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春節放假,英倫劇迷們總是回宅家裡重溫那麼幾部經典作品:《哈利波特》《神探夏洛克》《唐頓莊園》……等童年系列,這些在劇中出現的英倫地標,也成了很多劇迷們的打卡聖地。
在9又4分之3站臺等一輛去霍格沃茨的列車;
在對角巷尋找魔法商店;
在波德萊恩圖書館尋找隱形鬥篷下的小哈利;
在皮卡迪利廣場遇見從魔法世界穿越而來的三人組;
在格洛斯特大教堂的迴廊中遇見哭泣的桃金孃;
在千禧橋看伏地魔的現身;
魔幻與古典,從來就存在於這個國家的一角一落。
這裡孕育出了令全世界都為之瘋狂的角色;
哈利波特、詹姆士邦德,還有那個從貝克街221號走出的神探夏洛克;
英國,留下太多地方值得我們去探索。
倫敦,便是重中之重。
跟著電影的足跡,去探索這個熟悉又陌生的大都會。
常在英劇中看到矗立在泰晤士河邊金碧輝煌的聯排哥德式建築,便是代表著英國未來發展的國會大廈,也稱作威斯敏斯特宮。
對於議會大廈的鐘愛源於想摸一摸卡梅倫坐過的椅子,這個帥氣的首相在英國任性的脫歐後也任性辭職了,也再也看不到他坐在下議院激烈辯論的模樣。議會大廈,又稱作威斯敏斯特宮,和大本鐘就像連體嬰一樣,是泰晤士河旁最豪氣的風景線。哥德式的建築是倫敦的浪漫情感,空曠的威斯敏斯特廳還能感受到當年三院激烈辯論的氛圍。
議會大廈的辯論供任何民眾進來旁聽,就這一點給腐國一個大寫的贊。
再富麗堂皇的上議院,也無法比擬專程來看的下議院。在這間面積比上議院小、裝飾比上議院樸素的下議院,上演了眾多英國德雲社撕逼大戰。沒錯,BBC上的PMQ(首相質詢)就是在此召開。猶記卡相這個機智的Boy在這間屋子用幽默的話語拆了多少次工黨的臺。摸一摸卡相當年坐過的綠皮椅,這20胖子的門票,值!
大本鐘也是英倫影視劇中出鏡率極高的建築,作為世界上著名的哥德式建築之一,大本鐘其實是英國國會會議廳附屬的鐘樓,但只對本國居民開放登塔。只要大本鐘出現,馬上就能感受到濃濃的英倫風味。
哈利波特的取景地遍布全英國,那在倫敦,除了熟悉的9又4分之3站臺之外,還有哪些哈利波特迷可以去朝拜的地方呢?
哈利波特1中的對角巷在現實中是隱藏在倫敦金融區的Leadenhall Market,當然這裡沒有魔法商店,取而代之的是英國才俊們喝酒社交噶三胡的場所,即使露天或酒吧內有空座,但他們好像更中意在室外站著喝。從我踏進Leadenhall到逛了一圈出來後已接近下午兩點,他們該喝喝的還是在喝,有時不禁納悶,這樣站著喝酒聊天,不累嗎?應該說,他們早就習慣了。
倫敦市區的皮卡迪利廣場,是哈7中赫敏帶著哈利和羅恩從婚禮宴會上飛快穿越倫敦西區的取景地。China Town就在附近,劇院、購物、餐館、娛樂,這條街上聚集了倫敦一切好玩的元素,我戲稱它為倫敦的南京路。如果你覺得英國的食物太黑暗,那不如就來這裡尋找下美食。另外,一定不要錯過這裡頂級的HER MAJESTY』S THEATRE,看一場純正的劇院魅影。
《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影片開頭出現了千禧橋搖搖欲墜的驚險場景。這座鋼筋吊橋將南岸與城區連通,只供行人通行。從千禧橋上望去,包括聖保羅大教堂在內的很多迷人風景盡收眼底。
聖保羅教堂如雷貫耳,巴洛克風格的圓頂教堂如烈焰中的鳳凰涅槃,從泰晤士河上便能一窺其華麗的穹頂,走近它,便會被這宏偉的壯觀所震懾。無論周邊交通多麼嘈雜,陪伴在這裡的一草一木似乎都在淡定地回憶著當年黛安娜王妃和查爾斯王子在這裡的大婚盛典。
位於王十字車站裡的9又4分之3站臺,是哈利波特每一部都會出現的取景地,哈利和他的小夥伴從這裡穿越至他們的魔法世界。在9又4分之3站臺推下哈利的行李車,就像自己也能被傳送一般。旁邊HP的周邊店貴到令人髮指,建議買點小物件就好。
講完哈利波特的取景地,就不得不提到另一位也讓全球人為之瘋狂的人物——夏洛克·福爾摩斯。這個戴著獵鹿帽,叼著菸斗、拿著放大鏡的形象深入人心。為了更靠近夏洛克,當然得去他家——位於貝克街221號的福爾摩斯博物館。
因為柯南道爾筆下的福爾摩斯,這間名不見經傳的小屋和B211號的路牌名成為世人趨之如騖的焦點。說它不起眼,還真的就不起眼,只能容下一人通過的小門、過道和樓梯真是袖珍。二樓是夏洛克的臥室和會客廳,比劇裡整整小了一號,但壁爐、搖椅、菸斗,都是如此真實,不,應該說是劇更為還原。三樓是漢德森太太和花生的屋子,心疼花生的房間小到只能供三兩人同時參觀。老舊的房子,經過的地板發著咯吱聲,總有種人一多房子會不會就塌了的錯覺。
以諾丁山為名的《諾丁山》,美麗的茱莉亞羅伯茨感動了多少人的熱淚盈眶。跟著這段動人的愛情故事,追尋至倫敦東北部的諾丁山集市。
比起整個倫敦的紳士格調,倫敦的集市風貌則完全唱起反調。諾丁山的活色生香,催生了熱淚盈眶的愛情電影。這裡色彩豔麗的房子,洋溢著異國風情,眼花繚亂的波特路市場,儘管不時讓我詬病為義烏小商品市場,不過好在這裡的古玩意,雖不價廉,但也物美。
當然,還有個地方,幾乎在所有與英國相關的影視作品中都能見到,那就是泰晤士邊最打眼的標誌:倫敦眼。
坐上倫敦眼,從高處俯瞰倫敦夜景。摩天輪一圈大約30分鐘,隨著轎廂逐漸攀升到最高處,倫敦夜景一覽無遺。從高空俯視倫敦城果然大不一樣,原本高大的大本鐘縮成了一個小長方形,但依舊掩蓋不住它在泰晤士河邊閃閃發光。岸邊,是現代與古典的交織,折射出這座城市文明的演化。不眠的燈火,不息的車流,還有,那躁動的人們,都是倫敦活力的來源。
這就是電影中和現實中的倫敦,熟悉到毫無違和感。在現實與魔幻中穿梭,在古典與浪漫中沉澱,這場在英倫的電影之旅,你享受得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