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9月9日電(記者陸中秋)9月8日,2019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黔東南州主題推介日活動」在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草坪劇場舉行。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生態保護修復司副司長汪衛紅出席並講話、貴州省林業局副局長繆傑出席並致辭、黔東南州人民政府副州長楊承進致歡迎詞。同時出席本次活動的還有國家林草局、貴州省林業局有關部門領導、黔東南州相關部門負責同志、在京的企業家代表。
有關領導與嘉賓出席主題日啟動活動。攝影:王佳麗
據悉,本次活動藉助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的平臺,以「中國聚寶盆·大美黔東南」為主題。由貴州省黔東南州人民政府主辦,貴州省黔東南州林業局承辦,貴州省黔東南州投資促進局、貴州省黔東南州文體廣電旅遊局、貴州省黔東南州工業和信息化局等協辦。通過播放《大美黔東南》宣傳片,開展招商引資推介、黔東南州生態產品推介展示,表演《踩鼓舞》、《反排木鼓舞》、《木葉聲聲》等10多個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文化節目等,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了黔東南在生態資源、文化旅遊和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的成就。進一步提升了「中國聚寶盆·大美黔東南」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演員表演節目。攝影:王佳麗
黔東南州是我國南方重點集體林區之一,森林覆蓋率達67.67%。這裡生態環境良好、民族風情濃鬱、歷史文化厚重、自然資源豐富,被譽為「生態之州、歌舞之州、神奇之州、百節之鄉」,民族文化和自然生態「兩個寶貝」熠熠生輝,是名副其實的中國聚寶盆。2012年被文化部批准為國家級民族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2016年被國家旅遊局評為全國30個國際特色旅遊目的地。是世界鄉土文化基金會確定的18個生態文化保護圈之一,侗族大歌被列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苗族服飾、古歌、銀飾等53項72個保護點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數量排名全國市州級第一位。苗家山寨和侗家山寨保留了不緊不慢的舒適節奏和最淳樸的真實感,望得見山、看得見水,喚醒當代人心底的鄉愁,是「人類疲憊心靈棲息的家園」,世界十大「返璞歸真、回歸自然」的旅遊首選地,世界上52個最值得到訪的旅遊目的地之一。
遊人觀看主題推介日活動。攝影:王佳麗
近年來,黔東南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視林下經濟發展,把林下經濟作為脫貧攻堅、助農增收的特色產業來大力推廣,在「森林之州」實現了生態和經濟雙贏,是綠色產業發展的典型,是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發展的很好案例,實現了增綠、增效、增收和「百姓富、生態美」的有機統一。湧現出麻江藍莓、天柱油茶、施秉太子參、劍河食用菌、榕江小香雞等鄉村振興戰略的先進典型。如今黔東南州林下經濟已發展成為集種植、養殖、採集加工、旅遊體驗於一體的特色優勢產業。發展林下經濟成為了黔東南州踐行習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成功實踐。截止2018年,全州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036億元,增長7.9%,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50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長8.3%,城鎮和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0130元和9227元,分別增長8.9%和10%,減少貧困人口30.51萬人。
據了解,黔東南將以此次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為契機,面向世界,敞開懷抱、擴大交流、增進友誼、加強合作,讓「中國聚寶盆·大美黔東南」的內涵更加豐富,同時著力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守好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加快綠色發展。依託良好的生態環境,因地制宜發展生態綠色產業,讓綠色經濟佔比逐年提高,讓綠色產業更好地助推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全方位擴大對外開放,共同分享綠色發展新模式、共同構建綠色發展新機制,攜手共創綠色富民新產業。
(本文圖片由作者授權中國日報網使用)
來源: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