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母親,我們都想做一個好媽媽。下面是衡量好媽媽的六個標準,看看你自己佔了幾條?
第一,做一個立下規定,並認真執行的媽媽。
每個媽媽都愛自己的孩子,但不能溺愛孩子,給孩子制定合理的規則,是必須堅持的。不能因為盲目的愛而「被綁架」,寵壞「違背規則」的孩子。
比如和孩子一起,在一個比較和睦的氛圍下,和孩子協商看手機的時間、購物前的約定、寫完作業後才能玩、早上睡醒後不能賴床,趕緊穿衣服…並詢問孩子,如果做不到這些應該如何受到懲罰?
對於犯了錯誤的孩子,不能用「打」的方式來懲罰,因為孩子很容易模仿,孩子會認為:遇到問題的時候,「打」是解決問題的唯一方式。懲罰的原則,我們要知道。對孩子來講,剝奪他玩的權利就是對他最大的懲罰了。
第二,做一個愛笑樂觀的媽媽。
值得肯定的是,樂觀的媽媽一定能培養出陽光且積極面對生活的孩子,而大多數成績優異又積極開朗的孩子,都能找到樂觀和自信的影子。樂觀愛笑的媽媽,更容易在孩子心中種下樂觀與自信的種子,對孩子的一生影響都會很大,只要耐心澆灌細心呵護只需靜等花開。
第三,做一個有愛心的媽媽。
當媽媽坐公交車主動給老人孕婦讓座時、給貧困山區的孩子捐衣服時、幫老人推一下車時、扶起跌倒的孩子時,教師節幫孩子買束花,送給老師時,這些不經意的行為會在孩子內心深處種下愛心、同情心和感恩的心這三顆種子。當長成大樹時,對孩子的推動力是很大的。
第四,做一個不焦慮,不包辦的媽媽。
父母對孩子萬般牽掛,擔心孩子學校受不受欺負?寫不完作業怎麼辦?手抄報孩子自己能寫好嗎?穿的少,感冒了怎麼辦?等等等等。這樣的情緒容易導致,父母喜歡包辦孩子的所有事情。無形之中剝奪了孩子很多嘗試和探索的機會。
最致命的是這種焦慮的神情,會讓孩子認為自己什麼都做不好,對自己的能力充滿負能量。當孩子對你說,媽媽讓我自己做吧!你要做的就是放手,讓孩子自己做,做的不好,你不要指責,只需鼓勵。這樣你的孩子,他會很有成就感。以後會做的,越來越好。
第五,做一個不和別人家孩子比較的媽媽。
誰家孩子考了100分,你為什麼只考60分?誰家孩子的字寫得那麼工整,你都報了寫字班為什麼字寫的這麼醜?誰家孩子上課積極回答問題?為什麼你卻一次不舉手?
不拿別人家的孩子與自己的孩子做比較,甚至為此去責怪自己的孩子。當別人討論孩子如何時,請媽媽們做一個傾聽者,不要給自己的孩子貼標籤。
這樣做孩子會更加確認自己被愛,會更有安全感,在日後的學習和生活中心態也更健康。
第六,做一個多鼓勵多讚美孩子的媽媽。
當孩子在面對困難的時候,如果能得到媽媽的鼓勵和讚揚,孩子就會有很大的動力和勇氣去迎接挑戰。這份動力,使他不會懼怕任何困難,更積極的善自己,對未來也充滿希望。
優秀的媽媽們,用我們的智慧去善待上天賜給我們的這個小天使,讓我們不斷的學習完善自己,陪伴孩子健康成長。
我是三子媽媽,感謝您的關注和支持。我們一起努力,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