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級數學家有多恐怖?物理還未發現,100多年前黎曼已先知先覺!

2021-02-19 大數據實驗室

數學是科學之母。人類科技的進步離不開數學的發展,數學已經被廣泛應用於各種領域。在數學的發展過程中,頂級數學家功不可沒。本期科學Sciences介紹19世紀最偉大的數學家之一:黎曼·黎曼,他被認為是先知的數學全才。

人類的科學之所以能夠達到如此高的水平,其原因就在於數學家提供了極其強大的分析工具。

數學的前進速度,遠遠超過了人類觀察自然和認識自然的速度。

我們知道,組成萬物的最基本單位是原子。原子一共有100多種,卻組成了成百萬、上千萬種不同的化合物,也是組成我們肉體的成分。

我們的肉體雖然是由原子組成的,但是我們觸摸到的並不是原子核。

我們的皮膚,我們的頭髮,以及我們周圍看到的一切,都是一大團電子,這些電子圍繞著原子核運行。

電子在原子核外高速運行,之所以不打架,就是因為分布在不同的軌道上。

與圍繞太陽運行的行星不同,電子不能與原子核保持任意距離,只能存在於被稱為允許軌道的特定位置。

按照物理學的觀點:軌道的大小和能量都是量子化的,電子從一個允許的軌道或能級,移動到另一軌道,中間過程是無法描述的。

電子從它所處的軌道上突然消失,又重新出現在新位置上,而不會出現在兩者之間。

這個過程被稱為量子躍遷。(但是後來發現,這個量子躍遷的中間過程有可能會被描述,在本文後面有。)

因為不同的軌道有不同的能量,每當量子躍遷發生時,電子在躍遷後所擁有的能量就會不同。

每個軌道上的電子都是由一個稱為波函數的數學表達式來表示的,它類似於一根沿著電子軌道行進的振動吉他弦。

如果一個電子從一個較高的能級躍遷到一個較低的能級,那麼損失的能量將以光子的形式發射出去。

同樣地,如果給原子加上能量,電子就可以利用這種能量從較低的軌道躍遷到較高的軌道。這種能量可以通過多種方式提供。一種常見的方法是原子吸收頻率合適的光子。

每種元素都有一組獨特的能級,因此它吸收和發射光的頻率就像一種指紋——光譜。只要分析光譜,就可以識別特定的元素。

電子所處的軌道是離散的和不連續的,就像一組一組的階梯。

根據物理學家的研究,電子在原子核外軌道能級的分布不是隨機的,它們有一定的規律。

這個分布規律決定了萬物的性質,所以非常重要。

上世紀,科學家弗裡曼.戴森(就是那個提出戴森球的科學家)發現素數在黎曼函數非平凡零點上的分布規律,和原子核外軌道能級的分布規律是一致的。

這個發現有雙重意義:第1層意義,宇宙具有絕對精確的數學構架;第2層意義,原子的軌道能級之間很可能仍然具有某種結構(但是量子力學認為這中間是空白)。

所以,電子的能級遷躍,肯定是經歷過某種暫時不為人知的過程。進一步推理,可以認為核外電子是運行在某一個更為複雜的空間中。

再進一步,量子的隨機分布,很可能中間仍然有某種精細的數學過程。

150年前,黎曼給出的數學構架很可能是物理研究的新突破口。 

希爾伯特和另外一個數學家波利亞,曾經提出過另一個猜想,認為黎曼函數非平凡零點上的某些數的分布規律對應於真實世界中某一個物理體系。

所以黎曼猜想也被認為是最重要的數學猜想。

也就是說,在物理學家還沒有發現這些規律的時候,數學家已經從純粹的邏輯上找到了萬物運行的可能方式。

很多人如果對高等數學和複變函數沒有一點兒概念的話,說起黎曼猜想,估計只是認識這幾個字而已。

那麼,這個黎曼猜想到底說了些什麼呢?

證明過程肯定很複雜的,我們就先不管它了,至於黎曼猜想的內容原來是這樣的。

在自然數序列中,質數(素數)的概念,是小學生都能夠理解的,數就是那些只能被1和自身整除的整數,比如2,3,5,7,11等等都是質數。4,6,8,9等等都不是質數。

由於每個自然數都可以唯一地分解成有限個質數的乘積,因此在某種程度上,質數構成了自然數體系的基石,就好比原子是物質世界的基礎一樣。

質數的特性,讓數學界歷來都為它們迷戀不已。但是質數是沒有規律可循的,最早用數學表達式來表達質數的普遍規律,還是瑞士的天才數學家歐拉在1737年發表了歐拉乘積公式。在這個公式中,如鬼魅隨性的質數不再肆意妄為,終於向人們展示出了其循規蹈矩的一面。

沿著歐拉開闢的這一戰場,數學王子高斯(Gauss)和另一位數學大師勒讓德(Legendre)深入研究了質數的分布規律,終於各自獨立提出了石破天驚的質數定理。這一定理給出了質數在整個自然數中的大致分布概率,且和實際計算符合度很高。在和人們玩捉迷藏遊戲兩千多年後,質數終於露出了其漂亮的狐狸尾巴。

雖然符合人們的期待,質數定理所預測的分布規律和實際情況仍然有偏差,且偏差情況時大時小,這一現象引起了黎曼的注意。

其時,年僅33歲的黎曼(Riemann)當選為德國柏林科學院通信院士。出於對柏林科學院所授予的崇高榮譽的回報,同時為了表達自己的感激之情,他將一篇論文獻給了柏林科學院,論文的題目就是《論小於已知數的質數的個數》。在這篇文章裡,黎曼闡述了質數的精確分布規律。

1859年黎曼關於這個猜想的手稿

沒有人能預料到,這篇短短8頁的論文,蘊含著一代數學大師高屋建瓴的視野和智慧,以至今日,人們仍然為隱匿在其中的奧秘而苦苦思索。

就是數學界在一百多年前,在研究質數的過程中,黎曼定義出來的黎曼Zeta函數,就是黎曼猜想的主要內容。

現在關鍵的問題,是當時黎曼認為很顯然的定理,沒有證明,出現了類似費馬猜想的烏龍,讓整個數學界前赴後繼,卻不能證明,但是他們延伸出來的應用,已經遍布整個科學體系的方方面面了。

黎曼在文章裡定義了一個函數,它被後世稱為黎曼Zeta函數,Zeta函數是關於s的函數,其具體的定義就是自然數n的負s次方,對n從1到無窮求和。因此,黎曼Zeta函數就是一個無窮級數的求和。然而,遺憾的是,若且唯若複數s的實部大於1時,這個無窮級數的求和才能收斂(收斂在這裡指級數的加和總數小於無窮)。

黎曼Zeta函數

黎曼觀察到,素數的頻率緊密相關於一個精心構造的所謂黎曼zeta函數ζ(s)的性態。黎曼假設斷言,方程ζ(s)=0的所有有意義的解都在一條直線上。這點已經對於開始的1,500,000,000個解驗證過。

黎曼ζ 函數 ζ(s) 是級數表達式:

為了研究Zeta函數的性質,黎曼通過圍道積分的方式對該函數做了一個解析延拓,將s存在的空間拓展為複數平面,其表達式:

研究函數的重要性質之一就是對其零點有深刻的認識。零點就是那些使得函數的取值為零的數值集合。比如一元二次方程一般有兩個零點,並且有相應的求根公式給出零點的具體表達式。

黎曼對解析延拓後的Zeta函數證明了其具有兩類零點。其中一類是某個三角sin函數的周期零點,這被稱為平凡零點;另一類是Zeta函數自身的零點,被稱為非平凡零點。針對非平凡零點,黎曼提出了三個命題。

第一個命題,黎曼指出了非平凡零點的個數,且十分肯定其分布在實部大於0但是小於1的帶狀區域上。

第二個命題,黎曼提出所有非平凡零點都幾乎全部位於實部等於1/2的直線上。從表達式:

不難看出,黎曼ζ 函數在 s=-2n (n 為正整數) 取值為零 - 因為 sin(πs/2) 為零。複平面上的這種使黎曼ζ 函數取值為零的點被稱為黎曼ζ 函數的零點。因此 s=-2n (n 為正整數)是黎曼ζ 函數的零點。這些零點分布有序、 性質簡單, 被稱為黎曼ζ 函數的平凡零點 (trivial zero)。除了這些平凡零點外,黎曼ζ 函數還有許多其它零點, 它們的性質遠比那些平凡零點來得複雜, 被稱為非平凡零點 (non-trivial zeros)。

黎曼ζ 函數的所有非平凡零點都位於複平面上 Re(s)=1/2 的直線上,也即方程ζ(s)=0的解的實部都是1/2。

在黎曼猜想的研究中, 數學家們把複平面上 Re(s)=1/2 的直線稱為 critical line(臨界線)。運用這一術語,黎曼猜想也可以表述為:黎曼ζ 函數的所有非平凡零點都位於 critical line 上。

第三個命題,黎曼用十分謹慎的語氣寫到:很可能所有非平凡零點都全部位於實部等於1/2的直線上。這條線,從此被稱為臨界線。而最後這個命題,就是讓後世數學家如痴如醉且寢食難安的黎曼猜想。

黎曼函數還可以如下的一些表達方式:

有人曾經問希爾伯特,如果500年後能重回人間,他最希望了解的事情是什麼?希爾伯特回答說:我想知道,黎曼猜想解決了沒有。

美國數學家蒙哥馬利(Montgomery)曾經也表示,如果有魔鬼答應讓數學家們用自己的靈魂來換取一個數學命題的證明,多數數學家想要換取的將會是黎曼猜想的證明。黎曼猜想,儼然就是真理的宇宙裡,數學家心目中那顆最璀璨的明星。

有人統計過,在當今數學文獻中已有超過一千條數學命題以黎曼猜想(或其推廣形式)的成立為前提。如果黎曼猜想被證明,所有那些數學命題就全都可以榮升為定理;反之,如果黎曼猜想被否證,則那些數學命題中起碼有一部分將成為陪葬。

在科幻電影《黑客帝國》裡,虛擬的世界也分成了好幾個層,其中一個是表象層,另一個是邏輯控制層,也就是所謂的機器層。

這讓我們聯想起,我們所處在的真實物理世界之外,是否還有一個純粹的邏輯世界,在這個邏輯世界裡面定義了所有萬物運行的法則。

與其說是頂級數學家的恐怖,不如說是數學的恐怖。

無論真實的宇宙有多麼龐大,都會被容納在數學的框架下。

除了黎曼和希爾伯特之外,還有一個被稱為穿越者的數學家,有人認為他是高維度生物向人類傳授知識的傳話筒。這個數學家就是印度數學家拉馬努金。

拉馬努金出生於印度埃羅德,家境十分貧寒。在學校裡,拉馬努金表現的也不顯眼,因為注意力不集中,考試總是不及格,按今天的標準,妥妥的「學渣」一個。好不容易考上大學,結果因為嚴重偏科,被學校開除。一年後,帕凱亞帕學院將他錄取,結果連續2次掛了5門文科,再次被學校開除,連學位都沒拿到手。日子過得也是相當拮据,甚至到了吃不起飯的地步。

然而在數學方面,他卻極具天賦。11歲,拉馬努金就掌握了部分大學數學的知識,13歲自學高等三角學。老師對這個「另類」不理解,同學也對他敬而遠之。而他只夢想著有一天不用為生活奔波,讓自己全身心的投入到數學中去。不過,畢業之後,擅長數學的拉馬努金,只能幹抄寫員的工作。沒有人相信,這個沒有學位,沒有接受數學教育的人,能在數學領域幹出名堂。但是,拉馬努金很快就證明了自己。

拉馬努金筆記

1911年,24歲的拉馬努金髮表了自己的第一篇論文,從此進入印度數學界。由於他的研究成果太高深,當時的印度沒人能看懂,朋友艾亞爾建議他:「何不把研究成果寄到英國劍橋,讓那裡的數學家看看呢?」

拉馬努金公式:別說讓我證明,我連看完的勇氣都沒有!

1913年1月16日,拉馬努金終於鼓起勇氣,給劍橋的貝克、霍布斯、哈代三位數學家,分別寄出了自己的研究出的一堆公式和命題。由於拉馬努金的數學都是自學,他研究出來的公式,沒有證明過程,甚至可以說,他連「證明」是什麼都不知道,更別提嚴謹的學術了。因此,他寄出去的研究成果,並沒有引起貝克與霍布斯的重視。

數學家哈代

哈代也是一位著名的數學家,看了拉馬努金的公式,由於沒有證明過程,也是一臉懵逼。不過,哈代沒有直接丟掉,而是和另一位數學家進行了討論,討論的結果就是:「拉馬努金是個天才!」

拉馬努金在哈代的幫助下,進入劍橋大學,成為哈代的合作夥伴。在5年的時間裡,2人一共發表28篇重量級論文,在堆壘數論特別是整數分拆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當然,在橢圓函數、超幾何函數、發散級數等領域,他同樣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對現代數學發展的貢獻不可估量。

拉馬努金(中間者)獲得劍橋學士學位

然而,他取得的這些成就,並非是受益於教育,而是來自於「神秘的直覺」。簡單來說,就是他睡一覺醒來,就能寫出來很多公式,用他自己的話來說:「是娜瑪卡爾女神給的啟示。」

憑藉這一超能力,他一共獨立發現3900個公式和命題,當然,這些夢裡得到的公式,全都沒有證明過程。經過後世數學家的不斷努力,很多公式都得到了證明是對的。沒被證明的公式,並不是錯誤的,而是目前無法證明。1978年,比利時的一位數學家證明了其中一道公式,就因此獲得菲爾茲獎,足以證明拉馬努金留下的公式難度之高。

有人說「拉馬努金其實是個穿越者」,我想說,這麼多複雜的公式,就算讓我穿越,我都記不住。天才的世界,真是我等凡人不可企及的。遺憾的是,這位數學界的天才只活了32歲。1920年4月26日,拉馬努金因肺結核病逝,留下一大堆未證明的公式,成為當今世界數學界最寶貴的遺產之一。 

拉馬努金留下的數學手稿裡有3000多個公式,這些公式看起來都是初等數學公式,但卻極為重要。目前整理出來的大概只有1/10,有一些公式可以描述黑洞的存在。

拉馬努金所擅長的領域,其實都是他與生俱來的天才部分,和他在英國學到的知識沒有關係。拉馬努金曾經對哈代說,他的這些數學公式都是在夢中家族女神託夢給他的。

如果我們相信拉馬努金說的話,那麼確實存在一個僅有數學法則構成的宇宙。

那些最頂級的數學家,像黎曼、希爾伯特和拉馬努金等人,能夠在思維中觀察到這個宇宙,這也許就是頂級數學家的恐怖之處。

來源:科學Sciences

版權聲明: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與原作者取得聯繫。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微信18516600808刪除。

相關焦點

  • 頂級數學家有多恐怖?物理還未發現,100年前黎曼已先知、先覺
    再進一步,量子的隨機分布,很可能中間仍然有某種精細的數學過程。150年前,黎曼給出的數學構架很可能是物理研究的新突破口。希爾伯特和另外一個數學家波利亞,曾經提出過另一個猜想,認為黎曼函數非平凡零點上的某些數的分布規律對應於真實世界中某一個物理體系。
  • 頂級數學家,有什麼「恐怖」之處?
    在《星際穿越》裡,墨菲在獲得黑洞奇點數據後成功解開了數學方程,拯救了當時地球上的人類,你就明白:數學家的「恐怖」在什麼成程度了。附上電影裡的幾張推算過程圖。雖然,墨菲並不是進行純數學推算,而是解物理方程,但是試想一下,沒有頂尖的數學功底,怎麼會有能力精確得出結果呢?電影畢竟是電影,寫的是未來不一定會發生的事情,那麼,在現實生活中,有沒有哪位數學家特別「恐怖」?今天我要說的就是德國著名數學家-黎曼。
  • 數學史上的最豪華的頂級數學家家譜,原來歐拉是黎曼的祖師爺
    家族式社會一度成為古代中國的發展潮流,家族的家譜也成為家族的重要部分,直到今天仍有許多家族保留家譜。在數學史的發展中也有這麼一個家譜,它有頂級數學家組成,稱它為「最豪華家譜」一點也不為過!下文我們簡單地聊一聊這些頂級的數學家的成就:①偉大數學家萊布尼茨,他是牛頓的一生死敵,與牛頓先後創立了微積分。1684年10月,萊布尼茨在《教師學報》上發表的論文《一種求極大極小的奇妙類型的計算》在數學史上被認為是最早發表的微積分文獻。
  • 最具獨創精神的數學家——黎曼
    黎曼十分珍惜這種讀書機會,他如饑似渴地自學起來,6天之後,黎曼便學完並歸還了這本書。校長問他:「你讀了多少?」黎曼說:「這是一本了不起的書,我已經掌握了它。」幾個月之後,校長就這本書的內容考他。黎曼對答如流,並且回答得很全面。利用校長的藏書,黎曼還抓緊時間很快地自學了大數學家歐拉的著作,由此掌握了微積分及其分支。黎曼不僅從歐拉的著作中學到了數學知識,還學到了歐拉研究數學的技巧。
  • 年近90的數學家要證明「黎曼猜想」?一起來圍觀!
    喜愛數學、對數學稍有研究的人大概都繞不過「黎曼猜想」這座大山。黎曼猜想由德國數學家波恩哈德·黎曼於1859年提出,很多深入且重要的數學和物理結果都能在它成立的大前提下得到證明。然而,就在今天,被譽為本世紀最偉大數學家之一,菲爾茲獎和阿貝爾獎雙料得主、英國皇家學會前主席、數學家麥可·阿提亞在德國海德堡獲獎者論壇上闡述了其給出的「黎曼猜想」證明過程。
  • 頂級數學家有多厲害,別人努力一輩子,有些人只需努力一下子!
    數學是一個非常考驗智力的科目,也是所有科學的基礎,頂級的數學家都是智商超群。在人類歷史上,有個別超一流數學家,僅憑個人之力,就把數學的發展進程推進了幾十年甚至幾百年,給人類留下豐富的遺產,比如下面幾位。
  • 牛頓和萊布尼茨爭了一輩子,頂級數學家有多厲害?
    萊布尼茨-名師出高徒你可能沒聽說過萊布尼茨,如果了解一下他的學生你就知道他有多厲害了,萊布尼茨是伯努利的老師,伯努利是歐拉的老師,歐拉是拉格朗日的老師,拉格朗日是柯西的老師,柯西是高斯的老師,高斯是黎曼的老師
  • 英國數學家證明黎曼猜想【更新】
    雷鋒網消息,數學歷史上最重要的未解決問題之一被解決了,英國退休數學家 Michael Atiyah 周一在德國海德堡 Laureate Forum 論壇的一次演講上宣布證明了黎曼猜想(RH)。Atiyah 用一篇簡潔的 5 頁論文闡述了證明的過程,核心在於一個新的函數 T(s),這是根據他的老師 J.A.Todd 的名字 取名的一個函數。
  • 最具獨創精神的數學家:黎曼
    黎曼的著作不多,但卻異常深刻,極富於對概念的創造與想像。黎曼在其短暫的一生中為數學的眾多領域作了許多奠基性、創造性的工作,為世界數學建立了豐功偉績。所以在高維幾何中,由於多變量微分的複雜性,黎曼採取了一些異於前人的手段使表述更簡潔,並最終導致張量、外微分及聯絡等現代幾何工具的誕生。愛因斯坦就是成功地以黎曼幾何為工具,才將廣義相對論幾何化。現在,黎曼幾何已成為現代理論物理必備的數學基礎。黎曼除對幾何和複變函數方面的開拓性工作以外,還以其對l9世紀初興起的完善微積分理論的傑出貢獻載入史冊。
  • 黎曼猜想 100萬美元獎金的難題
    黎曼猜想究竟有何神奇之處,竟讓如此多的數學家為此痴迷和魂牽夢繞?在它那裡,又藏著怎樣驚世駭俗的秘密?破譯這樣一個難題,真的會給數學和世界帶來激動人心的改變嗎?在1898年公布的高斯科學日記裡,人們才發現,他的很多思想和成果已經遙遙領先那個時代,但是卻因為沒有發表而讓後世的數學家走了很多彎路。 比如,橢圓函數雙周期性理論的結果直到100年後才被後人重新發現。同時,高斯也最早意識到了非歐幾何的存在。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
  • 英國數學家宣布證明黎曼猜想
    黎曼猜想(RH)是關於黎曼ζ函數ζ(s)的零點分布的猜想。黎曼ζ函數在任何複數s ≠ 1上有定義。它在負偶數上也有零點(例如,當s = −2, s = −4, s= −6, ...)。這些零點是「平凡零點」。黎曼猜想關心的是非平凡零點。黎曼猜想提出:即所有的非平凡零點都應該位於直線
  • 世界史上的3大頂級數學家:我國無人上榜?他們的聰明讓人絕望
    數學所以可以這麼說,頂級的數學家都是天生的。不僅如此,數學家跨行非常容易。數理化,數理化,數學是物理和化學的基礎,一個數學家可以輕易地成為一名出色的物理學家或者化學家,但是反過來卻不成立。比如牛頓就是一位出色的數學家,希爾伯特就差點在愛因斯坦前面發表了廣義相對論。
  • 世界史上三大頂級數學家:中國無人上榜?他們的聰明讓人絕望!
    數學所以可以這麼說,頂級的數學家都是天生的。不僅如此,數學家跨行非常容易。第二位:波恩哈德·黎曼俗話說名師出高徒,黎曼就是高斯的得意弟子。出生於德國的波恩哈德·黎曼仿佛天生就適合幹數學家,它在數學分析和微分幾何上都有過突出貢獻,但是真正讓他名流青史的還是大名鼎鼎的「黎曼幾何」。
  • 數學界將出大事,黎曼猜想已被證明,9月24日見分曉
    前有數學家大帥哥Peter Scholze獲得2018年菲爾茲獎,後有傑克·馬舉辦阿里巴巴數學競賽,現在再來個黎曼猜想的證明。在感嘆之際,也有小夥伴提出質疑消息的真假。而消息來自果殼網編輯Ent_evo的微博,似乎給消息的真實性提供了佐證。
  • 頂級數學家有多厲害?看看希爾伯特就知道了(5k字)
    5k字4圖5頁PDF頂級數學家有多厲害?關鍵詞:數學家(mathematician)。QinlongGEcai微信被封,轉向自用、科普文章、學術論文OAJ電子刊免費開放獲取。頂級數學家有多厲害?看看希爾伯特就知道了秦隴紀,科學Sciences©20201105Thu人類科技的進步離不開數學的發展,數學已經被廣泛應用於各種領域。
  • 黎曼猜想仍未被證實?德國人在數學界究竟是怎樣恐怖的存在
    那麼,這個「黎曼猜想」究竟是誰提出的曠世難題?另無數科學家前赴後繼,絞盡腦汁,仍一無所獲,並被稱為是數學界七個最折磨人的難題之一,也就是「千禧難題」!克雷數學研究所(數學界頂尖機構)還規定,只要能夠作出解答,將會獲得一百萬獎金。他就是德國數學家黎曼,159年前,他在「閒暇之餘」,隨手的一張稿紙中丟出了這個猜想。
  • 頂級數學家能夠恐怖到什麼程度?
    科技依靠數學的發展而去進步,而數學則是依靠頂級的數學家去發展,可以說你無法想像頂級的數學家有多麼的恐怖,今天就來介紹幾個頂級的數學家。第一位,大衛·希爾伯特。德國數學家,大衛·希爾伯特發明和發展了大量的思想觀念,他在二十世紀初的時候,大衛·希爾伯特在巴黎的第二屆數學家大會上提出了23個數學問題,大衛·希爾伯特指出,這個應該是新時代的科學家應該去解決的問題。
  • 黎曼猜想的重要意義
    黎曼猜想的確非常艱深,但如果僅用艱深來衡量其重要性的話,那麼與之相比,其他的一些數學猜想絲毫都不遜色。例如,科學家們前赴後繼,經過350年以上的努力,才證明了費馬猜想;哥德巴赫猜想的問世比黎曼猜想要早100多年,至今依然像黎曼猜想一樣屹立不倒。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讓黎曼猜想稱為最重要的數學猜想呢?
  • 爵爺壯心不死,但已慢慢凋零——阿蒂亞對黎曼猜想的證明為何是失敗的?
    黎曼猜想已證明的消息一瞬間引爆了整個科學界,如能成功證明歷時160年尚未攻破的黎曼猜想,不但數學界將迎來一次偉大的突破,眾多數學定理也將因此得證;而麥可·阿蒂亞將躋身於歷史上最偉大的數學家之列,加冕當代數學之王的桂冠,並得到克萊研究所的100萬美元獎金。黎曼猜想是數學中一個關於素數分布的猜想,核心是證明黎曼Zeta函數的所有非平凡零點均落在複平面的Re(s)=1/2這條直線上。
  • 那些頂級數學家到底有多「恐怖」?網友:都是大神
    常量數學到變量數學再到現代數學,不乏歷代頂級數學家們驚豔的歷史性創造,天賦異稟加上對數學近乎狂熱的追求是常人無法想像的,甚至可以用「恐怖」來形容。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那些頂級數學家到底有多「恐怖」?1.「數學王子」高斯有一個家喻戶曉的故事,就是在課堂上輕鬆的用數列求和的方法解決的了老師提出的從一到一百自然數求和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