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關係千家萬戶的民生大事。近年來,我市採取基礎教育提升三年攻堅、深化集團化辦學改革等措施,有效解決了「教育資源不足、優質資源不均、教育質量不優」等突出問題。
在開展基礎教育提升三年攻堅方面,我市在實際工作中堅持市域統籌、黨政聯動、問題導向、接續發力,營造了「爭當教育書記、教育縣(市、區)長」的濃厚氛圍,建立了「臺帳式管理+指揮部領導+督導考評+現場觀摩」的強力推進機制,實現了「三年三大步,步步有實效」。截至目前,全市建成投用192所中小學、99所幼兒園,對緩解城區「大班額」「入學難」問題發揮了積極作用。與此同時,我市17所省、市級示範高中得到提升,51所學校創建為精品學校,超額完成目標任務。
為不斷促進優質均衡發展,我市通過持續深化集團化辦學改革,先後成立許昌實驗學前教育集團和許昌實驗小學教育集團。此外,教育部門還對市區部分初中進行學區化管理改革,組建了四大教育集團,將市區初中平均班額嚴格控制在60人以下,優質教育資源覆蓋率達到80%。
同時,我市積極探索實施跨區域型、跨學段型、多元開放型等集團化辦學模式,在城市採取「名校+新校」「名校+薄弱校」模式,在城郊採取「城市優質學校+農村學校」模式,在農村採取「鄉鎮中心校+小規模學校」模式,將名校的先進管理理念與優秀文化基因注入新建學校,全力擴充優質資源,實現教育集團各成員學校教育質量共同提升,讓學生「在家門口上好學」。
「青」心聚力 基層有我
許昌職業技術學院開展返鄉大學生向社區(村)報到活動
許昌職業技術學院航空工程學院學生魯丁豪(右一)返鄉後到社區報到,積極參與防疫志願服務。 李亞男 攝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落實團中央、團省委、團市委關於疫情防控工作部署要求,組織動員廣大返鄉大學生主動參與到城鄉基層防護網絡中,充分發揮共青團生力軍和突擊隊作用,寒假期間,許昌職業技術學院團委積極組織開展了返鄉大學生向社區(村)報到活動。
許昌職業技術學院通過一線防疫志願服務、社區服務、線上弘揚抗疫精神團課、心理疏導、垃圾分類知識宣講等方式展開此次活動。
活動啟動後,該校各二級學院團總支迅速行動,組織團幹、輔導員、優秀團員代表制訂活動方案,並通過微信公眾號、微信群、QQ群等將活動方案通知到所有學生,得到了廣大返鄉大學生的積極響應。截至2月19日,該校累計招募志願者1517名。
許昌職業技術學院外國語學院學生熊錦怡、馮婉玉、司夢迪、張冰荷,藝術設計學院學生劉藝歡、張雪茹、範寶怡,醫療衛生學院學生郭瑩瑩、劉路偉、王凱迪,航空工程學院學生魯丁豪等返鄉後及時向社區(村)疫情防控領導小組報到,並協助家鄉疫情防控人員做好返鄉人員落實登記、體溫測量和公共場所消毒等工作。該校醫療衛生學院學生劉倩倩、方婧、高晗鈺、張世龍、潘佳佳等利用所學專業知識積極參加一線防疫工作,建築工程學院學生劉瑞佳、劉露涵在社區(村)當疫情防控志願者,開展車輛登記、疫情防控排查統計和知識宣傳。他們用行動為自己的青春添彩,用行動體現當代大學生的擔當。
為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近日,許昌高中高一黨支部開展了黨員志願服務活動,組織黨員志願者在該校東家屬院進行衛生大掃除,用實際行動營造優美整潔的環境。
本次活動的通知發出後,該校黨員踴躍報名,多位班主任雖工作繁忙,但仍積極報名,充分彰顯了黨員的責任與擔當。活動中,黨員志願者們首先重溫了入黨誓詞,之後並在有關領導的帶領下,自帶掃帚、夾子等工具,清理該校東家屬院地面的菸頭、紙屑、落葉等垃圾。打掃過程中,大家發揮不怕髒、不怕累的精神,分工合作,幹勁十足,認真細緻,不放過石頭縫隙等衛生死角。通過大家齊心協力的勞動,該校東家屬院面貌煥然一新。
此次志願服務活動,不僅彰顯了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還為市民保護環境衛生起到了良好的示範作用。
寒假是學生與家人相伴、放鬆身心的時光,然而受疫情影響,今年寒假也是抗疫的又一個關鍵時期。為全力做好抗疫工作,打造健康校園,近日,許昌實驗中學積極開展了校園消殺工作,為學生春季開學創造安全的學習環境。
早在寒假開始之前,該校便結合疫情防控要求,制訂了具體詳細、可操作性強的消殺工作方案,並嚴格按照消殺安排,認真做好辦公樓、學生宿舍及校園公共區域專業噴霧式消毒消殺工作,將疫情防控工作落到實處。
寒假中,該校又組織專門人員對校園進行全面消殺。工作人員走遍校園的每一個角落,對教學樓各教室及走廊、樓梯、衛生間,辦公樓、學生公寓、校園公共區域、外圍垃圾桶等進行了全方位、無死角消殺。
「學校是教育行業的抗疫主戰場,安全防護工作一刻都不能鬆懈。」該校有關負責人表示,今後該校將繼續以實際行動助力疫情防控,確保校園安全,為師生營造健康衛生的校園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