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最出名的一首詩,無比悽美而豪邁,絕大部分人卻理解錯了它的意思

2021-02-08 星火交輝

靈臺無計逃神矢,風雨如磐暗故園。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

魯迅一生寫詩不多,現有出版的魯迅詩詞集收錄都不過46首,而這首可以說是魯迅最知名的。

對於這首詩的寓意,大多人都認為是魯迅直抒胸臆,表達自己要不惜生命,拯救中國的願望,這樣的理解是沒有問題的,但是這僅僅是針對第二句和第四句的理解,剩下兩句的意思,則要考慮到魯迅當時的具體經歷。

這首名為《自題小像》的詩作於1903年,而魯迅是1902年從礦路學堂畢業並公費前往日本留學的,在這一年時間裡,魯迅在日本的留學生群體中了解到了大量的進步思想,本人也得到了極大的改變,對於國家的未來有了更多的思考,他甚至決然剪掉了辮子,也因此更加堅定了拯救和改變中國的決心。

不過,這首詩還有另外一個寫作背景,由於埋藏得太深,常常被人忽略,因而導致另外兩句的意思被曲解了。

先說說現在流傳很廣,就連很多網站都引用的誤讀。第一句「靈臺無計逃神矢」,「神矢」是指希臘神話中的愛神之箭,但很多地方把它引申解釋為魯迅深愛著自己的國家無法自拔,而第三句「寄意寒星荃不察」則被理解為魯迅評價當時依然愚昧麻木的國人不願覺醒,因此自己的追求無法被理解,只能寄託給寒夜裡的星星。

說實話,這樣的理解完全就是通過最後一句的立意來倒推,強行讓每一句什麼都要跟國家沾邊,有種強行解釋的意味在裡面,特別是將愛神之箭比作自己對國家的愛,這種比喻實在不是魯迅的風格。

而自古以來不論是寫詩還是寫文都講究一個情感的遞進,不可能每一句都在說一個事情,而是通過一些小事,或者環境描述,來鋪墊情感,最後才達到高潮表明立意,魯迅作為一代文豪,自然更是如此。

實際上,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誤解,其實是有人刻意為之導致的,這個人就是魯迅的好友——許壽裳。

《自題小像》這首詩原本沒有詩名,而是由許壽裳加上的,而原詩則是由魯迅寫在自己的相片背面,寄給許壽裳。那張照片,正是魯迅剪掉辮子後照的。

彼時魯迅留學日本客居異鄉,言語不通,許壽裳是他為數不多的朋友,兩人不僅是同鄉,也是同學,因此魯迅有很多無法與別人道明的心事,也只能與許壽裳訴說。

也正是許壽裳,給出了這首詩現有的這種解釋,刻意隱瞞了這首詩的另一個背景,使得後人誤讀了它的真正含義。

許壽裳

但是我們只要結合魯迅當時所處的家庭狀況,還是可以了解到真相的。

我們都知道,魯迅的家庭原本是名門,他的爺爺周介孚官至內閣中書,後來因為科場行賄案被光緒判「斬監候」,自此家道中落。在這樣的家庭背景下,魯迅的父母其實是非常封建的,因此早在1899年,也就是魯迅18歲的時候,他們就與紹興的朱家談好了一門婚事。

可以說,魯迅選擇留學學醫,一方面的確是有想要學習國外先進醫療知識拯救國人的想法,另一方面,他其實也是想逃避這樁包辦婚姻。

在魯迅留學期間,家裡不止一次地催促他回國結婚,因為按照當地傳統,女方大男方三歲為佳,也就是說,1899年定下婚約時女方就已經21歲了,在當時已經是相當大的年紀,再拖下去,要是這婚事黃了,女方恐怕一生難嫁人。

魯迅不願意屈服於封建婚姻,但同時他又是一個十分孝順的人,因此這段時間他也常常陷入兩難而備受煎熬,他曾經這樣對許壽裳談論自己的婚姻:「這是母親給我的一件禮物,我只能好好供養它,愛情是我不知道的。」

可見他心中既有怨恨,更多的還是無奈。

結合這樣的背景,那麼《自題小像》的第一句「靈臺無計逃神矢」其實就很好解釋了,「神矢」的確是愛情之箭,但那卻不是魯迅想要的愛情,而是可惡的包辦婚姻,魯迅想過要逃,可是卻逃不掉。

第三句「寄意寒星荃不察」中,「荃」是尊稱,但並非指代中國民眾,而是指魯迅的母親魯瑞,魯迅在這裡是想說母親理解不了自己的心情和理想追求,他只能將這些想法寄存在寒夜的星星裡。

整首詩連起來的意思是:我無法逃離家族安排的封建婚姻,而我的國家還在風雨飄搖中備受壓迫,既然母親無法理解我的理想追求,我只好將這些想法寄存寒星中,將我的鮮血獻給國家。

青年魯迅

詩的意思我們理解了,那麼作為好友的許壽裳要故意歪曲這首詩的意思呢?要解釋這一點,還是得回到魯迅的婚姻上。

魯迅在日本留學7年,期間只有兩次回國,第一次是1903年,他剪了辮子,把家裡人嚇了一跳,擔心他在外面做出什麼更加出格的事情來。

而魯迅作為孝子,雖然沒有明確向母親反對這個婚姻,但還是通過母親向朱家提出了一個要求,那就是希望女方可以不要裹腳,並且進學堂讀書。

這個要求現在看起來似乎沒什麼,但在思想保守的朱家看來,這顯然是魯迅對女方不滿意的意思,因此他們對魯迅退婚的擔憂更深了。

此後三年,魯迅再沒回家,甚至當地還傳出了他已經在國外找了日本女人結婚的謠言,於是兩家一合計,由魯瑞寫信,誆騙兒子自己得了重病,誘他回來完婚。

魯迅果然上當,面對張燈結彩的家,還有母親的熱切期盼,他再無理由推託,只好認命。婚禮中,魯迅由人擺弄,不僅在腦後裝了假辮子,一步步循著古老的繁文縟節,與穿著一雙大鞋,假裝自己沒有裹腳的朱安拜堂成了親。

婚禮第二天,魯迅便不再理會朱安,獨自一人住進了書房,第三天,他便離家去了日本,這一去,又是三年。

朱安

一輩子厭惡封建思想和習俗,卻被迫接受封建婚姻,還按著封建的禮節拜堂成親,這對於魯迅來說,無異於奇恥大辱,終其一生,他都不願意再回憶那個屈辱的時光。

那麼許壽裳作為魯迅深交35年的摯友,又如何不知魯迅的痛苦?因此他自然也不願意在這首詩中重提魯迅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

所以,人們對這首詩的誤讀,正是許壽裳對魯迅保護與關愛的體現,更是他們一生友誼的見證。

相關焦點

  • 李清照最豪邁的一首詩,開頭兩句便驚豔了世人,震古爍今!
    而身為「千古第一才女」的李清照,自然也善作詩,只是留存不多。小編今天要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題八詠樓》,便是李清照最經典的詩作之一。《題八詠樓》是李清照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它和李清照著名詞作《武陵春》作於同一時期,均是作於南渡避難金華期間。內容上詩與詞都涉及到「愁」。
  • 魯迅年輕時的一首詩,慷慨激昂直抒胸臆,最後一句讓人熱淚盈眶
    經常有網友不理解其用意,認為略顯囉嗦,直接說有兩棵棗樹就是,何必多此一舉。此種寫法帶有深意,小編不做過多闡述,感興趣的朋友可翻閱資料,可以明白魯迅為何這樣寫。除了小說和散文,魯迅還擅長寫詩,或許你說不出詩名,但肯定聽過其中的名句,像「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還有「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是不是非常熟悉,甚至曾經把它刻在桌子上?
  • 杜牧的這首詩,並不很出名,但是意境高遠,充滿了詩情畫意!
    小編今天要為大家介紹他一首同樣非常經典的詩作,那便是他的《山行》,這首詩可能並不是很出名,但是卻非常的有意境,充滿了詩情畫意,很是值得一讀。《山行》唐代:杜牧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 詩詞大會決賽龍洋再出現口誤,錯用魯迅經典詩形容選手,彭敏笑了
    很顯然龍洋是為了形容對方本是很沉得住氣,很淡定的選手,只是這句詩卻用錯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魯迅先生的原詩:《無題》現代:魯迅萬家墨面沒蒿萊,敢有歌吟動地哀。這首詩是魯迅的經典七言詩,不誇張地說自唐代以後,以「無題」命名的詩中,魯迅的數首《無題》詩是很多人難以超越的經典,而這首正是其中最經典的之一。
  • 蘇軾最搞笑的一首詩,其中一句非常有名,但很多人都理解錯了
    在這些詩歌中,有一首詩最為搞笑,其中一句幾乎無人不知,但很多人都理解錯它的意思了。此詩是蘇軾為忘年之交張先所作,張先比蘇軾大47歲,但由於兩人欣賞彼此的才華,同是當時文學界的知名人物,年齡的差距並未阻礙他們之間的友誼。張先曾做過知縣、屯田員外郎等官職,但他卻以詩詞而聞名,且是個多情的文人。
  • 劉禹錫最經典的一首詩,寫盡世間的繁華與落幕,給人大徹大悟之感
    另外他的這首《浪淘沙·其八》,同樣也是一首很有哲理的詩作,整首詩也是看上去寫得平淡無奇,但是那一份深刻的人生哲理,也是呼之欲出,「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這也正是劉禹錫最為獨特的一個地方,而這樣的作品也最是能夠打動我們,從而引起我們情感上的共鳴。
  • 李商隱描寫深秋月景的一首詩,借用嫦娥來表達,更增添了悽美之感
    後世的蘇軾,同樣的也以月代替自己的相思,所以月亮,它就是一種相思。因此,月亮在古人的筆下,以及他們內心,那都是無比的崇敬,這也就是為什麼,月亮會一直出現在古人們的筆下,最後成為了相思的一個原因。小編今天要為大家介紹李商隱描寫深秋月景的一首詩,那便是他的《霜月》,在這首詩中,儘管沒有相思之情,他卻是以另外的一種方式賦予了月亮新的生命,借用了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嫦娥來表達,深秋的月亮,所以也使得這首詩增添了更為濃重的悽美之感。
  • 劉禹錫最經典的一首詩,寫得非常悽美,讀來真是令人百感交集!
    劉禹錫世稱「詩豪」,唐朝著名的詩人,而且他還是名門之後,漢朝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所以也被人們稱為「劉郎」,他的詩寫得非常的悽美,這也是與他的人生經歷有關,儘管他有著名門的這一身份,但是這一身份,並沒有給他帶來什麼,更多的是令他處處受到打擊,所以他一輩子鬱郁不得志,這也使得他的詩作,
  • 魯迅最成功的五首詩,每個人都能講兩句,大多都不知道是他寫的
    大家要是以為他只擅長散文,小說和編寫歷史資料什麼的,那就大錯特錯了,其實魯迅先生的詩歌也寫得特別好,而且大多風格豪邁大氣,比他的文章更讓人熱血澎湃。今天筆者就要為大家總結出魯迅先生最著名的五首詩,這每首詩裡面都有一句被大家傳頌和推崇的詩句,很多人只知道這幾句詩寫得很牛很熱血,卻很少有人知道這原來是魯迅先生寫的。讓我們一起再次來感受一次魯迅先生那些震蕩人心的詩句吧。
  • 蘇軾寫的最悽美的一首詞:灑落的不是花,而是伊人離別之淚
    文/孟浪蘇軾寫的最悽美的一首詞:灑落的不是花,而是伊人離別之淚說到蘇東坡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他人生過得很是大氣,他的詩很多都大氣磅礴,廣為流傳。在筆者的中學時代就學過了不少蘇軾的詩,但我們今天說的這首詩卻是蘇軾平生少有的悽婉的詞,這首詞非常經典,堪稱蘇軾寫的最悽美的一首詞,但蘇軾當年卻藏著不讓別人看,所以這首詞到底是什麼樣的,就讓小編來帶您一起來看看吧。
  • 李白很孤獨的一首詩,可以比肩柳宗元的《江雪》,通篇充滿了憂愁
    不過李白的詩也自成一派,寫得很是大氣,讀來讓人讚嘆不已。所以無數人喜愛李白,不僅喜歡他的詩歌,還喜歡他那種無拘無束的生活。一個人能夠活成李白那樣,那也是一種幸福,不過對於絕大部分的世人來說,僅僅是「功名」二字,便是能夠把人壓垮,一生都背負著這種負擔。
  • 魯迅的一首無題詩,虛實結合,巧用典故,讀完令人讚不絕口
    下面介紹魯迅的一首無題詩,虛實結合,巧用典故,讀完令人讚不絕口。無題作者:魯迅禹域多飛將,蝸廬剩逸民。夜邀潭底影,玄酒頌皇仁。1933年6月,國民黨反動派對革命根據地進行瘋狂的鎮壓。魯迅先生寫這首詩的時候,正是第四次圍剿和第五次圍剿的中間。當時國民黨使用了大量的飛機,對根據地無辜的人民進行狂轟濫炸,使人民的生命財產遭受嚴重損失。加上地面部隊的燒殺搶劫,對人民犯下了彌天大罪。魯迅先生非常痛恨這些行為,但也不能在詩文中寫得太直白,於是就用了幾個典故,表達自己的憤慨。
  • 白居易很難理解的一首詩,沒有生活閱歷真讀不懂,寫得好像是謎語
    讀一部書,或者是一首詩,除了要理解作品中的內涵,還是要從各個不同的方面來解讀,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理解其中的意思。唐朝詩人白居易這首《花非花》,那就是一首很有趣的作品,同時也是最令後人難以解讀,每一個人讀這首詩都會感動很費解,不知道詩人所要表達的是什麼?
  • 納蘭性德寫得非常傷感的一首詞,而今才道當時錯,令人感嘆不已!
    清朝是離我們比較近的一個朝代,所以我們對於清朝認識,也就更為深刻,也更加的了解;如果要說到清朝,那一位文人的名氣最大,可能絕大部分的人都會想到是曹雪芹,他一部《紅樓夢》,寫盡了富貴繁華,以及這個世間的人生百態。
  • 《全唐詩》一首很怪的悼亡詩,來自詩鬼李賀,一般人寫不出這種美
    「詩鬼」之稱雖然不是很雅,但卻是最適合李賀的稱號。李賀的詩既有著詩仙般奇絕的想像,又帶著濃濃的浪漫之風。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李賀的一首悼亡詩,詩名《蘇小小墓》。這是《全唐詩》中一首很怪的悼亡詩,是李賀為痴情才女蘇小小所寫。蘇小小是六朝時的一位傳奇女子,死後葬在了錢塘江畔。在後世的許多年中,文壇有不少詩人都曾為她寫過詩,其中最出名的就是李賀這首。
  • 李商隱最出名的一首詩,開篇7個字驚豔世人,道出愛情的最高境界
    唐代詩壇情詩寫得最好的,李商隱要是排第二,那定是沒人敢排第一的。一個堂堂男兒,能把愛情寫得如此悽美,令人不得不好奇,他經歷了哪樣的感情糾葛,才讓他能對愛情有如此深的見地?他的愛情詞中寫得最好的就是《無題 》系列,對於為什麼要用無題為命,有人認為是因為他的愛情詩,寓意太深,不好取名;也有人認為他的詩多為即興所作,沒時間取名。不可否認的是他的愛情詩是唐詩中獨特的存在,也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瑰寶。今天小編要和大家分享的就是李商隱最出名的一首詩,這首詩也是他的經典作之一,開篇7個字就驚豔世人,全詩更是道出了愛情的最高境界。
  • 造地動儀的張衡寫下千古名詩,魯迅仿作一首,卻是為了諷刺徐志摩
    沒錯,除了是科學家,張衡還是個文學家。不得不說古人真是多才多藝,在搞科學的同時,也沒有放鬆對於語文的學習。除了著名的《二京賦》,張衡還有一首流傳千古的詩,你可能沒有讀過全詩,但應該看過其中的句子:「我所思兮在太山。
  • 唐伯虎很經典的一首詩,短短4局豪邁驚人,最後4字成郭德綱口頭禪
    熟悉郭德綱的人,對於他常念的這首詩應該都有印象。我現在打字打出來這首詩,都能腦補出郭德綱在臺上念這首詩的腔調和語氣。這句詩往往用來謝場,念完就該鞠躬下臺了,既是總結人生經驗,表達一種人生的態度,也是對觀眾,對「衣食父母」的感謝。這句詩最後一句的出處是唐伯虎的名篇《言志》。
  • 韋莊最經典的一首詩,短短的28個字,寫盡了世間的繁華與落幕!
    那韋莊的一些經典的作品,也是充滿了一種悲痛之感,特別是他在遊歷了江南,來到金陵參觀了六朝古都之後,內心受到了極大的震撼,為此信手拈來間,也是寫下了一首經典的名篇《臺城》,這首詩也是他比較有代表性的作品,通篇描寫得極為傷感,也很是悽美,把六朝古都的繁華,以及過後的落幕,以一種極為細膩的筆觸描繪的令人讚嘆不已,而這樣的作品,其實也是最不容錯過,也是值得我們一讀再讀
  • 東漢最出名的離別詩,8句有4個千古名句
    古代男子或為了仕途,或因徵戰,夫妻間的生死離別在所難免,這也造就了不少離別詩的經典,有悽悽慘慘如「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關風與月」,有淚眼相望如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有恨天恨地如「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這些離別情,悽美無比,雖令人感動,卻總覺得少了幾分質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