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研究員闢謠:5nm光刻技術存在誤讀,國產水平在180nm

2020-12-11 網易新聞

今年 7月份,中科院發表的一則《超解析度雷射光刻技術製備5納米間隙電極和陣列》的研究論文引起了廣泛的關注。當時,華為正被美國打壓,中國晶片產業成為了國人的心頭憂慮。

因此,中科院此新聞一出,遭部分媒體誇張、誤解之後,立刻引起了一片沸騰。有媒體將其解讀為「中國不用EUV光刻機,便能製造出5nm晶片」,但事實並非如此。

近日,該論文的通訊作者劉前在接受《財經》記者採訪時,作出了解答。

劉前表示,論文介紹的新型5nm超高精度雷射光刻加工方法,主要用在光掩膜製作上,並非是極紫外光光刻技術,部分媒體混淆了兩者的概念。

在光刻過程中,光源通過雷射將電路設計圖寫在光掩膜版上,然後照射在矽片的表面,之後便會進行刻蝕工藝。

可見,光掩膜是集成電路光刻機製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其對集成電路線寬也起到了一定限制作用。人們常提到的12nm、5nm等,便是集成電路線寬。

長時間來,中國只能製造中低端光掩膜,並且還要依賴海外技術、材料等。

而高端光掩膜版更是成為我國「卡脖子」技術之一。全球高端光掩膜市場主要被美國Photronics、日本印刷株式會社、日本Toppan三者所壟斷,餘下的市場份額很少。

因此,中科院所攻克的這項新技術,雖然沒有部分媒體表述的那樣誇張,但對我國高端光掩膜市場的突破,依然具有重要意義。該技術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並且有成本更低的優點。

但是,該技術仍處在實驗室階段,想要實現商用並非是一件容易事。

而且,我國光刻機技術也有十分漫長的路要走。據AI財經社消息,有半導體產業資深人士表示:目前我國可以實現180nm製程,但仍在試用階段,還需要攻克。

為何中國光刻及技術發展如此緩慢,有半導體業界人士表示:是產業環境的問題。此前,國產設備不被看好,客戶不願意配合使用與測試。這阻礙了我國光刻機產業的發展。

但是,華為被美國制裁事件發生後,許多相關廠商改變了看法,意識到將關鍵技術、設備等掌握在自己手中的重要性,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速度有明顯加快。

不過,在中國落後頗多的情況下,想要實現突破並非是一件易事。但即便如此,國產晶片仍要抱有信心,不斷追趕。

文/BU 審核/子揚 校正/知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相關焦點

  • 中科院研究員澄清5nm光刻機技術為誤讀,國產水平在180nm
    文| AI財經社 唐煜 編輯| 趙豔秋 近日,有關「新型5nm超高精度雷射光刻加工方法」論文的通訊作者、中科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劉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澄清,這一技術與高端光刻機採用的極紫外光刻技術(EUV)是兩回事。
  • 中科院公開發聲:打破ASML5nm光刻機壟斷,這是誤讀
    聯繫到中科院要布局光刻機,把光刻機,晶片等技術列為科研清單,讓國內一眾民眾歡呼雀躍。而且之前中科院網站上也發布了一篇關於「5nm光刻技術獲突破」的論文更是讓網友沉不住氣了,紛紛發布國產光刻機突破5nm,打破ASML 5nm光刻機壟斷等話題。認為中國已經能打造出能生產5nm晶片的EUV光刻機了。
  • 中科院否認5nm光刻機技術,國產只有180nm水平!
    截止目前為止,全球能夠生產EUV光刻機的也只有荷蘭ASML一家,這意味著中國半導體想要研製出EUV光刻機是一件極為艱難的事情。但是,這是華為以及中國半導體的唯一出路,除了勝利,無路可走。今年七月,中科院網站發布了一則國產5nm光刻技術獲得突破的新聞,當時正值美國晶片禁令收縮,華為遭遇困境的時候,也因此讓國人看到了希望,但是隨後這條新聞被刪除。最近,有關新型5nm超高精度雷射光刻加工方法的中科院研究員對此表示道,這一技術與光端光刻機採用的極紫外光刻機技術是兩碼事。
  • 國產5nm光刻機?中科院發話了:現在仍在用180nm!
    光刻機,對於國內的晶片產業的重要性想必是不言而喻。國產光刻機的研發,自然也有許多人關心,而在此前國際最大的光刻機製造商ASML宣布1nm光刻機設計完成,也對許多人產生了刺激,寄希望於國內研發先進光刻機的想法,也越來越多。在這種期待下,一些未經證實的消息也在不脛而走。
  • 國產光刻機現狀:沒有5nm,現在仍在用180nm
    最近光刻機確實太火了,國產光刻機更火,確實眼看著以華為為代表的國內企業,被制裁、打壓,誰心裡都憋著一股氣,希望能馬上翻身把歌唱,拒絕卡脖子技術。前段時間,關於中科院「突破ASML的壟斷」、「不用EUV光刻機就能造5nm晶片」的消息刷屏了,很多網友對此興奮不已認為國產光刻機、高端晶片這下有救了,但事實上真有那麼簡單嗎?
  • 中科院5nm光刻技術,突破ASML壟斷?看研發者是怎麼說的
    眾所周知,今年7月份的時候,網上傳出一則重大消息,那就是中科院發布了一篇文章《超解析度雷射光刻技術製備5納米間隙電極和陣列》,這篇文章介紹了中科院團隊研發的一種新型的5nm超高精度雷射光刻加工方法。
  • 中科院研究員說出5nm光刻技術的真相,華為能創造奇蹟嗎?
    中科院說出5nm光刻技術的真相,華為能創造奇蹟嗎?都知道,為了打壓華為,美國不惜修改產品出口規則,限制臺積電與華為開展合作,導致海思晶片面臨成為絕版的危機。業內傳聞,為了解決晶片製造問題,華為正計劃進軍晶片製造領域,試圖實現晶片設計製造全流程的獨立,擺脫被美國卡脖子的情況。
  • 拿下多項5nm光刻技術,華為等也入場,國產5nm光刻機有戲?
    簡單說就是,沒有EUV光刻機,暫時就無法量產7nm晶片,而7nm以下的晶片主要用在手機等行動裝置上,需求又很大。所以,用戶都很關心,國產5nm光刻機是否有戲?其實,這個答案明確,因為國內廠商拿下多項5nm光刻技術,華為等也入場,國產5nm光刻機自然有戲。
  • 全球光刻機真實水平曝光!ASML突破1nm:那國產光刻機呢?
    【12月10日訊】相信大家都知道,在最近一段時間,被稱之為全球最牛的光刻機巨頭—荷蘭ASML再次帶來了重磅消息,目前荷蘭ASML公司已經完成了1nm光刻機設計,而這款1nm光刻機設備將會在2022年實現商用,但就在荷蘭ASML公司官宣「好消息後;」 國內眾多科技媒體在報導「中科院闢謠時,直接提到國產光刻機的水平還維持在180nm
  • 華為看到「曙光」,中科院攻克5nm工藝難題,繞過荷蘭光刻機
    近日好消息傳出,中科院攻克5nm工藝難題,或可以繞過荷蘭光刻機,這讓華為看到了「曙光」!大家可能不是很清楚光刻機的作用,最簡單來說,它就是製造晶片的機器設備,臺積電之所以能夠生產出5nm晶片,先進的光刻機是發揮著主要作用。
  • 國產光刻機造了嗎?是什麼水平?專家:180nm工藝製程試用階段
    實際上,不管是臺積電還是中芯國際,生產設備中都含有一定比例的美國技術,一旦美國動起真格,它們也只能愛莫能助。國產晶片製造主要卡在一個環節上——良品率,畢竟晶片需求都是以百萬計,殘次品佔比提高零點幾個百分比,都是一筆非常可觀的損失。
  • 中科院:5nm實驗室技術實現大飛躍
    現在當今世界,5nm晶片生產工藝可以說是最尖端的科技,國內現在最先進的中芯國際公司也才剛剛突破N 1生產工藝,能夠實現大概7納米生產工藝水平。近日中科院表示張子暘團隊光刻方面取得研究進展,在5nm光刻工藝上研發出來一種新型的5nm晶片的加工方法。
  • 為什麼說不存在5nm光刻機?
    最近光刻機十分火,我們經常聽到別人說7nm光刻機,5nm光刻機,但其實嚴格意義上來說,並不存在7nm光刻機,5nm光刻機,有的只是7nm工藝,5nm工藝。我們首先要搞清楚什麼是光刻機,光刻技術就是利用光刻機發出的光通過具有圖形的光罩對塗有光刻膠的薄片曝光,光刻膠見光後會發生性質變化,從而使光罩上的圖形複印到薄片上,從而使薄片具有電子線路圖的作用。簡單來說,光刻就是把晶片製作所需要的線路與功能區做出來。類似投影儀,不過光刻投的不是照片,而是電路圖和其他電子元。
  • 5nm光刻機有戲?國內廠商傳來3大喜訊,終於要動真格了
    全球能夠設計晶片的企業有很多,但是能夠生產製造晶片的企業卻很少,像臺積電、三星等少數廠商能夠生產製造出7nm以下的晶片。許多人最關心的是,國產5nm光刻機是否有效?事實上,答案已經很明確了,因為國內已經有廠商拿到了5nm光刻技術,華為以及中科院的入場,足以說明國產5nm光刻機越來越近了。之前,有消息稱,由中微半導體負責研發的國產5nm蝕刻機已經量產並實現了商用。大家都知道,要想生產晶片,光刻機和蝕刻機必不可少,如果要生產7nm以下的晶片,就必須擁有先進的蝕刻機。
  • 國產5nm刻蝕機過臺積電驗證!光刻機也要來了?
    本土5nm刻蝕機獲大突破 雖打破壟斷但仍前路漫漫   或許在很多人看來,刻蝕技術並不如光刻機那般「高貴」,但刻蝕在晶片的加工和生產過程中同樣不可或缺。目前中微半導體產品已經進入第三代10nm、7nm工藝以及新一代5nm工藝,並通過了晶圓廠的驗證生產,下一階段將逐步進入3.5nm工藝等世代的研發。   晶片量產工藝流程   誠如上述,儘管從刻蝕設備上來看,本土企業的確是打破了美歐等大國的技術壟斷,但這並不意味著量產諸如7nm、5nm甚至更低製程的晶片就沒有問題了。
  • 從光刻、檢測到結構,讀懂5nm的革新
    其中光刻是半導體晶片生產流程中最複雜、最關鍵的工藝步驟,可以說光刻的工藝水平直接決定晶片的製程水平和性能水平,晶片在生產中需要進行20-50次的光刻循環,耗時佔整個生產環節的一半左右,佔晶片生產成本的三分之一,所以,稱光刻技術是整個晶片製造產業的核心也不為過。而今年的光刻工藝節點將來到5nm,在這個被稱為工藝拐點的位置,將會有哪些技術上的全面革新呢?一起來研究一下吧。
  • 中國不需要EVU光刻機就能研製出5nm晶片?中科院:別再造謠了
    眾所周知,中國的科技發展水平極為迅速。在科技發展速度這一方面不能說後無來者,但也絕對稱得上是前無古人了,在科技水平迅速發展的數十年時間裡,中國也遇到了一些科技的瓶頸,也就是我們熟知的光刻機與晶片問題。想要製造頂級的晶片,就必須用到最頂級的光刻機,而如今最頂級的極紫外光刻技術,也只是掌握在少數頂尖科技企業的手中,就比如說荷蘭的阿斯麥,然而就在這陣子有很多媒體表示,中國不需要EVU光刻機就能研製出5nm晶片?中科院回應:別再造謠了。
  • 中科院5nm雷射光刻彎道超車?95後本科生DIY納米級光刻機?背後的...
    近日,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研究員張子暘與國家納米中心研究員劉前合作,在Nano Letters上發表了題為5 nm Nanogap Electrodes and Arrays by a Super-resolution Laser Lithography(DOI: 10.1021
  • 一臺售價7億的光刻機,製造的晶片才值幾千塊錢,我們真的需要嗎
    我國光刻機落後的現狀目前我國的晶片技術水平至少落後國外10年,而中芯國際是我國數一數二的晶片製造廠商,其目前的水平可以量產14nm晶片,但是整整比臺積電5nm工藝水平落後3代。中科院5nm雷射光刻技術研究有了新進展前幾天被媒體爭相報導,說中科院官網公布了一項技術研究論文進展情況,媒體報導如下:據中科院7月7日官網報導稱,近日,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研究員張子暘與國家納米中心研究員劉前合作,在Nano Letters上發表了題為5 nm Nanogap
  • 國產晶片界再次「破冰」,193nm光刻膠技術,打破美國、日本壟斷
    晶片說白了就是「沙子」,竟然比原油還要貴,這就是技術性壟斷;不僅僅是晶片,那很多晶片材料都是技術性壟斷,比如光刻膠,這一點日本和美國玩得6,基本上都被壟斷了。不過最近國內的晶片製造技術再次「破冰」——南大光電在193nm(nm是納米,長度單位,1釐米等於1百萬納米)光刻膠技術取得突破。