現一側耳鳴、聽力減退及眩暈,少數患者時間稍長後出現耳聾。耳鳴可伴有發作性眩暈或噁心、嘔吐。

後期症狀:

隨著腫瘤增大,早期症狀加重,還會出現三叉神經損害、同側面部感覺遲鈍和淚腺分泌減少,面癱,精細運動不能,步履蹣跚,眼球運動障礙,發音困難,吞咽困難、飲食嗆咳等,甚至出現癱瘓、死亡等症狀,且各項症狀持續加重沒有緩解。

專家強調,聽神經瘤一定要儘量早發現早治療!如果出現單側耳鳴和聽力下降,持續頭暈等,要抓緊到正規醫院耳鼻咽喉科就診,排除聽神經瘤等疾病。一旦發現聽神經瘤也不要著急,需結合自身一般情況、腫瘤大小及聽力情況等綜合考慮,選擇保守觀察、放射治療或手術治療。(本文圖片由浙大一院提供)

「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相關焦點

  • 突發一側耳聾耳鳴警惕腦瘤
    聽力突然下降、耳鳴等耳朵方面出現問題時,多數人會選擇到耳科就診。相關專家提醒,有一種腦瘤導致的早期症狀恰恰是耳聾耳鳴,因為很多患者初診都在耳鼻喉科,聽神經瘤的早期診斷率較低,很容易造成誤診誤治,需要引起有相關症狀的患者注意。
  • 突發一側耳聾耳鳴小心腦瘤在作祟
    核心提示:聽力突然下降、耳鳴等耳朵方面出現問題,多數人會選擇到耳科就診。但有一種腦瘤導致的早期症狀恰恰是耳聾耳鳴,因為很多患者初診都在耳鼻喉科,聽神經瘤的早期診斷率較低,易造成誤診誤治,需要引起注意和重視。
  • 神經性耳鳴 突發性耳鳴 傳導性耳聾 混合性耳聾 老年性耳聾
    中青年人過早「耳背」 --神經性耳鳴 突發性耳鳴 傳導性耳聾 混合性耳聾 老年性耳聾 前幾天,40歲的李先生參加了單位組織的體檢,在用秒表檢查聽力時,醫生發現他左耳的聽力比右耳的聽力要弱,他也明顯感到,左耳沒有右耳靈敏。為他體檢的醫生告訴他,這可能和他的生活方式有關。
  • 老年痴呆症與耳聾耳鳴有關(組圖)
    老年痴呆症與耳聾耳鳴有關(組圖)) 常威  耳鳴、耳聾逐漸成為威脅老年人晚年聽力的「殺手」。
  • 耳聾 耳鳴 一貼就靈
    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周刊●綜合 2010.11.25 星期四 耳聾 耳鳴 一貼就靈 貼一下耳蝸 耳鳴停了 耳聾靈了
  • 漳州新華南路惠耳聽力助聽器 :助殘日開展大型耳聾、耳鳴諮詢活動
    惠耳聽力為了配合全國助殘月活動,特別邀請了全國各地的耳科專家在惠耳聽力500餘家聽力中心開展大型耳聾、耳鳴、康復諮詢活動。在助殘月,我們提供最優質的服務,最優惠的助聽器價格,最專業的聽力諮詢,解決您的聽力問題,您可以就近選擇各惠耳聽力中心進行聽力免費檢查,並獲得專業的免費諮詢,具體專家諮詢時間請詢問當地服務中心。
  • 敢問耳鳴耳聾:路在何方?特邀二位專家為你在線一對一答疑解惑
    耳鳴是一種很常見的疾病現象。國內外流行病學調查數據顯示,普通人群中約15~20%的人患有耳鳴。耳鳴患者求醫無門患上耳鳴後,患者常擔心自己會演變成耳聾,終日惶惶不安,到處求醫,卻總不見好轉,於是情緒更加焦慮,導致耳鳴加重。
  • 新民晚報數字報-耳鳴不必煩,耳聾也可治
    耳鳴耳聾,原本在老年人群發病率較高,但在一些醫院耳鼻咽喉科,耳鳴、耳聾的年輕患者明顯增多,很多患者都是年輕的白領。對此,耳鼻咽喉科專家尚玉山主任提醒,在日常生活中,年輕人工作壓力大,喜歡熬夜、長期佩戴耳機、睡眠少,耳鳴時有發生,但若頻繁出現耳鳴,這事不可掉以輕心,一旦發現異常要儘早到醫院耳鼻咽喉科診治。  耳鳴可分為實證和虛證  據尚玉山主任介紹,耳鳴可分為實證和虛證。
  • 突發性耳聾:八成出現過耳鳴
    專家指出,人的聽力非常嬌嫩,耳蝸上感受聲音的毛細胞的數量在人出生時就已經定了,損傷一個就少一個,是不可逆轉的。而在我們的一生中,從嬰幼兒到老年人,都可能因不同原因導致感受聲音的毛細胞受損、凋零,使聽力下降,嚴重的甚至致耳聾。到底哪些原因可能「偷走」你的聽力?日常生活中哪些誤區可能造成不可逆的聽力損傷?
  • 【必看偏方】耳鳴耳聾
    耳鳴、耳聾是耳部疾病的常見症狀。耳鳴是指患者自覺耳內鳴響,如聞蟬聲」或如潮聲。耳聾是指不同程度的聽覺減退,甚至喪失。耳鳴可伴有耳聾,耳聾亦可由耳鳴發展而來。↓《民間方1.》↓白果治耳【方劑】白果10克,枸杞子30克。【用法】水煎服,每日2~3次。【功效】治耳鳴。↓《民間方2.》
  • 頻繁頭暈耳鳴 當心耳聾前兆
    這種現象俗稱耳鳴。日常生活中,耳鳴、頭暈、眼冒金星等症狀,如果偶然出現,可以不必擔心,但症狀若頻繁出現,則要當心。頻繁頭暈耳鳴被認為是耳聾的前兆。  10月11日(本周六)14時30分,中科體檢「健康百家談」公開課將邀請在全國耳鼻喉學術界享有很高聲譽的夏華主任醫師,帶來「揭開耳鳴的面紗」主題講座!
  • 耳鳴耳聾 老花眼
    [君碧沙聰明丸],國藥準字Z20063647,是我國著名高科技藥物研發企業君碧莎製藥有限公司在經典古藥「聰耳明目湯」基礎上,運用現在製藥手段從近百種中藥中提取出「耳目神經修復素」,營養、修復、再生耳目受損神經,一藥解決老花眼,耳鳴耳聾,只需30天就能讓各種耳聾老花眼從此告別耳聾、耳鳴、視物昏花。
  • 耳鳴的原因有哪些?耳鳴是腎虛嗎?3種耳鳴要當心,有可能耳聾
    在回答小劉的問題之前,我們要先了解下什麼是耳鳴?耳鳴的原因有哪些?什麼是耳鳴?哪些原因會導致耳鳴?不過一旦出現持續的耳鳴則可能是身體出現問題的信號,此時,應該儘早就醫找出病源。耳鳴可區分為主觀性耳鳴和客觀性耳鳴。前者是只有本人自己才能聽到的耳鳴,這一般是感知幻覺造成的,而且這種耳鳴也是人們最常遇到的,問題可能出現在耳朵的任何部位,也可能跟大腦、中樞神經有關。
  • 耳鳴耳聾小竅門,還在為耳鳴困擾嗎?
    耳鳴是指病人自覺耳內鳴響,如聞蟬聲,或如潮聲;耳聾是指不同程度的聽覺減退,甚至消失。耳鳴可伴有耳聾,耳聾亦可由耳鳴發展而來。二者臨床表現和伴發症狀雖有不同,但在病因病機上卻有許多相似之處,均與脾、腎有密切的關係。
  • 是什麼治好了多年的耳鳴耳聾頑疾?
    1億國人被耳鳴困擾在我國,耳鳴的人有過1億,據統計資料表明,目前我國五十歲以上耳聾耳鳴人數較多,六十歲以上的老年人中有都有耳鳴、耳聾。其中多人受到耳鳴的嚴重困擾,有耳鳴的人因中老年耳鳴不能進行正常的生活、學習和工作,並伴有嚴重的心理障礙。耳聾耳鳴已成為嚴重影響中老年人生活質量和阻礙家庭和諧幸福的重要因素。
  • 一側持續耳鳴 進行性聽力下降?要警惕聽神經瘤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以為是在非洲工作期間出現高原反應,頭暈、耳鳴、聽力下降、行走不穩,結果是腦子裡一個雞蛋大小的聽神經瘤「作祟」,28 歲的河南偃師小夥段先生輾轉老家及上海等地,最終在我省成功接受手術,一次性全切腫瘤,康復出院。
  • 耳鳴耳聾不可怕,老衲自有秘方治
    耳鳴耳聾不可怕,黑木耳加鮮蔥花症狀:耳聾耳鳴偏方1:黑木耳15克泡發,鮮蔥花20克,將二者洗淨拌勻後炒食,
  • 五位一體療法治療耳鳴耳聾受追捧
    「耳鳴耳聾、聽力下降,心裡越來越煩,脾氣越來越暴躁。」……生活中,耳鳴耳聾患者備受折磨,試了很多治療方法都無濟於事。為了讓耳鳴耳聾患者得到及時有效治療,少走冤枉路,威海市中醫院耳鼻喉科成立了耳鳴耳聾治療中心。該中心中西醫相結合,創造出特色療法——五位一體療法,治療耳鳴耳聾效果好,受到患者的一致好評。工作中的馬文波。
  • 中醫公開:耳鳴耳聾特效方集
    對鏈黴素及其他西藥引起的耳鳴、耳聾療效極佳。3、路路通治療耳鳴:取路路通15克,先用冷水浸泡1小時,然後水煎成藥液頻飲,5天為1療程,一般1-2個療程即可痊癒。4、葛根治療特發性耳聾:取葛根適量研成粉末,用空心膠囊裝後吞服,每粒含藥0.5克,每日2-3次,每次3-4粒。一個月為1療程,一般1-2個療程即可好轉或痊癒。
  • 學會這六種治療耳聾,耳鳴的良方!80歲不受耳聾耳鳴擾!
    耳鳴、耳聾都是聽覺異常的症狀。以病人自覺耳內鳴響,如聞潮聲,或細或暴,妨礙聽覺的稱耳鳴;聽力減弱,妨礙交談,甚至聽覺喪失而不聞外聲的稱為耳聾。耳聾是指由藥物、某些化學製劑或其他原因所致的聽力暫時性或永久性喪失的一種病症。耳鳴,即耳中鳴響如蟬鳴,或如鐘鳴。是發於耳部的- 一種病症。多見於中耳道局部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