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冰糖媽育兒日記
孩子小時候對所有的事物都充滿了好奇心,再加上孩子沒有對危險的判斷能力,在孩子探索世界的過程之中,就很有可能會受到傷害。
日常生活之中,孩子被燙傷是一件比較常見的事情。根據燙傷程度的不同,會引起不同的後果,這個時候父母正確的緊急處理,能在最大限度上幫助孩子。
沈沈前些天過了4歲的生日,媽媽只希望他老實點。沈沈平時非常調皮,身上大小擦傷、淤青總是接連不斷,媽媽說過了很多次,沈沈反倒是越來越來勁。
這天媽媽剛倒了一杯熱水,便去接電話了。結果沒一會兒媽媽就聽到了沈沈的哭聲,媽媽嚇得連忙就跑出去了。沈沈為了拿茶几上的遙控,不小心把杯子打翻了,裡面裝著的熱水直接灑到了沈沈的手臂上,沈沈被燙得大哭著。
沈沈的奶奶也尋聲走了出來,看到孫子被燙就要去找牙膏。媽媽一把抱起兒子,把孩子的手臂放到了水龍頭下面用涼水衝刷,衝了好一陣時間之後,媽媽才用剪刀剪掉了孩子的袖子,之後帶著孩子去了醫院。
醫生給孩子處理完傷處之後,連連誇讚媽媽處理得很好。
1.衝洗傷處
在孩子燙傷的第一時間,父母就要立刻把孩子傷處在冷水下面衝洗。衝洗的時間儘量要久一點,半個小時左右為宜,具體時長要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做出相應的調整。這種方式能夠減輕孩子受到的痛苦,同時起到冷卻皮膚的作用,讓孩子的燙傷不至於繼續擴散。
2.剪掉衣服
不少父母在孩子燙傷的第一時間,都會手忙腳亂地把孩子的衣服脫下來。孩子的皮膚本來就很嬌嫩,被燙傷之後更是會受到極大的傷害,這個時候孩子的皮膚很可能是和衣物粘連在一起的,父母如果妄動很容易給孩子帶來更大的傷害。
當孩子傷處覆蓋在衣服之下時,如果好脫,父母就要小心的脫下來;如果位置不大好脫,父母就應該用剪刀直接剪掉上面的衣服,讓傷口裸露出來。潮溼的衣服有保溫作用,如果繼續讓孩子穿著衣服,會讓孩子傷得更重。
3.處理傷口
做完前面的處理之後,父母就可以給孩子處理傷口了。父母應該把燙傷膏均勻地塗抹在孩子燙傷的部位,定期換藥。
4.前往醫院
如果家裡沒有燙傷膏,或是孩子傷情比較嚴重,父母要及時的把孩子送到附近的醫院,交給專門的醫生來處理。
1.讓孩子遠離危險物
防止孩子被燙傷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讓孩子遠離危險物,尤其是廚房和浴室是孩子燙傷的最高發地。有些過燙的事物也要儘量放在孩子接觸不到的地方。如果是在外面,就需要父母看護好孩子。
2.讓孩子體驗被燙的感覺
有時候光是靠父母在語言上面的教育,可能作用並不大,有的孩子總是左耳進右耳出,父母話還沒說完孩子就已經甩到了腦後。父母可以適當的讓孩子體驗被燙的感覺,比如接一杯熱水,讓孩子短暫的接觸杯壁,在不傷害孩子的前提下,讓孩子明白過熱的物體是會給他們帶來疼痛的。這樣直接的方式往往比父母說教要更加有用。
孩子被燙傷時父母一定要冷靜下來,太過慌亂不僅不能幫到孩子,反而還可能會給孩子帶來二次傷害。父母越慌亂,孩子也會越害怕,父母要給孩子做出一個良好的榜樣。
今日話題:你的孩子被燙傷過嗎?在下方評論留言分享出你的故事。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