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谷創投教父、PayPal創始人彼得·蒂爾在《從0到1》的第一章中提出了應對未來挑戰的觀點:要創造新的事物(從0到1),而不是簡單的複製(從1到n)。
智能音箱是近幾年為數不多契合該理念的產品。
2019年,對智能音箱行業來說是一個重要節點。智能音箱從0到1的第五個年頭,市場競爭開始轉向更高維度,有屏智能音箱成為下一階段的核心。
奧維雲網的數據顯示,2019年1月有屏智能音箱的份額還只有2.4%,到今年1月已經突破20%,達到20.7%,2月份額再次升至21.6%。全國乃至全球有屏智能音箱的份額大幅上漲,繞不開百度旗下人工智慧硬體品牌小度的身影。
數據來自奧維雲網
在行業層面,百度第一個在中國市場推出有屏智能音箱,並且率先引入智能屏概念。有屏智能音箱和智能屏的出現,快速改變著國內智能音箱市場的格局和趨勢。藉助小度在營銷上的大力推廣,小度智能屏系列在國內率先打響,快速登上國民第一智能音箱的地位。
IDC在2019年度報告中指出,小度智能音箱以全年1490萬臺出貨量成為2019年中國市場出貨量第一的品牌,同時在有屏音箱市場上超越谷歌,處於世界第一的領先地位。
智能屏浪潮席捲而來,阿里、小米也開始發力有屏智能音箱市場,整個市場逐漸形成了一超兩強的市場格局。
隨著阿里、小米先後公布針對智能音箱尤其是智能屏的新戰略,2020年整個市場充滿了看點。今年各家會上演怎樣的重頭戲?兩強的加碼追逐下,能否趕上一超的步伐?
變數仍在。
三次轉折的技術主線和生態輔助
智能音箱行業在五年的發展時間裡,產生了兩次比較重要的轉折。
第一次是以智能音箱為交互中心開啟人機對話時代,這一次轉折的特徵是以人機對話為核心的相關產業大量出現,如智慧機器人、智能家電等,消費者接受並認可人機對話,產業開始尋求新的商業機遇;
第二次是將智能音箱打造為家庭娛樂中心、智能家居控制中心,這一階段的特徵是智能音箱開始改變用戶體驗,比如小度支持家電操控、娛樂投屏,小米IoT生態鏈與智能音箱強關聯等等。
這兩次轉折,對智能音箱行業而言,技術的重要性佔到了99%,並在市場集中度不斷變高的過程中,形成了一個以技術為軸心的行業門檻。
在此前的文章中我曾分析過,中國市場從「百箱大戰」到一超兩強,百度之所以能實現最快速度的增長,正是因為技術能力足夠出色,在人工智慧、人機互動等領域有絕對的領先優勢。
百度的策略是靠技術和交互博弈,去年年底出現在小度在家智能屏X8身上的手勢、眼神、語音技術等多元生態交互,就證明了這一點。
包括之前中國科學院出具的《智能音箱的智能技術解析及其成熟度測評》報告,在聽懂、理解用戶的指令方面,小度系列智能音箱是唯一聽懂率超過90%的產品;在滿足用戶需求和體驗方面,小度同樣在評測中滿足度得分第一。
而且,隨著智能音箱市場集中度越來越高,這種技術優勢也成為百度的核心競爭力,並在後續的策略模式演化中引領了智能屏等新產品的出現。
智能屏的出現,可以看作是對有屏智能音箱一個系統的梳理和總結。如果將智能音箱的發展想像成一棵樹,技術是主幹,隨著這棵樹不斷生長分叉越來越多,這些從主幹分出去的枝丫又構成了生態,而這個生態就是智能屏的一種具象表現。
這也就是智能音箱的第三次進化,比拼從技術拓展到生態,有屏智能音箱成為主場,整個行業開始站在更高維度展開競賽,其核心表現就是以硬體為入口,向內容端、應用端增值。
BAM的生態模式分野
智能音箱從「百箱大戰」到一超兩強,整個市場經歷了混戰、補貼、停止補貼的培育階段後,以技術為軸心、生態為輔助的新階段已經到來。
這一階段的核心,是在智能屏的產品形態下向內容端、應用端拓展增值服務。
類似於iPhone的發展歷程,從重新改變手機到引領移動網際網路發展。智能屏也是重新定義了智能音箱,通過技術改變了以往智能音箱單調的交互方式,成為人工智慧技術的集中落地。
圖片來自易觀
技術落地的目標正是連接服務,也就是向內容端、應用端增值。
舉個簡單的例子。小度在家智能屏X8的人臉識別功能,可以離線快速識別「童臉」,立即開啟兒童模式,這一個小功能背後蘊藏的正是技術連接服務。
類似的案例還有很多,核心都是指向一個:基於AI的智能交互、智能理解塑造內容服務新生態。
從移動網際網路發展的歷程總結,一個新的硬體入口形成規模之後,緊接著一個完善的開發者生態和內容生態也會隨之崛起,同時用戶使用習慣的遷移也就塑造了一個完整的基於硬體的生態。
智能屏的不同在於,將智慧型手機的觸控操作改變以語音交互為核心的AI智能交互、智能理解,內容的展示形態、順序會發生變化,但生態演進的邏輯是一樣的。
這正是接下來智能音箱未來十年的發展核心,百度率先引入的智能屏相當於引領了下一輪的比拼競賽。
正如智慧型手機早期湧現出的不同流派,有蘋果的閉源、谷歌的開源以及微軟的折中,智能屏也是這個邏輯,頭部玩家已經出現了模式分野。
阿里將重心放在零售渠道以及品牌聯動層面,這也是它的優勢所在。阿里利用其零售關係和渠道能力,與星巴克、百威、雅培、奧利奧等企業展開聯動,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天貓精靈的消費者吸引力。
小米則是依託小米生態鏈,利用自己龐大的IoT品類結合小愛同學和智能音箱推進1+4+X戰略。
百度早期憑藉技術脫穎而出,在智能音箱上打造了不錯的AI語音對話體驗,比如全雙工免喚醒等。同時藉助技術又對內容進行了加固,而且是在技術連接內容這樣的邏輯下完成的,比如上文提到的「童臉識別」。
就目前來看,相對阿里的渠道優勢、小米的生態鏈優勢,在頭部玩家中百度的技術和內容優勢更為明顯。
智能屏的價值創新:從入場教育看Kill time+Save time
傳統智能音箱本質是Save time的產品。而隨著智能屏的出現,以及內容生態的成型,智能音箱又具備了Kill time的特質。不單純指娛樂內容,事實上,智能屏的Kill time已經體現在教育層面。
今年3月,百度發布了一款針對兒童的新產品——小度智能早教機。這是百度首次面向特定人群推出新品,聚合AI能力為兒童提供智能早教啟蒙服務;隨後,百度又推出了全球首款專為兒童教育打造的智能屏——小度教育智能屏。
兒童本身就是智能音箱的重度用戶,此前百度曾公布過一組數據,小度平臺上最多的人群是「兒童家庭」,佔比已達50%-60%。而兒童使用智能音箱基本都是從Save time開始,對現實世界充滿好奇的孩子和無所不知一問即答的智能音箱天然匹配。
但我們也應該注意到,智能屏對兒童的吸引力,動畫片、知識科普、娛樂內容給孩子帶來了更多Kill time,那麼將教育內容做進Kill time也是水到渠成了。特別是我們之前提到的「童臉識別」,百度率先在業內上線,是技術和內容在小度智能早教機的完美結合。
現階段,教育是最能體現智能屏Kill time的一個場景。這也給行業帶來了啟發,以往智能音箱被當做Save time開發(助手、工具屬性),而基於智能屏,Kill time場景被大大拓展——智能屏上引入視頻、直播、通訊、教育、遊戲、兒童模式等內容服務新生態。
事實上,阿里、小米也已開啟了Kill time計劃。
去年雲棲大會上天貓精靈組織架構,確定以天貓精靈為家庭終端,融合語音、視覺、觸摸等多種人機互動方式,通過AI感知、理解和決策能力,打造5G時代的智慧家庭。去年11月小米則是首次明確IoT品類1+4+X戰略。這意味著,國內智能音箱以百度為代表的三大玩家已經對智能屏的價值達成共識。
隨著格局穩定,智能音箱市場也將邁入一個新階段,這個階段的特性是消費者認知認可度逐漸提升,並且因為智能屏的加入,各種新的技術、新的功能和新的服務也將快速釋放。
這從頭部玩家對內容生態的重磅投入就能看出來,今年的競爭重心一定是在智能屏——更多的資源和服務將向智能屏傾斜。
同時,智能屏因為基於屏幕,對用戶的友好度更高,開發者生態能用更少的成本覆蓋智能屏,且隨著市場規模(過億保有量和超過100%的增速)進一步擴大,基於屏幕的內容或服務更容易獲客,一個新的流量入口就此誕生。
在整體競爭上,智能音箱實際上進入到一個綜合實力競爭的狀態。
2020年智能音箱的競爭大概率會變的更複雜,各家會在內容端、應用端的增值服務市場投入更多精力,內容、服務、生態鏈……
但前提是技術。百度以技術為根基對智能屏的率先打造,完成了各方面的領先並將在一段時間內繼續保持。日前,在Strategy Analytics公布的2020年Q1智能音箱出貨量榜單上,百度依然保持國內最高出貨量,且是與去年Q1同比唯一實現正增長的頭部品牌,似已佐證了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