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
「遠見者」中國 35 歲以下科技創新青年
相比於「老闆」,我更喜歡「創業者」這個身份,對外,可以引領第三次生物技術革命,對內,可以帶領我們團隊持續不斷地進步。
我人生中最閃耀的一刻,就是第一次成功融資那一刻,雖然很夢幻,但確實是真的。
在私底下,我自嘲說,學生物的找不到工作,但看到自己的生物團隊有科研成果、看到團隊獲得商業認可,這比起我自己成功還要高興。
▲ 右一為藍晶另一位創始人:張浩千
藍晶微生物是一家年輕、進步、有活力的科研團隊,專注改造微生物合成新材料,關鍵是,能改變世界。
沒想到,創業 4 年多以來,我們竟然在沒有石頭也要過河的情況下,完成了 4 輪融資!
同時,我們的科研創新能力也不甘示弱,拿下了 15 項專利,為多家世界 500 強企業客戶提供微生物定製開發服務。
我們也從 2 個人膨脹到現在 70 多個人了。
不過我們真的只是一家創業公司,可知名度和口碑卻仿佛都成了行業第一的品牌,說起來還是有點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很多記者問過我們,為什麼要以微生物作為創業內容。
之所以研究微生物,一是學生物的確實不好找工作,迫不得已只好來創業,希望有一天我們團隊可以像科技巨頭那麼土豪,二是我們的「野心」是想做改變世界的品牌,微生物合成領域尚無重大突破,所以不如我們來做這個突破。
大家知道,由於今年疫情的關係,整個經濟環境肯定不景氣,很多企業的預算砍掉了大半,而很多生物公司、創業公司在疫情之下,面臨著巨大的生存壓力或被迫轉型。
然而我們的業務幾乎不受影響,科研團隊都忙不過來,先後接連和中化國際、德國默克、日本佳能、華大基因、歐萊雅等多家世界知名企業達成合作,好評如潮。
驚喜的是我們馬上完成新的融資,真是欣喜若狂呀,也是這次疫情的倖存者。
之所以能夠逆勢增長,可能是因為我們確實走在微生物合成創新的最前沿,並且能夠實實在在地創造出市場需要的東西,這在疫情期間對企業很實用,關鍵是,能賺錢。
大部分公司正在裁員,我們為什麼還要在這個時間點上招人做晶核計劃呢?
大家都參與過考試,考 60 分和考 100 分,我們要投入的資源和需要的能力是完全不同的。 如果只是為了賺點小錢、得過且過,以我個人能力做個外賣員就可以滿足我的全部需求,但是:
就像是打遊戲副本,通關很容易,幾十分鐘就可以完成,但是不掉一滴血就通關,足足要一個月。
100 分就是追求極致過程,可以激發我們無限的潛能。
而這種做事的品質,貫穿在我們藍晶微生物隊的每一個人的血液中。
▲ 生產PHA的微生物,來自藍晶微生物
比如你們熟悉的生物降解塑料 PHA,之所以沒有普及使用就是因為成本太高,而藍晶的研發團隊硬生生把成本降低了近一半。
可怕的是,他們才剛畢業不久。
另一方面,自從我們今年入選了國家「合成生物學」重點研發計劃這個史詩級成就後,我們就可以與國內的頂尖院校和研究院所一起承擔國家的重大科研計劃。
儘管如此,我們獲得了更多項目的入場券,但為了把精力放到更有價值的項目上,粗略算了算,我們砍掉的「生意」,隨便一個都是 5000 萬以上。
好消息是,我們擁有,目前國內唯一落地的生物研發自動化和信息化軟體 HOLOG,該軟體相當於生物合成領域的騰訊,可以極大提高研發效率。
整個微生物合成行業,都將面臨新的生產方式。
過去的一切都可能被顛覆。
所以新的一年,我們打算讓更多新生力量體驗第三次生物技術革命的浪潮。
我們期待有比我更厲害,和有著巨大的成長潛力的夥伴加入。
1.創業公司
你能想到的創業公司的毛病,我們都有,比如制度不夠完善、壓力大、危機感十足等等。
創業本來就是一件九死一生的事,我不佩服創業者,因為他們選擇這條路就活該遭罪。
但是,我佩服創業團隊和他們的家人,所以如果你真的想加入我們,建議你把這篇推文跟你的家人一起來看看再決定。
2.老闆任性
創業真的不賺錢,只是交個朋友,聽起來有點虛偽,但卻是真的。
這個是值得我反思的,去年我們營收也有幾千萬了,感覺應該能賺挺多錢的對吧,但是仔細一算,剩下的沒多少。
一方面我習慣什麼東西品質都要好,所以整體成本就很高了,另一方面,如果我的團隊沒有進步,我也覺得丟人。
進步是需要錢的,這東西是典型的一分錢一分貨,一塊錢兩分貨,所以我在團隊成長上花掉了很多很多。
我這個老闆賺錢能力、省錢能力,都很差。
3.團隊年輕
我們團隊平均年齡不到 30 歲,我也是個年輕人,所以呢,年輕人有什麼樣毛病,我們這裡都有。
不是我有意只招年輕人,一方面是我們這個行業的確年輕人比較擅長,學習力和創造力更強,另一方面是他們年輕人有很多聽不懂的梗,有時不好融入。
不過沒關係,心態年輕更重要。
1.彈性工作時間
我們團隊有很多年輕人,上班時間其實不太規律,說白了就是早上起不來,硬拉著他們早起反而影響工作效率。
所以只要保證工作時間 8 小時,幾點來工作其實無所謂。
很多年輕小夥伴經常十點才到公司,晚上七點就走,下班了正好吃晚飯。
2.三觀正!不用做昧著良心的事情
你可能會覺得三觀正,好像不能算是一個公司的優點對吧,公司賺錢,大家有錢分不就行了嗎?一開始我也這麼認為的。
但是,如果要你加入靠吹牛逼、靠讓夢想窒息忽悠客戶而賺錢的公司,你願意嗎?
坦白講,我就見過這種公司,氣氛很奇怪,只會讓你上班如上墳,下班如出獄。
所以,我常常質問我們的一線人員,假如這個實習生是你親弟弟,你怎麼對待他?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學生物都已經不好找工作了,我們不如做點有利於子孫後代的事。
做好人,幹實事,是我們最低最低的底線了。
3.最好的團建就是帶著團隊打勝仗
如果你期望公司福利很好、待遇很好、氛圍很好,對不起,這部分我們只能算勉強過及格線。
除了基本的公司社保五險之外,我們最多也只是給公司全員配備 24h 零食茶歇、海邊旅遊,以及 N 次唱 K 團建以外,其他好像也沒什麼了。接下來會有更科學的公司福利制度。
不過我認為,最好的團建就是帶著團隊打勝仗。
今年項目不斷增加,新得的獎項都快沒地放了,所以我們打算明年在深圳換個更大更寬敞的辦公室。
大家不要小看這個微妙的決定,如果辦公室不夠大,怎麼容納更多人?人多了,脫單率自然也就高了。
4.遠超同齡人的成長速度和鍛鍊機會
如果你也想短時間內得到遠超同齡人的成長速度和鍛鍊機會,我覺得有三個要素必須滿足。
首先你要選擇一個高速成長的朝陽行業,其次你要在一個能高速成長的公司,最後你還要有一位願意、並懂得栽培的你上司。
生物合成和工業網際網路都是大勢所趨,我們公司自詡也是業內比較有前景的一家,剩下就是看老闆如何了。
還是舉一個例子吧,負責我們品牌建設的益豪是一個 94 年的小夥子。
他接手執行藍晶實驗室的時候,被另一個創始人翻來覆去地罵到凌晨三點半,雖然他也很委屈,但是非常用心和努力地出色地完成每一次工作。
如今他是我們公司最重要的品牌建設的負責人,團隊大家都最服氣的夥伴,也是我最滿意的團隊成員。
我問過他,如果給你兩個選擇:
A:上司很溫和很會照顧人,但是成長較慢,也不一定能帶你賺錢。
B:上司較嚴肅,對產出很苛刻,對人更嚴苛,但是有產出和成長。
你更願意選擇哪種上司呢?這個問題,我幾乎問過我們團隊全部同事,奇怪的是,他們無一例外都選擇了B。
嚴苛,可能是對一個人最大的栽培了。
但嚴苛不是身上寫滿王霸之氣,讓團隊的人都不開心,我這個人放大街上就是個被人忽略的路人,平和得很,所以「嚴肅」是我挺不擅長的一件事。
直到我在書中看到一句話:「好的組織就是,對人溫暖,對事嚴苛。」一瞬間醍醐灌頂。
儘管嚴苛,但在我們團隊也不用擔心失敗犯錯,我們允許失敗犯錯,給予改正和成長空間。
從管理上來看,如果不允許團隊失敗犯錯的話,只會讓大家不斷地隱瞞錯誤,最終釀成更大的錯誤。
從成長上來看,我們朝著同樣願景不斷前進,同時不斷地調整我們狀態,在這條道路上,犯錯是必然的。
所以,企業保持一定的容錯率,會讓公司發展更健康。
但是,我們深痛惡覺的是沒有責任心,失敗犯錯沒關係,但是要負責到底。這也是我們經常跟我們公司的男同胞講的一句話:「沒有責任心,才是世上最嚴重的男科病。」
所以,如果你也是是一個有責任心、有潛力、有能力,且有強烈願意投身到我們行業中鍛鍊的年輕人,我真誠地邀請你加入我們的「晶核」計劃,我們一起成為改善社會,改變世界的踐行者。
這裡沒有居高臨下的盤查訊問,有的就是一次坦誠相待的平等對話,看看彼此到底合不合適,哪怕最後不來千萬也別覺得不好意思!
創業不賺錢,只是交個朋友,不管最後成與不成,只要來面試的都可以獲得和行業精英深談的機會,交個朋友,絕對教大家最真誠的東西。
關於更多公司更多詳細信息和行業最新動態,請掃碼關注藍晶微生物 Bluep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