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詩意地棲居 | 超譯海德格爾

2021-02-16 慢書房

『閱讀本是尋常事,繁華靜處遇知音』

作為20世紀最為重要的哲學家之一,海德格爾令人難以捉摸,其思想複雜而浩瀚。

《人,詩意地棲居:超譯海德格爾》一書是譯者郜元寶從海德格爾大量著作中精選160餘條語段翻譯整理而來。分為「存在的真理」、「思想的任務」、「語言是存在的家」、「人,詩意地棲居」、「技術和人的命運」五個部分,另附三篇重要論文。大致勾勒出海氏思想的輪廓與話題中心,有助於讀者更好地接近原著,進入海德格爾極富魅力的、邈無涯際的精神王國。

今天慢師傅精選三條,與各位書友一起分享。

親近不在於縮短距離

 

時間和空間的一切距離正日益被縮短。以前人們需要旅行幾星期幾個月才能到達的地方,在今天,乘上飛機,一夜之間就可抵達。從前人們需要若干年後才能獲悉的事件,如今通過收音機馬上就可以聽到有關的消息。在幾個季節裡自始至終總是隱而不顯的植物的發芽、生長的內在過程,如今在電影裡只需一分鐘便可把它披露無遺。坐落在遙遠地方的最古老時代的文化遺址,可以從電影上看到,似乎它們就處在當下車水馬龍的市街上。此外,電影還可以通過顯示攝影機和正在工作的攝影師,來證實自己所展示的東西。對一切遙遠之可能性的廢除,已由電影臻於頂峰。

人在最短的時間裡把最長的距離拋在身後。他把最大的距離置於身後,從而以最短的距離把萬事萬物都置於目前。

但是,對所有距離的瘋狂廢除並沒有帶來任何親近,因為親近不在於縮短距離。就距離而言,離我們最短的距離,憑著它在銀幕上的圖像或無線電收音機裡的聲音,可以仍離我們很遠很遠。而在距離上離我們遙遠莫測之物,卻可以離我們很近很近。短距離本身並不是親近;而大距離就其本身而言也不是疏遠。


最激發思想的事是我們至今還尚未思

 

當我們正在思的時候,我們漸知去思意味著什麼。但是,如果我們的努力是卓有成效的,那麼,我們就必須準備學習思。

一旦我們讓自己涉身這樣的學習,我們就已然承認自己還無能去思。

人被稱作能夠思考的存在者,確實如此。人是理性的動物。理性,ratio,就包含在思中。作為理性的動物,人必須是能思的——假如他真想思的話。可是,情況也許會這樣:他想思,卻不能思。更有甚者,當他想思時,由於所欲太多,反而所思甚少。人是在具有去思的可能性意義上是能思的。但光有這種可能性還不能保證我們能思……

為了能夠去思,我們必須去學習思。何謂學習?人們處理一切事情,他這麼做,使事情符合那作為本質呈現於他的無論什麼東西,這時候,人就是在學習。通過注目於那有待思及的東西,我們學著去思。

比如說,我們稱朋友中那本質的東西為「友情」。在同樣意義上,我們現在稱那本身有待去思的事物為「激發思想之物」。任何激發思想之物都給我們去思(的所思)。但是,它總是當那激發思想之物本質上已經是必須思及之物時,才給我們那樣的禮物……什麼是最激發思想之物?它如何在我們這個最激發思想的時代顯出它自己?

最激發思想的事是我們至今還不思——甚至還尚未思,儘管世界狀態正日益變得更加激發思想。真的,世事的演變要求人類好像應該是無所耽擱地去行動……所以,缺乏的是行動,不是思想。

然而,幾個世紀以來一至於今,人們也許做的太多,思的太少了。今天,人們對哲學的濃烈持久的興趣隨處可見,差不多每個人都號稱對於什麼是哲學已經成竹在胸!此時此刻,怎麼竟敢斷定我們尚未在思呢?哲學家是那些卓越的思想者。他們被稱作思想者,正因為思本來就發生在哲學中。

無人否認今天有一種對哲學的興趣。但是——假如人們真的理解何謂「興趣」,那麼,今天還有什麼人們不感興趣的東西剩下來嗎?

人們對哲學表現出興趣,還不足以證明他有任何去思的準備……恰恰相反,從事哲學比別的任何事情都更能給我們造成一種頑固的錯覺:好像只要不懈地「哲學」,就是在思了。

這就意味著,那在本質意義上內在地要求思及的東西,我們尚未正視它,尚未受它的支配……我們尚未在思,這根源於如下事實:那應該被思及的東西離開了人,很久以前就離開了……只要那有待思及的東西撤回去了,人們並不能真正地思。

「說」非「講」

 

說與講不是一回事。一個人可以喋喋不休地講,卻始終什麼也沒說。另一個人可以保持沉默,但正因為一言不發,他說了許多。

但什麼是「說」?為揭明此點,我們必須呆在當我們使用「說」這個詞時我們的語言叫我們去思的事物的近處。「說」指顯示,讓出現,讓被聞或被見到。

我們借下列事實闡明某些自明的東西,不過這自明的東西及其全部含義,我們並未致思於它。對另一個人講,是指:對另一個人說某事,顯示某事,使彼此確信所顯示之物。與另一個人講,是指:一起交談某事,互相顯示那在講中宣告出來以及在講中說出來的東西,即那自行明朗化的東西。未講出的並不僅僅是某種無聲的東西,而是那保持在未被說出的狀態的東西,即尚未被顯示出來、尚未達於其顯現的東西。那必須完全保持在不講狀態的東西在不說中被收回,作為不可顯示者隱於遮蔽狀態,這就是神秘。對我們講出的東西是作為斷言而講出的。斷言是指某種透露出來的東西,講這種東西甚至無須被聽到。

講,作為言說某事,屬於語言的存在之刻劃,這刻劃遍於一切形式的說,遍於一切說出的東西;在場者與不在場者均藉此一刻劃宣告出來,允諾或拒絕自己,顯示或撤回自己。來自眾多不同淵源的多樣的說,是語言存在之刻劃中的無所不在的東西。

《人,詩意的棲居:超譯海德格爾》

作者:海德格爾  郜元寶譯

出版社:北京時代華文 領讀文化

出版日期: 2017年6月 



—FIN—

編輯丨慢師傅

相關焦點

  • 秋白讀書會之經典文學 |《人,詩意地棲居:超譯海德格爾》
    讀郜元寶教授編譯的《人,詩意地棲居:超譯海德格爾》,最大的收穫,就是在紛繁的生活中找到哲學提倡的詩意和一顆恬靜的心。哲學其實是人類的一個夢吧?是人類對現實社會的不滿足,進而產生的更深層次的思考。換句話說,哲學應當能為人插上可以飛天遁地的翅膀,用思維的強度和快感,把人從現實庸常的生活中拉升起來,獲得痛苦與快樂。
  • 郜元寶:人,詩意地棲居 | 超譯海德格爾
    《人,詩意地棲居:超譯海德格爾》一書是譯者郜元寶從海德格爾大量著作中精選160餘條語段翻譯整理而來。分為「存在的真理」、「思想的任務」、「語言是存在的家」、「人,詩意地棲居」、「技術和人的命運」五個部分,另附三篇重要論文。大致勾勒出海氏思想的輪廓與話題中心,有助於讀者更好地接近原著,進入海德格爾極富魅力的、邈無涯際的精神王國。
  • 高建新:以人生為節日 詩意地棲居
    以人生為節日,就不用刻意地準備什麼,等待什麼,不因為等待而喪失了享受人生的好時機。以人生為節日,就不會以得失為懷,從而破壞生命的大快活、大和諧。 由丹納的「以人生為節日」聯想到荷爾德林的「詩意地棲居」,這其實是一個話題的兩個方面。「充滿勞績/然而人詩意地/棲居在這片大地上」。
  • 2016高考作文範文精選:在平衡的生活中詩意地棲居
    荷爾德林說:「人生充滿勞績,然而人,詩意地棲居在這片大地上。」人生漫漫旅途中,讓我們在奮鬥的徵程裡學會欣賞沿途的風景,讓我們在平衡的生活中詩意地棲居!  在平衡的生活中詩意地棲居,我們要在奔跑中學會憩息。雖然「路漫漫其修遠兮」,我們仍然要在路途中「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  遙望千年以前,孔子駕車周遊列國。
  • 北大中文系教授陳保亞:理性地生存,詩意地棲居
    那你說,我寧願做一個不用擔當的普通人,在母語寫作中,像德國詩人荷爾德林所說的那樣,詩意地棲居。你做不到。北大人的北大精神正在被期待。 什麼是北大精神?自由、包容、民主、科學、獨立、愛國等等,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理解。我所理解的北大精神,是對理性的認同。 這裡的理性是針對愚昧而言。
  • 在杏壇中詩意地棲居
    德國哲學家海德格爾說:「人應該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人民教師也應該詩意地棲居在杏壇中,享受教育事業的美好。如何能讓教師們在三尺講臺上遊刃有餘呢?馬克思說哲學是無產階級爭取解放鬥爭的強大武器,其實哲學也可以變成教育工作者開啟智慧聖殿的金鑰匙,西方就把哲學比喻成女神雅典娜身旁象徵智慧的貓頭鷹。
  • 【銀河心語】人生的真諦:詩意地棲居,然後悄悄地走掉
    將來就那麼糊裡糊塗地去死有什麼不可以呢?何況想也想不出個結果。如果真能想明白,如果這事真有一個標準答案,想想未嘗不可,可是我已經從十來歲一直想到退休的年紀,還是沒想明白,這種折磨到什麼時候是個頭啊。每當我把這件事往深裡想,就開始變得戰戰兢兢。好像一個手握探雷器正在探雷的工兵,一不小心就可能粉身碎骨,至少也得缺根胳膊斷條腿。一個黑漆漆的空間。碩大無朋的天體在黑暗中遊蕩。
  • 後疫情時代慢生活美學引領咱們去詩意地棲居海南長壽島
    於是,被都市病折磨得疲憊不堪的圍城居民,越來越嚮往追尋詩意地棲居。 從而驀然回首,發現詩意地棲居原來就在我們身邊。
  • 起承轉合式結構的申論範文:詩意的棲居
    起承轉合式結構的申論範文:詩意的棲居 http://gongwuyuan.eol.cn  來源:  作者:中公教育  2015-03-17  大 中 小
  • 隱藏在麗水山巔的這個詩意棲居地,承包了你一年的雲海和星空!
    隱藏在麗水山巔的這個詩意棲居地,承包了你一年的雲海和星空!▲高坪雲海抖音視頻一邊是雲海中的夢幻世界,一邊是俊秀的石姆巖丹霞地貌,於是產生幽邃、神秘、玄妙之感,給人一種朦朧的美。▲北鬥崖雲海延時拍攝一年365天,這裡有360天都是雲海繚繞,山巒疊著山巒,雲霧攏著雲霧,這裡便是麗水遂昌雲上高坪!
  • 荷爾德林詩選讀:人,詩意地棲居
    他的詩歌運用大量隱喻、象徵、悖論等現代技巧,突破古典時代的規則束縛,表達對自由的強烈嚮往和對詩意棲居的生命境界持之以恆的想像。荷爾德林生前默默無聞,死後他的作品進才逐漸為人們傳誦,尤其是進入二十世紀後,哲學家和詩人對他的評價越來越高,把他看作先驅和導師。
  • 2013最後一周 永定河孔雀城劍橋郡詩意棲居
    2013最後一周 永定河孔雀城劍橋郡詩意棲居 房天下   2013-12-23 13:16 [摘要]
  • 長沙:夜憩民宿裡詩意棲居
    現在,她正甘之如飴地做一個親愛的民宿主,紮根鄉土,素麵朝天,心懷夢想,腳踏大地。 在長沙縣,在潤之和開慧夢開始的地方,有故事的皮青和她有故事的民宿主朋友們,離開城市,回歸鄉村,正把一個個美麗卻凋敝的村落,變成都市人嚮往的詩意棲居之所。
  • 文理學院打造「十大書院」 學生有「詩意地棲居」
    4月20日,在參觀完紹興文理學院的「書院」後,來自安徽工業大學的尹鵬程老師有感而發地說。當天,全國高校學生公寓管理高級研修班在紹興文理學院舉行,全國170多所高校的後勤負責人前來參觀,專家們認為:這裡「書院式管理」,體現了全方位育人的理念,成為全國高校學生公寓管理的樣板。
  • 【榜樣法大】詩意地棲居——蔡曉昕
    她調侃自己崇尚慢生活,是一個時常跟不上節拍的人。「學習、社團、實習、玩樂這些新鮮的事物一系列鋪開在剛進入大學的新生面前,其實很難去平衡和抉擇的,對於我來講,選擇往往更為重要。喜歡一件事就專心做下去,慢慢來。所有的事,都出於對這個世界的好奇和熱愛,否則像多數人一樣快節奏地忙碌,靜下來反問自己的時候,時常會有無意義感。」對於為什麼選擇慢生活,她是這樣解釋道的。
  • 八達嶺孔雀城,一方詩意的棲居之地
    作為聯通南北樞紐要地的懷來已成為該區域發展的門戶,未來區域交通、生態和產業將迎來持續升級。除此之外,由於懷來接近北京海澱中關村、西二旗等地,十三五規劃也將懷來納入首都規劃發展中,依託政策紅利,這裡將成為北京高科技產業轉移、人才外溢的重要目的地。目前,騰訊、百度和華為等網際網路巨頭,航天科技產業、文化主題公園、奧林匹克旅遊城以及養生養老社區等都落地懷來。
  • ——記鄭州市第七高級中學 「感冬 詩意地棲居」讀書分享會
    但七中的校園內,有一群可愛的熱情的人兒,他們反而以冬為引,詩意棲居。一群可愛有思想的的七中人1月12日下午,溫度剛過冰點,卻掩蓋不了同學們的熱情。在三位博聞強識的語文老師的帶領下,部分高一、高二同學在圖書館舉辦了「感冬——詩意地棲居」系列活動之讀書分享會。
  • 李娟的「冬窩子」與李子柒的「農家院」,詩意棲居背後的自由堅守
    雖然不是同一片天地,但是她們都實現了詩意棲居,過著令人羨慕的世外桃源般的生活,任歲月流逝,任世事嘈雜,她們依然堅守著自由的底色。《冬牧場》記錄了李娟在古爾班通古特沙漠中三個多月的遊牧生活,惡劣的環境,清苦的日子,終改變不了她心底對自由的堅守。
  • 尋找詩意棲居 讚頌傳統美德
    9月19日,在離梁啓超故居咫尺之遠的一個新聳立的現代時尚家居「雲山詩意」小區內,成功舉辦了一個「雲山詩意」著名詩人採風暨詩歌朗誦晚會,以推動民間詩歌的發展。當天的活動共有兩個主題,分別是「尋找詩意棲居,讚頌傳統美德」與「助力民間詩群,推動民間詩歌發展」,先後舉辦的三項活動則是詩人云山詩意創作採風、廣東珠西詩群創作交流基地掛牌與「雲山詩意」詩人作品朗誦晚會。
  • 醇厚時光 逃離藩籬, 詩意棲居
    在生活的夾縫裡在忙碌的工作中總想找個地方讓內心 沉澱夢想擁有一個庭院讓靈魂 詩意棲居安靜和最愛的人在一起度過一天又一天記錄每一個又一個 醇厚的時光我們總渴望逃離世俗的藩籬讓生活 棲居自然像磐石那般作生命的旁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