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母親是這世界上最偉大的角色,尊重母親是每一個都應該具備的品德,可是卻有一些人,對無私付出的母親要求很苛刻,甚至無端進行指責。
之前就有一位寶媽,帶著3個月大的小寶寶出門,在地鐵上寶寶忽然醒來,大哭起來,明顯是餓了,寶媽趕緊哄孩子,但是寶寶只想吃奶,怎麼也哄不好。
寶媽為了不讓寶寶大哭大鬧影響別人,於是就到角落裡掀起衣服進行哺乳。
在場的很多乘客都選擇尊重寶媽、體諒寶媽的不容易,並沒有說什麼,但是卻有一個大爺,忽然大聲喊叫、罵寶媽:
"公共場合你怎麼這麼沒素質?不知道害臊嗎!"
女子聽了這話並沒有害怕,反而懟大爺:"不給孩子餵奶,讓孩子繼續餓著,就是有素質的媽了?當媽的給孩子餵奶有什麼可害臊的?"
寶媽的話讓周圍眾人拍手叫好,她能夠鼓起勇氣給孩子餵奶,不懼怕別人的目光,是一個合格的好媽媽,反而是那個大爺自己心術不正,覺得尷尬,對寶媽根本不尊重。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母親,她們為了孩子幼年時能夠健康成長,不論自己多忙多累,孩子只要餓了哭了,母親都會趕緊給孩子吃飽,只要一想到自己的母親,多數人都能夠體諒寶媽帶娃外出的不容易。
但是寶媽自己還是會因為這些突發狀況而感到尷尬,可以採取一些手段儘量避免這樣的情況出現。
1. 準備適量的母乳
帶孩子出門之前,寶媽可以多準備幾個奶瓶,衝好奶粉或者灌入母乳,並用厚毛巾裹起來保溫,這樣孩子在外面餓了的時候,寶媽可以用奶瓶解決。
至於要準備幾個奶瓶,可以根據寶寶平時的飯量,和要外出的時間來估算,如果怕奶瓶涼了,也可以準備一個小熱水袋裹在一起,用結實的厚皮革包裝起來,這樣可以有效保溫。
2. 解決寶寶上廁所的需求
在出門之前,寶媽需要檢查一下寶寶上廁所的情況,給孩子換上新的紙尿褲,並且多帶幾個紙尿褲。
畢竟外出的時候寶寶的紙尿褲不方便更換,寶媽最好多關注一下路上有哪些公共衛生間,可以隨時方便給寶寶更換紙尿褲。
3. 多帶一些紙巾
寶寶小的時候可能會流口水、吃手,而且寶寶的免疫力比較低,最好多帶一些紙巾和優質的溼紙巾。
外出的時候可以隨時幫寶寶清理手上和臉上沾到的髒東西,外出的時間比較長的情況下,也可以用溼紙巾幫寶寶擦臉擦手,進行清潔工作,避免感染細菌。
4. 注意保暖
幾個月大的寶寶皮膚比較嬌嫩敏感,腦袋溫度也比較高,對於空氣溫度的變化更是敏感,稍不注意就有可能感冒,而且不宜吹風,寶媽帶孩子出門時一定要做好保暖工作。
可以選擇給寶寶戴保暖透氣的毛線帽,在人多、空氣渾濁、溫度差較大的地方,最好給寶寶戴上口罩和手套,這樣可以減輕汙濁空氣的傷害,也能夠避免溫差變化讓寶寶生病。
寶媽帶孩子不容易,尤其是家人忙碌的情況下,寶媽如果有事要辦,就只能把小寶寶帶著一起出門,這對寶媽來說是一個嚴峻的考驗。但是作為路人,遇到這樣的寶媽,大家一定要給予體諒和關懷,看到寶媽需要幫忙時就儘量幫一把,比如大家經常能看到有好心人幫寶媽把嬰兒車抬上公交車,舉手之勞就可以減輕寶媽外出時的大負擔,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