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有一位著名詞人,他和皇帝有同一位紅顏知己李師師,一首思鄉之詞千古流芳,他就是周邦彥。
宋朝重內輕外,崇文風雅,所以宋朝的文化百花齊放,詩、詞、散文和畫都有很大的成就。在這樣的文化氛圍裡,才子佳人當然是不會少的啦,例如柳永、歐陽修、李清照、朱淑真、蘇軾、秦觀、周邦彥等等。
宋代的幾個皇帝都是文藝範,例如寫出「書中自有黃金屋」的宋真宗趙恆,還有十分喜愛有才情的東京(汴京/開封)名妓李師師的宋微宗。
李師師是北宋時期的名妓,才貌雙全,深受京城公子王孫的追捧,連宋微宗也對她也是十分寵愛。同時李師師也是當時著名詞人周邦彥的紅顏知己。周邦彥這可算是更皇帝爭情人了。在一些小說話本中,還說李師師愛慕《水滸傳》中的108好漢之一的浪子燕青,就連宋江都曾為李師師寫過詞。
據說有一次,周邦彥正和李師師談心。不巧的是,宋微宗來了,周邦彥只能躲在床底,等宋微宗夜會佳人回去之後才能出來了。於是便有了下面這首詞。
少年遊·並刀如水宋代:周邦彥並刀如水,吳鹽勝雪,縴手破新橙。錦幄初溫,獸煙不斷,相對坐調笙。低聲問向誰行宿,城上已三更。馬滑霜濃,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李師師的閨房內,破橙用的并州出產的刀像清澈的水一樣(很鋒利),吳地的鹽比雪還白。李師師的纖纖玉手,輕輕破開了一個新鮮的橙子。這時候的屋內,華美的帳幔輕輕低垂,嫋嫋的爐香是室內瀰漫著暖融融的氣息,這氛圍十分曖昧。李師師和宋微宗相對而坐吹著笙。
已經半夜三更了,估計宋微宗要回宮去了,李師師低聲地問宋微宗要在哪裡住宿呢。現在夜深了,外面寒風凜冽,霜很濃,路也很滑,都很少有人行走了,要不就不要回去了吧。估計這只是李師師的假意挽留,畢竟周邦彥還躲在床底呢。
這個李師師、周邦彥和宋微宗的三人行也只是野史傳說,拋開這個,這首詞就只是一首簡單的男女相會又依依不捨的境態而已了。
周邦彥最廣為人知的是下面這首詞。
蘇幕遮·燎沉香宋代:周邦彥燎沉香,消溽暑。鳥雀呼晴,侵曉窺簷語。葉上初陽幹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故鄉遙,何日去。家住吳門,久作長安旅。五月漁郎相憶否。小楫輕舟,夢入芙蓉浦。
這首詞由他鄉的荷花回憶起故鄉,表達了詞人周邦彥濃濃的思鄉之情,構思十分巧妙。
在他鄉的周邦彥為了消除夏天悶熱潮溼的暑氣,他燒起了沉香。屋外的鳥雀鳴叫呼喚著晴天,拂曉時分詞人在屋簷下偷偷地聽著鳥雀的「言語」。早上初出的陽光曬乾了荷葉上昨晚留下的雨滴。,荷葉在水中迎著風兒亭亭玉立。
看著這些景色,周邦彥想起了遙遠的故鄉,他不知道什麼時候才可以回到家鄉。他的家鄉在吳越一帶,而他卻長期在長安客居。不曉得這個五月,家鄉的漁郎是否會想起我呢,其實是他想念想家的漁郎等等人了,在夢中周邦彥劃著小舟進入了故鄉的荷塘。
這首詞寫遊子的思鄉情結,寫景寫人寫情寫夢,語言天然,不加雕飾,卻又風情萬種。通過對清圓的荷葉、五月的江南、漁郎的輕舟這些情景進行虛實變幻的描寫,思鄉之苦表達得淋漓盡致,是宋詞史上不可多得的佳作。
這首《蘇幕遮·燎沉香》是周邦彥所有流傳至今的詞中最膾炙人口的,而且被選入課本,讓更多人品味到了這首詞的美。
你對周邦彥的個人經歷和詞作有什麼想法呢?歡迎評論補充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