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天說地,這裡是小小講故事,今天小小想和大家探討一個關於男生鬍鬚的話題,這個作為男生第二特徵的表現,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鬍子的種類有很多種,比如:八字鬍,兩撇胡,山羊鬍,絡腮鬍,連鬚鬍。在青春期過後,男生的身體開始分泌雄性激素,鬍子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生長。很多男生在開始長鬍子的時候都非常的不開心,感覺周圍的人和自己有點不一樣,有點害怕,怕被別人笑話,所以他可能會偷偷的刮鬍子,如果被家長看到的話,一般都是不允許的。因為家長普遍認為鬍子剛長出來就刮,後面鬍子會越長越粗,越長越黑。那麼事實到底是怎麼樣的呢?
鬍子數量的多少和它的顏色是由身體裡的雄性激素和毛囊的分布情況決定的,你的雄性激素越旺盛,那麼你的鬍子就長得越多,毛囊越密集,那麼長出來的鬍鬚看起來也是特別的密集,一般外國人的鬍子都特別的濃密,這和他們的生活習慣還有地域都有關係。當然,還有一部分原因是,遺傳因素導致的,看你的父親,或者爺爺輩,你也可以猜出來自己大概是哪種類型的鬍子。很多人在一開始長鬍子的時候都特別不喜歡,覺得影響了自己的容貌,但是又害怕越刮越粗。
現在普遍流行「小鮮肉」的說法,更加導致了鬍子的不受歡迎程度,認為留著鬍鬚,就是不愛乾淨。其實這是一種誤解,小小在影片中,網上都可以看看到滿臉鬍鬚的人,留著鬍鬚意味著你要學會打理,比別人更加的勤勞,有些人還把鬍鬚打造成自己的另一張名片,修飾的有稜有角,看起來特別的帥,特別的有男人味。
在1970年的時候,有些科學家就用自己做了實驗,每個星期堅持刮自己的腿毛,隨著時間的增長,並沒有發現腿毛變得越來越多越來越粗。其實鬍鬚和腿毛是一樣的道理,都是人體內分泌的雄性激素和毛囊來決定的,那為什麼我們會覺得鬍子越刮越粗,越刮越長?原來那是因為我們在刮過鬍子之後,沒有刮到的胡茬留在毛囊裡,眼睛看到之後給大腦提供了錯誤的信息,讓我們感覺鬍子比之前更加的多,顏色也更加的深。所以很多人就產生了錯覺,會覺得是刮鬍子導致的原因。
其實還有另一層原因就是隨著年紀的增長,身體裡的雄性激素分泌越來越多,鬍子,腿毛都會跟隨著越長越多,這就和身體發育是一樣的,它都會慢慢的變化,屬於正身體正常的生理表現,小小覺得應該正視它,因為這是男性的第二性徵表現,意味著你像成年人邁進了,不再是那個懵懂的少年。
成年人的鬍鬚一般有25,000根左右,從青春期開始,一直會到30歲左右,到30歲之後就會慢慢的變少,從這裡小小也能看出鬍子也有它的生長規律,並不會像之前所說越刮越長,越刮越粗,所以小夥伴們大可放心,甚至可以打理一下,成為自己的加分項。
小小覺得長鬍子沒有什麼關係,這是身體的正常表現,應該擺正心態。我們可以看到很多人在留了鬍鬚之後更加的有男人味,拍的每張照片都是硬照,也更容易展現自身的個性。在生活中留鬍鬚的人不太常見,這可能和從小一直接觸到的有關係,而女孩子也絕大數不太喜歡留著鬍鬚的男孩子,這就更加導致了它的不受歡迎。其實小小覺得有鬍鬚還是蠻帥的,你覺得是這樣嗎?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