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影
中新網11月30日電 日前,中建電力建設有限公司在廣東惠州太平嶺項目成功舉辦第六屆「親情之旅」和第三屆「集體婚禮」。
「親情之旅」是中建電力2010年創辦連續開展至今的一項職工關愛品牌活動,至今已開展到第六屆,每隔一年便邀請公司優秀員工及職工代表的家屬,集中選擇一個項目及周邊地區開展親情之旅活動,讓家屬參與感受職工生活,見證共享中建電力公司的發展成果,超過300名職工家屬先後參與到該活動中來。
「我們和女兒工作在不同的城市,一年也見不了幾次面,在一起呆不了幾天,感謝公司組織這次活動,讓我們一家人能夠好好相聚,我們也能更多的了解女兒工作的環境和氛圍。」在活動中,公司中建電力陝西分公司財務部郝迪的父親郝天真在發言中流露出了自己的真情實感。郝迪在陝西西安工作,她的父母在黑龍江大慶工作,相隔兩千多公裡,每年基本上除了春節聚上那麼幾天,也很難有相聚的機會。這次「親情之旅」活動安排他們在項目及周邊地區一起呆上幾天,開展團建活動,他們一家三口都非常珍惜這個活動,郝迪也是在活動剛發出通知就踴躍報名。
浪漫的現場布置,精心設計的儀式環節,伴隨著神聖的《婚禮進行曲》,中建電力來自各個工程項目和勞務班組的10對新人,在現場嘉賓、工友們的見證和祝福下,走上喜慶的紅地毯,幸福牽手,共同迎接美好新生活的到來。在今年的活動還邀請了項目的2對結婚30周年的「珍珠婚」員工文宗澤、梁勇華夫婦和鄧德紅、龐小蘭夫婦參加,以集體婚禮的方式重溫當年的幸福瞬間;6年前參加過第一屆集體婚禮的曾飛夫婦作為「返場嘉賓」也來到現場重溫美好的同時也為今年的新人送上了美好的祝福。
去他工作的地方看看,一直是中建電力廣東惠州太平嶺項目核級焊工許爭光的妻子王慧仿心心念念的事情。長期分居兩地,一年最多能見兩次面,妻子王慧仿對此卻毫無怨言,從廣西防城港到廣東太平嶺,她都在背後默默地支持著他。每次見面,王慧仿都會有不同的驚喜或感動,因為許爭光每次回去都會給她帶手鐲、項鍊或者是零食等禮物,這些禮物也是他們兩個愛情的見證。今年受到疫情的影響,許爭光所在的班組施工任務繁重、工期緊張,作為一名核心工種-核級焊工,也是班組的骨幹,許爭光一直堅守在工作崗位,因此妻子王慧仿想到他工作的地方看看的願望就更加強烈了。這次不僅看到了許爭光工作的地方,還在工作的地方拍了婚紗照,她當場激動的緊緊抱住了丈夫。
建築行業通常意味著長期兩地分隔,而他們卻用情比金堅和為愛付出緊緊的牽住了彼此的雙手。2016年大學畢業的張博進入公司後申請來到公司最偏遠的項目-遼寧大連紅沿河項目,因為當時他的女朋友高戈還在瀋陽上學,紅沿河項目是離瀋陽最近的項目。他每月連上20多天班不休息,在不影響工作的前提下,換個連休2天周末,在周五下班後做硬座火車半夜到瀋陽,就這樣車票攢了一沓子。2017年,大學畢業的高戈放棄了地產公司等甲方offer,放棄繼續讀研深造,放棄杭州團聚爸媽的工作,毅然決然來到了這個項目工作。2020年初,兩人從大連的項目調到廣西貴港項目,兩個月前又從廣西貴港調到廣州南沙項目,一年兩人三地,他們用為愛付出換來了彼此陪伴。這次集體婚禮也彌補上了他們因疫情而耽誤的儀式,在儀式現場,作為妻子的高戈幾度泣不成聲。
「30年前結婚的時候沒能穿上婚紗,公司這次的集體婚禮活動總算幫我圓了夢。」在當天的集體婚禮上,龐小蘭簡單質樸的話語卻感動了全場所有的人。
今年是鄧德紅與龐曉蘭結婚30周年,作為中建電力的老員工,鄧德紅先後參與建設了大亞灣核電、嶺澳核電等五個項目的建設,這一幹就是半輩子。作為妻子的龐小蘭在孩子上大學之後選擇來到公司工作,先後也參與建設了陽江等3座核電站的建設。遠離家鄉,告別繁華的城市,來到核電建設一線建設現場,做出這樣的選擇,龐曉蘭付出了巨大的勇氣,承受了很大的壓力,她說「為祖國建設核電站是一件很光榮但是也很艱苦的事情,所以我一定要在他身邊支持他。」30年的風雨同舟,鄧德紅和龐曉蘭已然成為了大家羨慕的「模範夫妻」,公司見證了他們忠貞不渝的愛情,他們見證了公司的蓬勃發展。
一直以來,中建電力始終秉承中國建築「拓展幸福空間」的企業使命和「誠信、創新、超越、共贏」的企業精神,專心踐行「品質保障,價值創造」的核心價值觀。「公司在近年來的快速發展中,始終能夠堅持以人為本,堅持公司與職工同發展、共進步,讓廣大職工及職工家屬能夠共享公司的發展成果,把公司打造成員工放心、安心、暖心的大家庭。」中建電力黨委書記、董事長熊炳富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