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年前,不顧家人反對,辭杜克大學工作回國的清華教授,現狀如何

2020-12-14 米醬讀書

2009年,前清華教授陳新,不顧家人極力反對,辭掉美國杜克大學教授一職,毅然選擇了回國。他說:「當時下這個決心真的不容易,我是冒著極大的阻力和風險回來的。」言語間陳新教授落下了辛酸的淚水。

現在,任常州大學製藥與生命科學學院教授的陳新,主要研究方向為新型抗生素和抗癌藥物。在2009年,他帶頭成立了江蘇常州寧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從事害蟲性信息素迷向產品和誘捕產品的原藥和製劑、殺蟲劑、生物農藥、驅蚊液的研發,為有機農業的安全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11年過去了,他在成果轉化及應用方面,相關研究取得了良好成效。信息素產品已經在國內多省得到了廣泛推廣應用,面積近100萬畝,顯著減少了化學農藥的用量,提高了農產品的質量。

一、曾經蘭州大學的學霸,清華大學教授,卻赴美工作

提起陳新,很多人對他並不熟悉,但是翻開他的履歷,不由得讓人羨慕不已。

陳新曾經是蘭州大學的學霸,1983年高考,他以優秀的成績考上有著百年歷史的雙一流大學——蘭州大學,被化學系錄取。

在蘭州大學,他度過了十年的青蔥歲月,從本科到碩士再到博士,一直鑽研在浩瀚的「化學」海洋中。十年間,他先後獲得了「蘭州大學十大科技新秀」榮譽稱號、甘肅省高等學校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和甘肅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1993年,陳新博士畢業後,進入清華大學做博士後,當時師從趙玉芬院士,負責「生物大分子磷酸化的機理研究」。僅僅兩年時間,他就被聘為清華大學化學系副教,負責有機磷化學研究,以及教學和人才培養的工作。

時間來到1997年,年輕有為的陳新有幸收到了來到美國加州大學的聘書,本著學習的態度,他進入了其河濱分校昆蟲學系繼續做博士後工作,從事昆蟲信息素研究工作。

在學習與工作當中,他發現這種信息素產品在美國被應用有機種植,目的就是為了儘可能減少使用農藥的次數。他覺得這種技術在中國應該也可以應用,也就在那時,學成歸國的念頭就深深地埋在他心裡。

二、不顧家人反對,義無反顧選擇回國

2000年,陳新來到美國杜克大學,繼續做博士後工作,研究方向是治療冠狀動脈疾病的藥物研究。2004年至2010年,他受聘為杜克大學化學系小分子合成中心主管和研究助理教授。

從1997到2009年,陳新在美國學習與工作已經有12年了。12年來,他沒有忘了回家的念頭,他覺得此時已經學有所成,而且有一定的經濟基礎,可以回國創業,把先進的技術應用到中國農業上。

可當他把這個想法告訴家人,遭到了極力的反對。家人認為他此時在美國的工作當是穩定的時候,而且前途無量,不應冒險回國發展,弄不好兩邊也沒有著落,還連累家人。

而且,當時美國方面也想極力挽留他,對他設置了層層障礙。

但是,歸心似箭的陳新已經迫不及待想要回家,2009年,他不顧家人反對,衝破重重障礙,踏上了回國之路。

三、現狀如何?

2009年回國後,陳新入選江蘇省「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引進計劃」和常州市「領軍型海歸創新創業人才計劃」,同年8月,在常州市帶頭創辦了常州寧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自己擔任公司負責人,開展了害蟲性信息素迷向產品和誘捕產品的原藥和製劑、殺蟲劑、生物農藥、驅蚊液的研發,以及植保遠程監測及數據分析系統及設備、昆蟲誘捕器、誘芯、誘蟲板、防蟲網、頻振式殺蟲燈的研發、生產。

2010年9月起,陳新被常州大學聘為製藥學院教授,正式告別工作了13年的美國,放棄了國外優越的條件和優厚的待遇,隻身一人全職回國創業。

作為學術帶頭人,他在常州大學成立了藥物化學創新團隊,在藥物化學、天然產物化學和藥理學等方向進行原始創新研究,建立了抗癌藥物和抗菌藥物的篩選平臺,可以對肺癌、胃癌、結腸癌等9種癌細胞進行藥物篩選,對革蘭氏陽性和陰性細菌進行藥效評價,並進行深入的藥理學研究。

這11年來,在他的帶領下,團隊先後發表了60多篇SCI期刊論文,其中包括Nature和Science,獲得3項美國發明授權、11項中國發明專利授權。作為項目負責人,他完成和正在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項,國際合作項目1項,江蘇省重大科技支撐項目1項,常州市科技項目4項。

老百姓的食品安全問題,也是陳新最關心的大事。

他帶領著團隊系統研究了昆蟲性信息素,應用於農作物蟲害綠色防控,並進行產業化;成功開發了30多種信息素產品,並於2013年獲得了江蘇省高新技術產品認證。目前,信息素產品已經在江蘇、河南、雲南、山東、廣東、安徽等省的推廣應用面積近100萬畝,顯著減少了化學農藥的用量,提高了農產品的質量。

如今,家人早已經對他的工作表示理解和全力支持。他特別感謝妻子和孩子,是他們在背後默默地給他精神上的鼓勵,他才能取得這麼好的成績。

四、結語

在一次採訪上,陳新對記者說:「希望用自己的經歷為大家提供一個借鑑,以吸引更多海外學有所成的人才回國創新創業,為推動我們國家的發展做出自己的一點貢獻。」

倚天長劍截雲孤,報國縱橫見丈夫。陳新教授的報國之心堪稱現代的「錢學森」,他給大家樹立了一個好的榜樣,相信未來會有更多的海外學子歸來。

對於陳新的故事,你有什麼看法?歡迎下面留言!(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7年前,北大博士不顧家人反對,畢業回農村種地,現狀如何
    其中,7年前,山東男孩程相孟,北大博士畢業,本可以在城市裡找到一份好工作,他卻不顧家人反對,為了心中夢想,毅然選擇回農村老家種地,當一名新農人。一、大學畢業,不顧家人反對,回農村種地程相孟今年36歲,家住山東菏澤市曹縣安才樓鎮程樓行政村,2013年畢業於哈爾濱工程大學,學的專業是工程力學,卻一直對農業感興趣,想回老家致力於蔬菜的規模化種植以及配送。
  • 他是清華博士生,當年因不想結婚生子,不顧家人反對出家現狀如何
    導語:相信很多人都渴望進入清華學習,畢竟在中國最好的學府,就是清華北大,年輕的孩子總是有著自己的夢想,那就是將來一定要考上清華北大,雖然最終很多人都只是考上了自己能力所及的學校,但是對於他們來說,不能進清華北大也是學時的遺憾。那麼就有這麼一位學生他考上了清華,並且取得了博士證書,但是卻因為佛學,不想結婚生子,不顧家人反對的清華博士生,現狀如何了?
  • 24年前,清華才女不顧家人反對執意遠嫁非洲,這些年她過得怎樣了
    24年前,清華才女不顧家人反對執意遠嫁非洲,這些年她過得怎樣了清華大學簡稱「清華」,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的全國重點大學。清華是中國著名高等學府、中國高層次人才培養和科學技術研究的重要基地,被譽為「紅色工程師的搖籃」。所以能考上清華大學成為了很多的夢想,他們為實現這個夢想付出了很多的努力。有這樣一個女生,她帶著父母的期望出生,順利的考上了很多人夢寐以求的清華大學。而這個女孩在清華畢業後卻做了一個讓人吃驚的決定,這個女孩就是——王麗紅。
  • 當初不顧父母反對,剃頭當尼姑收養26個孩子的清華才女,現狀如何
    在中國最高的學府就是清華和北大了,很多人擠破腦袋都沒有辦法進入的大學但就在19年前,有個才女,她進入了大家都夢寐以求的清華,但她畢業後能夠獲得很多不同的成就,但她還是選擇當尼姑。她的父母在那個時候就極力的反對女孩做出這樣的選擇,本應該她的人生前途無量的
  • 12年前,不顧父母下跪哀求要出家做和尚的清華博士,現狀如何?
    能夠考到一個好的大學,很大程度上也就意味著會有一個好的將來。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12年前,不顧父母下跪哀求要出家做和尚的清華博士,現狀如何?能夠考上清華、北大這樣的學校,還是非常不容易的,尤其是對於寒門子弟來說,那是一件多麼值得驕傲和光榮的事情。
  • 16年前,高考只差1分滿分的「全國狀元」王端鵬,現狀如何?
    16年前,高考只差1分滿分的「全國狀元」王端鵬,現狀如何?成為高考狀元,考上清華北大,獲得高薪工作,從此走上人生巔峰。你幻想過這樣的生活嗎?16年前,2004年高考,王端鵬考出了729分的好成績,其中語文138分,數學149分,英語142分,理綜滿分300分,再加上獲得奧賽一等獎加分20分,王端鵬以總分749分的成績成為當年的「全國狀元」。
  • 杜克大學清華日舉行
    杜克大學清華日舉行  清華新聞網10月14日電 (通訊員 劉 莉)10月12日,由清華大學環境學院主辦的杜克大學清華日(Duke University Day at Tsinghua)舉行。  薛其坤回顧了清華大學與杜克大學富有成效的交流合作歷史,並對兩校近年來在環境領域內開展的交流合作表示讚賞,他期望未來兩校能進一步加深多領域的教育及科研交流合作。
  • 20年前以750分考入清華,14歲的河南省狀元何碧玉,現狀如何?
    20年前,有一位14歲便以750分的高分被清華大學錄取的學生,他是河南省狀元何碧玉!如今20年過去了,現狀如何?但是這些都沒有得到過證實,不過唯一可以確定的是,何碧玉到目前為止都在美國從事研究工作。至於有沒有加入美國國籍這個無從得知,就目前美國對中國的態度,如果沒有美國國籍,何碧玉在美國的處境不容樂觀!
  • 他是清華博士,12年前不顧父母反對剃度出家,如今後悔了嗎?
    在網上看到張明光的經歷,不由得被感觸,他實在太有勇氣了,張明光是清華博士,12年前不顧父母反對剃度出家,如今後悔了嗎?很順利,在高考後他被清華大學錄取,這也成為鄉親們的驕傲,為此,父母擺了十幾桌來慶祝兒子考上清華。
  • 世界頂級科學家,辭去美國大學終身教授回國後,如今現狀如何?
    他在中國土生土長,而赴美研究,在多種榮譽加身之際,他反而選擇了棄美回國。這樣令人敬佩的科學家,現今如何呢? 一、名副其實的天才學霸 20世紀的70年代初期,段路明在安徽安慶市桐城出身,是一個土生土長的桐城人。
  • 清華才女王麗紅不顧父母勸阻,為愛遠嫁非洲,24年後她現狀如何
    清華才女王麗紅不顧父母勸阻,為愛遠嫁非洲在24年前,就讀清華大學的才女王麗紅是家人眼中的天之驕子,父母也以她為驕傲,在生活上也盡己所能的給她最好的,本想著她在大學畢業後能夠在家鄉北京就業奮鬥,但是兒女總是不讓父母省心的。
  • 杜克大學福庫商學院拉維·班塞爾做客清華論壇
    杜克大學福庫商學院拉維·班塞爾做客清華論壇清華新聞網10月27日電 10月26日,杜克大學福庫商學院拉維·班塞爾(Ravi Bansal)教授訪問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並做客清華論壇第58講,在金融學院多功能廳發表了題為「長期風險與宏觀公告中的不確定性厭惡」(Long Run Risks and Uncertainty Aversion
  • 20年前,14歲高考750分考入清華後出國留學的美女博士,現狀如何
    她的夢想成真了,而她並沒有就此罷休,而是在大學生活中更加的努力。在別的大學生談戀愛、玩遊戲的時候,她卻還是整日泡在圖書館看書學習。大學期間,何碧玉又給自己的人生定了新的目標,她不想和大部分同學一樣,畢業之後就停止學習去工作,她想去國外留學,想在自己喜歡的領域繼續刻苦專研。
  • 他是年薪百萬的清華博士,卻不顧父母下跪哀求堅決出家,現狀如何
    >他是年薪百萬的清華博士,卻不顧父母下跪哀求堅決出家在12年前,有這樣的一件事情引起了網友們非常多的討論。並且張明光的優秀並沒有因為進入清華大學的變弱半分,在大學生涯中,伴隨他的一直都是鮮花和掌聲,他也非常的順利的一路讀到了博士畢業。畢業後,張明光也很簡單的就找到了一份年薪百萬的工作,他的一生可以算是一個傳奇。
  • 9年前不顧家人反對,毅然從北大退學入讀技校的周浩,現狀如何?
    如果說周浩選擇從北大轉學到清華,或者轉學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那麼大家還覺得沒什麼,可是周浩的選擇竟然是北京市的工業技師學校,這種巨大的落差讓所有人都不能接受。可對於周浩來說,這是他最想要的選擇,因為他了解到這個學校是技校的院校中最拔尖的一個學校,而且還有他最感興趣的數控專業。
  • 說中文=找不到工作?杜克大學教授群發郵件建議「停止講中文」
    小編今早起床又看到一條令人震驚的新聞:美國杜克大學一名生物統計系的助理教授梅根·尼利(Megan Neely)公然發郵件,涉及種族歧視。最近海外高校對於中國留學生的種族歧視事件沒少發生:前有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藝術系教授在幻燈片中特意用中文提醒學生們不要玩手機睡覺,後有英國利物浦大學在郵件用中文標註「舞弊」,如今全球Top10的杜克大學居然也鬧出這種事情。
  • 她從於清華的哲學系畢業,不顧反對進入了佛門,後來發生了什麼
    在的社會上中,人們經常忙於工作和生活,而快節奏的城市生活讓很多人身心疲憊。所以在情況下中,有很多人嚮往喜歡慢節奏。同時,很多人會想為什麼他們在社會上如此忙碌。他自傳入我國以來,與我國民族文化相融合後,已成為我國歷史階段的一個非常重要的信仰。在雖然有很多寺廟,但是大多數人都不像以前那樣佛像了,現在人們在寺廟裡,頂多就是進去拜佛。
  • 5年前「無腿媽媽」不顧反對,堅持生下雙胞胎兒子,現狀讓人感慨
    但在5年前,有一位"無腿媽媽"不顧眾人反對,堅持生下雙胞胎兒子。這位媽媽的殘疾並不是先天導致,而是因為一場意外讓她失去了雙腿。面對飛來橫禍,這位女士並沒有放棄自己,反而樂觀生活,用積極自信的心態感染了身邊所有人。正是因為她這種樂天派的性格,所以才認識了現在的丈夫,雖然丈夫也是一名殘疾人,但二人非常恩愛,攜手進入了婚姻。
  • 許晨陽,一個數學天才,在美國留學後回國工作,5年後又離開
    大學裡面匯集了全國的數學尖子,因此許晨陽很快就發現自己不僅不是一騎絕塵,而且自己以前接觸到的都是人類在一、兩千年前就知道的東西。而那些最新的數學研究成果,在教科書裡看不到,只會出現在雜誌上。在大學的教科書上,也僅僅是「幾百年來很多非常傑出的數學家搭建起來的東西」。
  • 曾經北大畢業的女碩士,不顧家人反對去當油漆工,結果怎麼樣了?
    對於很多人來說,十二年的寒窗苦讀,只為了在這場考試上獲得較好的成績,考上好的大學,改變自己的人生。可見高考有多麼的重要。而許多人同時也爭破頭想要考上知名學府,例如清華北大這樣的名校,只要上了這兩所名校,未來的日子一定會不錯。而今天我們要講的故事,便是一個來自北大畢業的碩士生,她本來可以依靠極高的文憑獲得更好的工作,最終卻不顧父母的反對,當一名油漆工,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