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蘇網訊 今年來,三河鎮積極發揮自身優勢,多措並舉,加快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鎮村經濟社會快速發展。
積極做強特色產業。該鎮著力打造農業產業化田園綜合體,把特色農業、生態鄉村作為鄉村振興的基礎、產業發展的抓手,重點推進「蘑菇小鎮」建設,形成「一項產業致富一方」的輻射引領效應,帶動全鎮群眾致富。同時,進一步加快培育壯大澳吉爾農業莊園、宏偉牧業、大閘蟹養殖等一批規模大、效益好、帶動力強的農業龍頭企業,形成「農業+旅遊」的新型產業特色品牌。積極協助農業大戶申報國家級、市級、區級龍頭企業,幫助指導農業大戶開展綠色有機農產品生產和國家有機食品認證工作,力爭在今年底新認證農產品「三品一標」1個,新增農民專業合作社或發展家庭農場各兩個。
著力補齊民生短板。該鎮圍繞農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補齊民生短板,進一步擴大醫保、養老保險等各類保險的覆蓋範圍;繼續落實城鄉低保、困難群眾突發性和臨時性生活困難救助等工作,健全城鄉居民的生活保障體系。加強應急管理和防災減災體系建設,提高處置突發事件應急能力。積極拓寬就業、創業渠道,加強對就業困難人群的指導和培訓。加大農村危房改造力度,改善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條件。深入開展「掃黑除惡」專項行動,抓實安全生產、信訪穩定和陽光扶貧工作,持續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全面打造生態環境。該鎮藉助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契機,加大環境保護宣傳力度,持續開展「263」專項行動,加強鎮村環境綜合整治,抓好農村生活垃圾清運處理和黑臭水體、畜禽養殖企業的整治,整體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同時,提升市政管理水平,對集鎮的「牛皮癬」廣告、私搭亂建、佔道經營等行為進行全面清理,打造優美有序的鄉村環境。進一步加快新農村建設,率先謀劃啟動420省道和寧淮高鐵周邊「新社區、新田園」建設,全力推進農民康居工程建設,努力實現農民居住條件和農村環境面貌「雙提升」。
大力培育文明鄉風。該鎮以微信公眾平臺、鎮文化站、村居農民健身廣場、農家書屋和遠程教育等為陣地和依託,對廣大村民開展社會公德、家庭美德、職業道德等為主要內容的道德教育,不斷打造文明鄉風。積極修訂和完善以新農村建設、移風易俗、精神文明建設、矛盾糾紛調解等為內容的村規民約,促進鄉風文明建設。鎮文化站牽頭組織開展送文化、送科技下鄉等活動,提高廣大群眾的思想文化素質。開展身邊好人、文明鎮村、文明家庭戶等創建評比活動,選樹先進典型,培育新型農民,樹立文明新風,提升群眾素養。
加快推進全域旅遊。該鎮積極策應洪澤全域旅遊戰略,充分發揮自身的生態環境優勢,全力打好生態旅遊品牌。依託紫山食用菌產業優勢和品牌優勢,快速啟動規劃蘑菇小鎮建設。按照建設旅遊景區的思路,對龍禹生態園和錦鴻生態園進行規劃、升級改造,發展農產品採摘遊,提升接待水平。加快推進五裡牌美麗鄉村改造步伐和五裡牌大閘蟹養殖基地建設,發展漁業科普和生態觀光園區,著力打造洪三公路沿線農旅結合示範區。積極拓寬市場,帶動土雞、大棚蔬菜及其它土特產等特色產品生產,實現農旅融合發展,著力提升群眾幸福指數。
記者趙洪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