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已經到了2018年的冬季,今天也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中的冬至,不知道各位有沒有做好保暖工作呢?說到冬天,大家都會想到火爐、暖氣這些保暖的設施,也會想到棉襖、棉被這些物品。對於冬季的定義,很多地方都有不同。北方人認為只要下了雪,那就是冬季到來了。南方人則認為,只要是大幅度的降溫,那就是冬季到來了。對於氣溫的感受,也是根據每個人的個人體質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平常人對於冬季也不是很敏感,覺得這只是一個季節罷了。但是對農民來說,卻代表著來年的收穫。
農民是在春天進行耕種的,有的農作物會在冬季進行收穫,因此有的農民也會在冬季耕種。對於農民來說,他們是靠著土地吃飯,而土地中農作物的收成則是看天氣。天氣好,那麼來年的收成也好,天氣要是不好,那麼農民就會餓肚子。因此,對於冬季的氣溫,他們很是在意。據氣象專家預測,今年的冬季農民有福了,氣溫會偏高。具體還是來看看專家的分析吧。
有的人覺得今年會是冷冬,因為今年的冬季來的特別早,而且氣溫降低的也很快。尤其是在東北地區,一些農作物甚至還沒有收穫,就遭受到了凍害,例如:大豆、玉米。南方地區就拿廣東來說,以往人們都笑稱廣東無法入冬,每年都入冬失敗。可是今年,廣東卻下了雪。此外,還有人說厄爾尼諾70%將會到來。人們也就覺得今年肯定是個冷冬了。
其實不然,厄爾尼諾到來,意味著拉尼娜現象的結束。海表的溫度將會逐漸的升高,那麼今年冬天也可能是個暖冬。這樣來解釋之前的北方地區和廣東地區出現大範圍的降溫降雪天氣也就不難了,主要是因為受到了陸地上冬季風的影響。但是冬季風對於我國的影響不會太大,山脈會阻礙冬季風的深入。
說到這,可能有的人會雲裡霧裡的。什麼是厄爾尼若現象?其實農民不用具體去深究厄爾尼若的意思,只要明白,厄爾尼若就是反季節的高溫。說白了,也就是經過預測,今年將會是暖冬。總體來說,如今已經將近面臨深冬,但是氣溫出現明顯的暖化現象,如果沒有意外情況暖冬可能性更大。但是從氣象上觀測來說,冬季是一個漫長的季節,它長達三個月,這三個月偏暖還是偏冷是取決於氣溫的平均值,而不是最大值或最小值。
看到這裡,各位準備耕作的農民應該都鬆了一口氣。儘管經過分析,今年很大概率將會是暖冬,但是農民也要注意保暖。在這期間還是會有寒潮的出現,會出現短暫比較寒冷的是天氣。除了照顧好農作物以外,農民更需要注意的是自己的身體,身體才是最重要的。可不要因為覺得天氣好了就脫衣服,以免感冒,讓自己受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